潜江:全方位承接武汉产业转移
【潜江】
●户籍人口 101万
●总面积 2004平方公里,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江汉油田,辖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个国有农场,17个镇、处。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
●产值 2020年,潜江市GDP总量达765.23亿元。
●特产 油焖大虾、二回头、尝香思牛肉酱、黄湾藕、焌米茶、火烧粑等。
●旅游景点 曹禺文化旅游区、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兴隆水利枢纽工程、中国生态龙虾城等。
潜江市区鸟瞰图。
向武汉追“光” 与武汉同“芯”
打造全省“光芯屏端网”产业配套基地
潜江北枕汉江、南接东荆河,东邻仙桃通武汉,西接荆州达宜昌。一条汉江将这座城与武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近几年来,潜江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紧盯产业之“芯”,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及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优势,积极承接武汉产业链延伸,成为武汉市光纤、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联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链外延转移的承载地,功能区疏解的卫星城。
为壮大光电子信息材料、微电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围绕产品配套、要素配套、市场配套,深化与湖北自贸区、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产业协作,潜江市加快关联项目建设布局,着力引进关联企业落户,全方位承接武汉产业转移,打造全省“光芯屏端网”产业配套基地。
武汉长飞集团在潜江落户,建立了全球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光纤预制棒生产与研发基地,推动通信产业内涵增长,实现全球范围内产业链资源整合。
晶瑞是我国电子材料50强企业和电子化工材料专业10强企业,主要生产光刻胶及其相关配套的功能性材料、电子级双氧水、电子级氨水等半导体及面板显示用电子材料等。潜江以晶瑞(湖北)微电子材料落户为契机,瞄准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提供关键性配套,用一批高端项目打造“微电芯城”。
目前,长飞科技四期、五期正加快推进建成投产,晶瑞股份、伊格特新材料、湖北鼎龙、兴训半导体等16个总投资147.9亿元的微电子材料项目可望快速竣工。此举将解决我省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以及锂电池等领域的“卡脖子”材料问题,打造全省“芯”产业配套基地、新材料发展高地,在湖北“芯”产业链拼图上填补重要一笔。
除追“光”外,潜江还将围绕天然气以及化工产业为基点,与武汉形成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紧密联动机制。建设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引进一批制造、存储、运输和利用等关联企业,打造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建设中部地区新能源生产、储备、应用基地;抢抓中石化天然气调控中心重新选址的机遇,加大争取力度,着力推动中石化天然气调控中心落户潜江。
推动以金澳科技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以可赛化工为龙头的盐卤化工、以永安药业为龙头的医药化工、以金华润化肥为龙头的煤化工、以新硅科技、方圆钛白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等,形成化工产业一体化绿色循环发展。强力推动投资60亿元的金澳科技油品升级、10亿元的监利至潜江输油管道、4亿元的铁路专用线项目,完善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形成“油头、化身、精化尾”主干产业,助力打造千亿企业、千亿金澳。同时,大力推动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实施好新硅科技半导体材料、方圆钛白提质减排、可赛化工氯碱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技改扩规项目,推动化工产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潜江卢洑宝塔。
向武汉借智
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带动高新产业发展
利用武汉高校集聚地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潜江积极向武汉借“智”,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引进杨启业、桂建芳、盖钧镒、张洪程等一批国内顶尖的院士专家团队,共建成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9家,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潜江已构建以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为支撑,以光电子信息为特色引擎,以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为战略培育,以现代服务为补充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26.8亿元、占GDP比重16.5%,增速3.6%,为全省4个正增长市州之一;共培育2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55家;全市企业共实施14项科技成果转化,对2019年度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给予奖励287.75万元。同时,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让更多企业享受科技普惠政策。2020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34亿元。
