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让英雄气质化为城市基因

2020-11-08 06:40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  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收官“十三五”,开启新征程,武汉将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真正使英雄气质化作城市基因。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贯彻全会精神,武汉将围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十大行动”,着力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培育城市文明风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充分展现英雄城市的独特魅力和英雄人民的文明风采。

  “我们每个人都要共创共建共享文明有序的良好交通环境,让每一辆车都成为文明交通的流动风景。”日前,市文明办发出致全体市民的《倡议书》,号召市民文明交通、文明出行。

  文明过马路。

  倡议发出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出租车、长途客运、公交、地铁、邮政运输等行业通过不同形式,号召从业人员积极践行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理念,提升优质服务、抵制交通陋习,共建畅通、安全、环保、有序交通环境。江汉大学应届毕业生杨光说:“乘地铁不开外放,开车礼让斑马线,每名市民都应该从一点一滴处留意自己的言行,成为文明交通的践行者。”

  10月底,汉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揭牌。中心将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培育主流社会价值、活跃居民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

  汉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活动现场。记者史强 摄

  “全会精神为广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规划了战略目标。”汉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明祥说,该区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开展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接力者汉阳行理论宣讲”“汉阳好人评选”“知音文化节短视频征集”等各类特色活动,“确保文明实践活动真正接地气,得民心,促使全区新时代精神文明软实力稳步提升。”

  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英雄气质成为源远流长的城市基因

  武汉是抗疫斗争的精神坐标,也是伟大抗疫精神产生的重要地区。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真正使英雄气质成为城市源远流长的基因。

  报告团成员接受全区干部群众致敬。通讯员刘吉 摄

  “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正因为有这些英雄的挺身而出,才有今天的山河无恙。”11月5日,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江岸区。聆听报告会后,二七街道派出所副所长范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继续发扬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职责担当,冲锋在前,为守护一方平安尽心尽力。”

  为更好激励和动员全市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我市组织成立了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全市各区及企业、高校进行巡回宣讲。

  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分部经理汪勇。 通讯员周弘供图

  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分部经理汪勇就是宣讲团中的一员。疫情期间,汪勇不惧危险,免费为白衣天使提供通勤保障,最高峰他一天接送30名医护人员。

  现在,汪勇不光在武汉讲述他的抗疫故事,也受到不少单位邀请,赴全国各地开展宣讲。“接下来,我将继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讲好武汉的抗疫故事,让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让更多的人知道。”他说。

  11月3日,武汉出版集团组织编写的图书《英雄城记》在汉首发。该书收录了疫情防控期间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建设者、保供人员、志愿者等173位作者的173篇日记,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展现了从1月23日上午10时“封城”到4月8日0时解封这76天里武汉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面对疫情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共同记忆。

  武汉决定在全市开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宣传教育实践工作,广泛组织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发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掀起学习践行热潮,推动伟大抗疫精神在武汉落地生根。

  发掘武汉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城市红色文化

  历史上,武汉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党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武汉,中共“五大”旧址、“八七”会议旧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等,武汉的一砖一瓦都充满红色记忆、红色精神。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直播现场。主办方供图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中国共产党武汉历史是整个中共党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翟一博指出,蕴含着革命传统和厚重历史的城市红色文化,是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的生动教材。“十四五”时期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构建城市精神文明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离不开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直播现场。主办方供图

  日前,我市组织开展了“红色基因代代传”纪念建党100周年系列直播活动。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红色旧址纪念馆,党史专家、市民代表和党员主播、专业讲解员、小小讲解员,以讲解、评论、情景演出等形式,讲述红色故事,追寻革命足迹。

  位于胜利街的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吸引了不少市民参观。记者詹松 摄

  “十三五”期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也是在“十三五”期间建立起来的。纪念馆馆长袁钢说,作为基层革命类纪念馆的负责人,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我们要继续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文化。创新传播手段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以主题更鲜明、形式更丰富的展览和社教活动吸引观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编制好我市文化事业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高质量规划引领文化高质量发展

  全会专门用一个部分,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部署安排。

  11月4日,市委宣传部通过长江日报面向社会征集对编制《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在前期召开专家学者、职能部门、企业代表等系列座谈会的基础上,本次征集活动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欢迎各界人士为武汉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重点问题为主管部门“支招”。

  工业机器人。

  “这一尊重群众意见的做法,让生活在武汉的每个人都有建设文化强市的参与感。”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谈国新教授表示,此举有利于把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使规划真正体现民意,增强可操作性。

  谈国新建议,武汉制定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高点定位,突出武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打通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及5G等技术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要将武汉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文化科技创新之都。

  6日,人工智能学院等相继揭牌。 记者李永刚 摄

  “十三五”期间,通过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创新业态、推进融合、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我市文化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描绘未来五年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蓝图,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文化内容创作生产、项目建设、平台搭建、空间布局等具有“指南针”和“风向标”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确立框架、指明方向。

  市委宣传部表示,编制好我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内容为本,引导文化市场主体提供更多更好的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记者胡雪璇 通讯员雷宇 陈丽 刘晶晶)

  【编辑:邓腊秀】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