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结对精准帮扶,“学雷锋轻骑队”扶贫助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精准扶贫关键之年。3月5日,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团市委、市残联联合发起组建的“学雷锋精准扶贫轻骑队”活动正式启动。全国道德模范、武汉晚报公益文化传播院名誉院长吴天祥为“轻骑队”授旗。
自3月5日以来,“学雷锋精准扶贫轻骑队” 面向社会招募爱心家庭和爱心企业百余人,以自驾方式,每两周一次走进省内及武汉的贫困山区和乡村。截至目前已为5所乡村小学500余留守儿童送去关爱,深入走访精准扶贫家庭,为100多名特困学生、病残孩子送去助学金、图书、文化体育用品、爱心物资等,点对点结对帮扶,牵手成长。
教育扶贫传递关爱和信心
“学雷锋精准扶贫轻骑队”走进大悟,为贫困学生送去爱心物资 记者金振强 摄
“轻骑队”自组建那日起就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关注,有时“轻骑队”正准备出发,还能收到爱心人士赶过来捐赠的助学金和扶贫物资,往往活动还未结束,爱心物资和助学金就一波一波接踵而来准备送往下一所学校。
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有78岁退休老医生,也有正在读书的初中生;有武汉“献血大王”李光明,也有从黄陂赶来的公益超人团队队员陈飞华;有热心公益多次参与活动的紫珈慈善关爱基金组织,也有愿意点对点共建姊妹班的星火小学,还有许许多多热心公益的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助学金、图书、体育学习用品给革命老区贫困学生,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曾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金的“开水奶奶”,将她1000元正能量奖金点对点帮扶大悟县彭店乡桥店学校二年级小学生颜洪轩。80多岁的老奶奶说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带动更多人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鼓励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受到捐赠的孩子也都纷纷向捐赠人保证,自己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对他们的帮扶期望。
孩子们很坚强 也更需要被关爱
8岁的陶宇菲是新洲桃花小学二年级学生,父母很早就离异了,爸爸常年在深圳打工,陶宇菲从懂事起就没见过妈妈,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是个乖巧可爱的贫困家庭留守女孩。去年奶奶一场重病瘫痪在床,懂事的她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还要帮着照顾奶奶。据班主任高凤莲老师介绍,陶宇菲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学习习惯很好,家里没有人管学习,她总是在学校完成作业,成绩优秀。小宇菲喜欢上学,总是从学校图书室或者班级图书角借书回家看,贫困的家庭环境让她更加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她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今年“三八节”,小宇菲为奶奶制作了一张爱心贺卡,“奶奶,我爱你!”她内心期盼病重的奶奶能早日康复。
高凤莲老师说,学校学生少,多数都是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他们班上有许多条件不好的孩子,看着他们平时学习生活不易也是非常心痛,她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他们的学习生活。“学雷锋轻骑队”对他们的结对帮扶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像陶宇菲这样心中有爱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渴望得到人们关心,希望她能坚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学雷锋精准扶贫轻骑队”活动将持续进行两年,送物资、送技术、送项目、送医送药,组织城乡儿童“手拉手”共建活动,组织爱心家庭参观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实行轻便化、点对点的“轻骑兵”式扶贫。
长江日报记者马慧洁 通讯员易建新
“爱上高原”帮扶武汉最远“郊区”
援藏干部刘纲华与当地藏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资料图片
5月的武汉已是繁花似锦,千里之外的西藏天气还十分寒冷。在西藏山南地区的乃东县,刘纲华和其他60多名援藏干部依然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作为武汉最远的“郊区”,武汉市政府已派驻8批援藏干部,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使当地居民生活、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内地援藏的“武汉模式”闻名全国。
