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网式“搭讪”为新冠病毒肺炎排查提供重要线索,90后“较真妹”勇当疫情侦察员
长江网讯(记者方历娇)无论是在病例工作活动地走访,还是在隔离病房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刘漫总能想到办法让患者和其他人打开心扉,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排查提供重要线索。
个子不高、面容清秀的 90 后刘漫,是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部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卫生应急队队员。
刘漫在病区工作。
撒网式“搭讪” 聊出商户从业人员病例的可能来源
去年年底某夜,刘漫接到疫情处置命令,第一批参与防控工作。第二天,天微亮,刘漫背起包,出发前往华南海鲜市场。
前期线索不足,她只有撒网式地与市场病例摊位及其周边摊位从业人员聊天,调查病例发病前的生活和工作、发病后的就诊情况,以及店铺中销售产品的种类等问题。
聊天中,刘漫得知不少市场从业人员生病后,都会前往附近某个体诊所就诊。之后,根据从业人员提供的大概方位,她走一路问一路,并利用手机地图软件,最终找到深巷中的个体诊所,对诊所进行现场查看,并对发现的问题迅速上报。相关部门核准后对个体诊所进行整改,大大减少诊所病例聚集而引起的传染。
走访调查期间,刘漫时常与商户聊家常,比如摊位销售的商品及周边摊位的情 况 ,并夸奖正在售卖的禽类品相好。慢慢地,从业人员打开了话匣子。
“除了已经住院的病例外,其余的人身体都还可以”,最终商户主动聊起病例,刘漫趁机询问病例是什么时候开始不适等问题,一步步地追寻感染的可能来源,直到获悉重要信息。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摸清聚集性疫情的传播链
在外调查,刘漫能迅速破解僵局,获取关键信息。在隔离病房,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仍有条不紊,完成一例又一例病例深入流行病学的调查。
“你们问这些,说了我就能好吗?”1月下旬,一位老婆婆对刘漫的询问十分排斥,刘漫从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为切入点,不时与婆婆共情,老婆婆才逐渐敞开心扉,说老伴和儿子都得了新冠肺炎,住院 10 多天了,“是我害了他们,病了没跟他们分开,把一家都拖病了。”
看着老婆婆抹着眼泪,刘漫红了眼眶,但她必须从情绪中尽快抽离出来,帮着老婆婆回忆发病前的生活情况,记不清楚的地方通过付款记录、手机照片等各种提示,深入了解他们的活动轨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片段,实则紧密相连,最终帮助刘漫摸清此次聚集性疫情的传播链:推测老婆婆在外感染新冠肺炎后,回家传染了共同生活的老伴和儿子。
喜欢和每一个数据“较真儿” 促成流调分析更真实
现场访谈、流行病调查、专题调查、疫情网络数据分析……作为国家、省、市疾控中心联合流调组数据小组成员,刘漫每天还要汇集各路数据信息,将数据整理成情报为指挥员提供重要依据,她喜欢和每一个数据“较真儿”。
1 个月前,在清理新录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库时,刘漫突然发现:一位病例的就诊时间和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的逻辑错误。随后,刘漫在上百份流行病学调查表中,找出病例的原始调查表,发现原始记录也存在逻辑错误,病例回忆错误?调查员记录错误?
为此,刘漫通过市疾控联系了该病例调查员,但调查员一天之内调查了多位病例,已无法记清。为获得准确数据,她拨通了调查表上病人的电话。
通过电话对病人的询问,刘漫发现病人回忆错误,病人已经记不清发病时间,她一点点提醒,用“周几”来确定日期,再让病人翻看聊天记录、照片等方式,最终获得病人确切的发病时间。
在清理数据库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暴露史前后信息不符、病例接触史重要信息空缺等等,正是刘漫一次次 “较真儿”觅得准确信息,促成流调数据得出的分析更真实。
【编辑: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