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了 | 武汉城市道路路面整治提升完成九成以上

2019-07-10 13:09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整治提升后的解放大道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 武汉军运会进入倒计时百日冲刺。武汉市城建局介绍,目前,城市道路路面整治提升任务已完成九成以上,二环线、长江主轴左右岸大道、解放大道、鹦鹉大道等道路通行条件和环境大为改善,黄家湖等区域综合环境脱胎换骨。
  “一路一册”提标准 挂图作战抓推进
  武汉军运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比赛场馆遍布武汉全市,北起黄陂木兰湖、南到江夏山坡乡、东临九峰森林公园、西至东西湖五环路,江夏黄家湖畔,还有容纳万人食宿的运动员村。
  武汉市城建局城市道路维修养护管理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场馆、军运村以及宾馆之间的交通畅通,他们梳理出200多条线路,长度接近武汉到北京的距离。“心中一座城、脑中一张图、手中一张表,脚下一条路,指挥部的同志们全程深入工地一线,徒步踏勘线路。如果微信上举办刷步数大赛,我们肯定能拿第一!如果我们指挥部的每个人都在‘蚂蚁森林’上‘种树’,那肯定已经种出一片森林。”
  整治的不只是重点线路。经过他们踏勘发现,其实城市内的很多道路是城市痛点和市民关切,为此,市城建局又自我加压,将整治提升的道路再扩展,整治提升总长度相当于从武汉到北京跑了个来回还多。
  针对每条道路的不同问题,市城建局按照“一路一册”,给每条道路“开方抓药”,明确每条线路整治内容和整治标准。市城建局城市道路维修站负责人坦言,自2017年底启动城市道路整治提升工作以来,他没有休过一天假,春节期间,他们大年初二就集中上班,初五就上工地。
  每次踏勘线路,查找问题,他都会随身带着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军运会重点线路道路路面整治提升》手册。按照“一日一汇总、两日一踏勘、三天一督办、一周一协调”的工作模式,锁定时间节点,倒排时间表、计划到天,列表上墙、挂图作战,现场指挥,统筹协调、督办推进。
  笔者驱车体验:道路颜值功能全面“刷新”
  7月2日下午,笔者驱车从武汉二环线跑到三环线,体验了整治提升后的成果。从发展大道上到二环线,道路平顺通畅,道路中间的防撞墙和两侧栏杆呈飞机灰色调,与整个城市环境总基调相得益彰。市城建局工程处负责人介绍,它们都刷上防锈漆,不仅美观,还能对桥梁护栏、防撞墙起到保护作用。
  一路走一路看,二环线中间隔离带内种满了红色的月季花,景色宜人。沿二环线经过知音桥,再到墨水湖北路高架,经过重新摊铺刷黑的路面,跑起来非常畅快,全线未感觉颠簸。沿线的路灯灯杆重新粉刷、隔音屏也“洗净了颜面”,部分隔音屏还在查漏补缺进行更换。
  车行至鹦鹉洲长江大桥,朝南侧远眺,身穿金秋黄衣装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清晰可见,与鹦鹉洲大桥如同姐妹般,展开美丽的弧线。
  据悉,这座在建的武汉第10座跨长江大桥将于9月底通车,连通洪山青菱、武昌白沙洲和汉阳四新,也便利了从军运村经这座桥到达汉阳、武汉开发区、东西湖的体育场馆。
  黄家湖区域蜕茧成蝶
  再经白沙洲大道高架、三环线南段,经匝道下来就进入了黄家湖区域,双向8车道的黄家湖大道宽广开阔,刷黑一新的马路上正在施划交通标线,两侧的行道树经过严格选形,就像整齐列队的士兵,欢迎即将来自全球的宾客。
  地面上的5G电信塔也悄悄换了“新装”,用松树叶装饰其塔尖,远远望去好似一棵棵青松。
  原先道路两侧的高压铁塔已经不见踪影。据介绍,黄家湖区域的202座高压铁塔已经拆除一半,拆除后的高压电缆已进入黄家湖大道东侧绿化带下方8公里长的地下综合管廊和隧道,同时入廊的还有自来水、污水、中水、通信电缆等。
  笔者从绿化带内的一处检修通道进入已建成的综合管廊,里面的空间足足可以跑小汽车。中建三局基础设施投资公司黄家湖综合管廊项目经理李春言介绍,综合舱管廊宽达6.3米,高5米,如果算上电力舱和燃气舱,管廊总宽度达到14米。综合舱中间被架起的管道内是自来水,一侧的墙体上布满电力电缆支架,上面放有10千伏电力电缆和通信电缆。
  “综合管廊既可避免‘马路拉链’,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又改善了城市环境,地面上再看不到电线杆和高压铁塔,城市上空再无‘蜘蛛网’,城市‘生命线’在地下也更稳定安全。”市城建局工程处负责人说。
  黄家湖大道不仅是进出军运村的主通道,还连接着武汉的三环线和四环线。大道一侧还有8号线黄家湖地铁小镇站和军运村站。
  经过整治和提升,黄家湖区域已由原先“脏乱差”的不毛之地蜕变成一条景观大道,周边的青菱河也在这次整治中通过清淤疏浚,岸线整理,逐渐变得水清岸绿,呈现出优美的湿地景观。
