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广文:中国精神的民族性
(党建网)中国精神的民族性指中国精神植根于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中。中国精神是一个具有历史传承的文化之和,是从过去到现在并走向未来的流淌的河流。从动态的角度、从文化的源头来说,中国精神可以从《周易》中所讲的乾卦和坤卦的卦辞中得到很好的诠释:乾卦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代表着天地,天地之间就是人,所以天、地、人在中国被称为三才,人类所有的文化故事都是在天、地、人这三个维度当中运行展开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浓缩了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最集中的本质。
承接着这一思路,从总体价值取向上可将中国精神概括为以下两句话: “贵和持中,自强不息’’。人生在世,其基本的使命无非有两个:一是为人,二是处事。贵和持中是做人的要求,每个人做人都要贵和持中,贵和持中和坤卦里所讲的厚德载物的道理有相似性,也就是说我们为人要宽容,人和人要和睦相处,不要以一种偏执的情绪去和别人打交道,更不能以一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心态去和别人交往;第二句话就是对做事的要求,要自强不息,即是说一个人要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再坚持,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努力,要通过自身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
所以,把“贵和持中,自强不息”作为中国精神民族性的总体价值取向来概括,这样一种表达基本上可以从传统的角度集中概括中国精神。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讲:“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把礼用来指导我们的社会生活,首当其冲的价值诉求就是“和”,所以“和为贵”,“和”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社会秩序呈现出良好状态,“和"不可或缺。 “和”这个字最原始的发音是发四声。“和”是什么?有成语叫“一唱一和”、“随声附和”,这个“和”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它是两种不同声音非常美妙的搭配。这个“和”包含着差异性。今天强调“和”,首先应该容忍不同的意见,容忍不同的声音,比如建设和谐社会,它是一种包容着差异性的社会,有差异性,和谐社会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就是铁板一块,和谐社会应该讲求文化在实践过程当中的异质性,它不是一个自里向外的同质性过程,同质性即从本质上是相同的,如果同质就没有活力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也有类似的表达,“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意思是说如果完全相同的话,就没有继承、没有生长了。为什么“和实生物”呢?因为“和”本身包含着差异性。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和”实际上就包含着差异性。唯有存在差异性,我和你不一样,我们才能产生彼此的相互欣赏,才能够在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当中求同存异,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这是强调“和”的作用。
“中’’就是强调要秉持中性的、中道的、中庸的智慧,防止过犹不及。什么事情都不要追求极端化的状态,这种两极对立的状态不利于事物的发展,要防止过犹不及的状态。 “中’’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生存智慧,它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而应该执两用中、允执厥中,追求中庸、中道、中和的人生。所以,“中”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价值资源,至于说“中国”的“中”,不完全是一个地理性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品质,它是中国人为人处世、行言立事的一种生活态度。这是我们把握“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贵和持中”就是人与人相处之道、人与社会相处之道以及民族和民族相互对话、相互交流之道。
“自强不息”的道理大家把握起来更为容易,更为明确。中华民族是以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著称于世的。对中华民族,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种鲜明的感受,就是中国人吃苦耐劳,我们的先辈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乃至于漂洋过海,远走他乡,但不管走到何地,总能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下打拼出一片生存的空间来,这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有着最直接的关联。不光历史这样,回想一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同样和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品质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如果对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作进一步的阐释,可以把“贵和持中"进一步表达为中国人的中性智慧、中道品质。
所谓中性智慧,是中国精神民族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中性智慧,就是前面强调的中庸、中道、中和的品质。这可以结合一些文化原典,对这种判定作相关的论证。孔子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在孔子心目中,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非常至高无上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如果涵养着中庸的品质,对于做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但是孔子接着又作了第二种感叹,“民鲜久矣”。很可惜老百姓已经很久不具备这种道德了。孔子为什么发出这种感慨呢?回顾历史,孔子所处的年代世风日下、礼崩乐坏,正处在一个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周礼被崛起的诸侯破坏殆尽,整个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坏了。诸侯并起直接导致了犯上作乱,君不君、臣不臣,整个社会秩序受到了挑战,所以孔子感叹社会风气的败坏,才感叹“民鲜久矣”。孔子的历史使命由此也确立起来了,就是要重新找回社会应有的秩序,就是克己复礼。而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急需在社会得到传扬、得到呼唤,因此这也是孔子整个思想构建当中非常重要的目的追求。
孔子这种中性智慧所表达的理想,可以从孔子心目当中的人格理想讨论。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讲过这样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讲的“质”与“文”说的是如何做人,即一个人的“本色”和“角色”。“质”就是本色, “文”就是角色。
当我们讨论一个人的人格的时候,无非是要从一个人的本色和角色两个角度来看这个人。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本色胜过了角色,这就走到了一个极端,就显得很粗野,不文明,没有教养,“质胜文则野";反观另外一种做人的状态就是“文胜质”,就是你的角色胜过了本色,甚至人们在你的日常行为中都看不到你的本色了,这同样不好,这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即“文胜质则史”。什么叫“史”?“史”就是太迂腐,太匠气,不懂得变通,所以孔子认为这两种极端都不是做人的理想状态,孔子从一种中性的、中道的视野出发,提出了第三种做人的理想“文质彬彬”。“彬彬”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文质彬彬”的意思就是把本色和角色调整得恰到好处的时候,在本色和角色当中保持一种平衡和张力的时候,你就成为君子了。
培育中性智慧的核心就在于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从改革开放的时代性角度来看,要培育这种中性智慧,可以从三个角度进一步作这方面的发挥和延伸:一是天与人和谐,二 是人与人和睦相处,三是人与物均调。从时代性的角度来看自强不息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强化:一是要培育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二是要培育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脚踏实地 的实践风格,三是要培育持之以恒的心态。所有伟大的理想都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一个人这样,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再好的决策都要脚踏实地去实施。另外,还要持之以恒,无论是决策的可持续性,还是整个社会实践的可持续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需要我们以持之以恒的心态,一代一代地去努力。
(来源:2014年第7期《红旗文摘》)
责编: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