潜江还出台《关于加强招才引智工作的若干意见》,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形成了多部门协同服务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为科技人才落户、亲属安置、便利生活等提供最优保障。2020年,累计对接高端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及高校教授超过100人。其中,潜江创立硒诺唯新公司的爱尔兰籍专家威尔逊·约翰·罗伯特,荣获省政府2017-2019年度“编钟奖”。
大力支持和鼓励武汉的教育、医疗等机构采取联合办学(医)、托管、设立分校(院)等方式,与潜江开展各项合作,逐渐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如武大人民医院对潜江市中心医院进行全面托管,共同开启了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探索实践;成立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开启潜江教育合作办学的新篇章。
同时,在全省统一部署下推进与武汉市构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社保无障碍转移、教育协同发展;建立医疗联盟、教育联盟、文化联盟等联盟体,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每一只龙虾“榨干吃净”
潜江龙虾形成覆盖三次产业的全产业链
潜江小龙虾产业闻名遐迩。
潜江是全国闻名的小龙虾之乡。20多年来,始终坚持“潜江龙虾 世界共享”的理念,围绕“代言湖北、引领全球”的目标,通过全面布局创新链,拓展延伸产业链,着力提升价值链,把潜江小龙虾产、养、殖拓展到二、三产业,形成了覆盖三次产业的全产业链;把每一只潜江龙虾从肉到壳榨干吃净,形成了深度开发、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最大限度提升了潜江龙虾的综合效益,做足了“虾”文章。
潜江市大力实施潜江龙虾走出去战略,着力推动虾稻共作标准、技术服务、生产资料在更广范围内共享,打造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品牌输出中心。目前,已与19个地方和63家企业实现品牌及标准共享共用,并在外直接建设初加工厂15个,在外建设虾稻共作面积50万亩,在全国建设潜江油焖大虾、虾皇、小李子等直营和加盟店近3000家;带动虾稻共作面积全省600万亩、全国1200万亩,为全省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潜江方案”;将积极加快组建虾-稻产业集团,并着力推动主板上市;大力提升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发展能级,完善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等业务,创新“互联网+小龙虾+流通+终端+服务”的运营模式,打造全国小龙虾流通生态圈。
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漆雕良仁把握商机,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很快,他在欧洲谈成了第一单小龙虾虾仁出口合同,赚了70万元。此后,他开始大量出口小龙虾虾仁,业务扩展到美国和欧洲。随着出口增加,他发现,每只小龙虾的可食比率为20%到30%,还有70%-80%的部分(主要为虾头和虾壳)被抛弃,仅湖北省一年废弃的虾头、虾壳就多达几十万吨。为此,组建科研团队,建成甲壳素深加工中心,成功从虾壳中提炼出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聚糖、壳寡糖等产品,一年生产保健食品50亿粒,增加产值30亿元。
同时,坚定不移发展全域旅游,做活潜江龙虾消费游,加快国家返湾湖湿地公园度假区、曹禺文化旅游城、龙湾遗址博物院、兴隆生态旅游区、楚国盐泉、李汉俊革命烈士纪念馆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形成“快进慢游”的全域旅游格局。
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16万亩,计划两年内建成,并积极争创5A景区,项目旨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的前提下,构建湿地旅游、宣教、体验、保育、休闲等多种功能区,提供自然保护教育、观光游览、生态度假、运动康体等综合服务。
曹禺文化旅游城总规划面积约2000亩,计划两年内建成,打造城市人文地标、世界戏剧文化地标,建设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着力构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项目将以享誉国际的曹禺戏剧文化为内核,形成好吃龙虾、好戏曹禺、好客潜江的旅游链条。
两大项目以自然生态景观和戏曲人文演艺相呼应,致力于打造江汉平原生态文化旅游新地标、国际戏剧文化旅游目的地。
潜江将坚定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信心决心,紧扣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战略布局,积极抢抓“十四五”规划,坚持全地域融入、全链条对接、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服务,努力把潜江打造成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协同发展区。
(统筹:雷雨 撰文:刘玄夫 陈黎)
【编辑: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