  不仅主动脉被打通,周边的“毛细血管”也变得通畅。笔者看到,青菱河北路两边坡岸已披上绿装,法桐行道树整齐排列;青菱河南路路边也装上LED路灯,路灯杆为“多杆合一”做了准备,预留了充电桩等功能接口。
  烽胜路(白沙五路-青菱河北路)近千米路段正封闭施工,预计8月能完成整治,而白沙五路至江国路段也进入“诊疗期”。这条道路周边有彩虹郡、东原湖光里、清江锦城、毛坦港湾等十几个大型社区,因坑凼较多、“晴天灰、雨天泥”被市民诟病。此次借助军运会的契机,将其一并进行彻底整治,完工后,这条关系众多居民的出行路环境将有极大提升。
  坚持“办赛事”与“建城市”相统一,全市道路路面整治提升已见成效。市城建局透露,一批关乎市民出行、提升城市功能的道路将在8月底通车,其中包括汉江大道,是天河机场直达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线路,也是将机场、汉口中心城区、汉阳连通的大动脉;光谷大道二期,建成通车后,从光谷开车经光谷大道、东湖隧道、二环线,可实现最快30分钟到达青山、汉口中心城区,全程无红绿灯。


  杨泗港长江大桥沥青摊铺完成
  少打围 少扰民 快施工 保安全
  着眼“细致精致”
  井盖夜间快修无声无息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这是城市建设管理者身上肩负的重任,更是广大市民的期盼。
  市城建局负责人介绍,以举办军运会为契机,武汉市城市道路环境提升取得较大成效,随着整治提升的深入,军运会倒计时100天的主要任务将聚焦查漏补缺,在细致精致上下功夫,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巩固提升、缺陷修复。比如井盖整治修复、破损道路应急抢修、人行道修复等。“这些临时占道施工不应该再长时间、大范围、大张旗鼓地打围,而应通过施工工艺、施工方式的改进,更科学地安排施工时间和时序,将对市民和交通的干扰降到最低。”
  曾经,白天会因为一个检查井维修或是坑凼打围施工而导致交通拥堵,影响市民出行。发现这一问题后,市城建局负责人思索:能不能少打围少扰民,让市民更方便一点?为此,《临时占道施工管理指导图册》于6月26日正式发布,让短期临时占道施工有了更科学规范的白皮书。
  市城建局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大力推进城市道路的精细化管理,先后出台《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边界设置技术标准》、《武汉地区市政管线检查井技术规定》和《临时占道施工管理指导图册》。
  按照《图册》要求,对于占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进行井盖施工、管线穿越、破损维修、路面铣刨等临时短期市政施工作业,一律在夜间施工,按照少打围、少扰民、快施工、保安全的原则,减少围挡对道路交通、市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笔者在图册中看到,各项标准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如对于机动车道的井盖施工,要求采取沥青混合料回填快修法,全部使用沥青嵌补,施工作业在夜间车流量较小时段进行,在夜晚11时至次日凌晨5时之间完成施工。
  穿越道路的管线沟槽施工应铺设钢板保证车辆通行,施工作业控制在夜间车流量较小时段进行;破损道路结构性维修,面积小于9平方米时,应使用毛毡湿润平铺,并铺设3厘米厚的钢板隔离养护,如此可以保证通行,又能降噪,车辆碾压后不会产生响动;大于9平方米时,应设置高度为0.8至1.2米反光水马及“道路维修公示牌”,并公示打围时段,完善交通疏导措施;路面铣刨施工尽量在铣刨后24小时内完成沥青摊铺,并公示处置时限。
  人行道铺装,采用伸缩式可移动围挡隔离施工区域,即施即走;管线(箱柜)施工保持工完场清。
  举个例子,就说道路上的井盖。它像个“肚脐眼”,一旦发生沉降破损就非常难看,是一个城市管理不精细的表现,以前用传统方式进行井盖修复更换、打围养护,需要养护5到7天,一条路上10余个井盖,打围之后市民在路上像走迷魂阵。
  经过市城建局与城管、交管部门多次共同研究,又说服施工单位在夜间施工,“不扰民”的道路整治提升得以落到实处。如今,通过引进新型施工“神器”井盖铣刨器、圆切机、平板夯实施快修法,可将传统的5到7天工期缩短到4-6个小时。而且施工作业专挑夜间车流量较小时段进行,修复更换后的井盖夯实完毕后,施工人员还要拿尺子测量井盖与周边路面的高差,不超过3毫米才算合格。第二天市民开车经过,再无异响颠簸,井盖周边地面修补得无声无息、不知不觉。
  军运会只有短短两星期,但宽广平顺的道路、美好宜居的环境,将让武汉市民永久受益。也许这一程即将冲线,但城市建设和发展当久久为功,永无止境。
  本版撰文 韩玮 武建 李慧
  【编辑:孙莹】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