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长江大保护 绘就“万里长江 美在荆江”新画卷

2020-11-15 10:38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刘海锋)作为上古九州之一的荆州,历史源远流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很多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

  

  现在的荆州,拥有长江干流483公里,占全省的45.5%,8个县市区全部临江,在全省长江大保护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奋力推进长江大保护,荆州已然绘就“万里长江 美在荆江”新画卷。

  11月12日,“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湖北站采访团首站来到位于石首天鹅洲的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栖息着中国三分之一的麋鹿,也是世界上首个让麋鹿成功重返自然的地方。

  

  走进保护区,车辆缓慢行走,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唯一的小路至今没有硬化。土路两侧遍布几米高的芦苇林,水鸟不时从林中飞起,通体雪白的鸥鹭则在水边等待着猎物。不远处,大群麋鹿正在吃草,夕阳照射下,映入眼帘的场景仿佛油画。

  麋鹿,又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麋鹿一度在中国本土绝种,直到后来从国外引进,麋鹿才重现身影。

  成立于1991年的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1567公顷,主要任务就是在麋鹿原生地恢复野生种群,并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环境。这里四季分明,自然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是恢复麋鹿野生种群得天独厚的理想场所。

  

  经过多年的努力,麋鹿种群由1993年后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相继引入三批94头,目前已发展到1600余头,建成了江北杨波坦、兔儿洲及江南三合垸、湖南洞庭湖四个野生种群,拥有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野化种群。除了引种扩群,保护区还在麋鹿科研保护、科普宣教、恢复野生种群等方面成绩显著。

  受益生态修复,与麋鹿一样命运得到改变的还有长江江豚。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大基础设施、管护能力、植被恢复、科普宣传投入。同时,石首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2017年由农业部组织的长江江豚科考,保护区长江石首段江豚出现频次22头次,较2012年长江科考呈增长趋势。

  今年53岁的丁泽良,曾是当地的一位资深渔民,如今的身份是保护区饲养员。“我把它们看得比我孙儿都重要。”与长江江豚结缘后,丁泽良便夜以继日的照料它们,只因他不希望看到江豚步那些已灭绝物种的后尘。从捕鱼者到守护者,越来越多像丁泽亮这样的当地人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

  

  随着生态的修复,荆州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11月13日,在新建成的江陵滨江公园,一些市民在此结伴起舞,幸福的歌声久久回荡。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透露,过去这里是一个非法码头,整日尘土飞扬,环境恶劣。经过整治,这里如今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据了解,荆州市近年来通过开展“清江行动”,共关停拆除非法码头340处,腾退岸线55公里。

  如今,清澈的江水东流而去,荆江之美长留于此。

  【编辑:朱曦东】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