2015年,武汉晚报联合市援藏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乃东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爱上高原集善帮扶”大型公益活动。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第一时间捐款2万元,带动爱心企业家纷纷参与。6月25日,100台轮椅、100副助听器、100例白内障、100例青光眼手术、100万元助残助学助老资金汇聚的大爱汇入高原。来自武汉市丽声助听器的专业技术人员张静为困难藏民们检测听力并适配助听器,多名老人当天就恢复了听力。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乃东武汉藏汉民族大团结的交融。
看到失明、失聪的藏民们重见光明、 听力恢复,刘纲华的信念更加坚定。“我始终牢记组织提出的‘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用充实的工作内容让自己充满斗志。” 几年来乃东县财政收入发生历史性转变:连续多年招商引资财税收入突破5000万元,占乃东县财税收入总量的46.5%,乃东县在招商引资考核中一跃成为山南地区十二县招商引资之首。
刘纲华是武汉援藏干部中唯一一名连续援藏两期的,曾获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离开武汉时,儿子才4岁,今年儿子10岁了。”刘纲华的言语中掩盖不住对家人的亏欠,而妻子的那句“老公你留下吧,我支持你!”又给了他无限的动力。这位来自荆楚的汉子,将他的全部热爱献给了雪域高原。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唐婧妮)
帮流动花朵圆梦新年微心愿
“圆梦微心愿”组织环卫工及子女“爱心年饭”活动现场 记者金振强 摄
去年12月12日,由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城管委、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武汉晚报公益文化传播院、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平安财险湖北分公司、好医网、荆楚爱心文化发展中心、汉网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关爱城市‘流动花朵’帮千名孩子圆梦新年微心愿”公益行动正式启动。活动已连续开展两年,超过1500名城市流动花朵、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环卫工子女圆了微心愿,部分困难学生还获得了助学金,300多名环卫工孩子一起过春节吃“爱心团年饭”。
距离活动过去近半年了,这些实现了微心愿的孩子的近况如何,记者再次拨通了这些家庭的电话。
“从收到《史记》的那天,他一有时间就会翻着看,虽然还不能完全看懂。”郭浩天的妈妈阳艳红语气中透露着开心。去年“圆梦微心愿”活动期间,读六年级的郭浩天在汉网上发布心愿想要全套《史记》,两天后,他收到了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大学语文老师刘金星为他特别挑选的文白对照版的《史记》。看到自己的微心愿这么快就实现了,郭浩天对妈妈说:“原来这个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这么多。”“我的微信也关注了武汉晚报和长江公益的微信,天天看你们又做了什么好活动。”郭浩天的妈妈阳艳红的身体不好,患有直肠癌和重度贫血,他的爸爸在汉打零工。阳艳红说:“浩天马上要上初中了,感觉他越来越懂事,放学后经常帮我做家务,母亲节还专门给我下了碗加蛋的面条呢。”12岁的郭浩天炒菜做饭已是手到擒来。
“想在家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吃一顿火锅”是10岁的范羽茜通过“圆梦微心愿”许下的愿望。登报后,小羽茜的心愿很快被一名匿名爱心人士认领,他捐赠2000元,并表示吃火锅剩下的钱给孩子当助学金。
“吃火锅那天我们全家都很难忘,特别是对女儿。”范羽茜的爸爸说,送来的台灯孩子很喜欢,拿到的1000元钱也交了孩子的学费。“女儿问我火锅是谁给我们点的,我就告诉她有很多好心人在帮助我们。”小羽茜来自环卫工家庭,爷爷奶奶做环卫工退休后爸爸接班继续做。因妈妈中风行动不便,爸爸就一人上两个班支撑全家。全家5口人租住在江汉区华安里社区30平方米房子里。“我们家庭条件不好,难得女儿性格开朗阳光,希望她一直这样。”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唐婧妮 通讯员易建新)
“六一圆梦”帮留守儿童长志气
“爱心队长”与爱心企业家为留守儿童圆梦 记者金振强 摄
韩加勤多次担任六一圆梦活动的“爱心队长”。2014年,首届给留守儿童圆梦“爱心队长”公益活动中,他成为一名“队长”,活动前他不幸腿部骨折,但不顾大家的劝说,拄着拐棍,在女儿搀扶下,带着爱心人士来到了新洲徐古镇延安希望小学,送去价值2万元的物资。
2016年和2017年,韩加勤都继续担任“爱心队长”,2017年5月,在新洲问津书院旁的孔子河小学,他和阳逻爱心联盟的爱心企业家向该校捐赠84台电扇、1000册图书。
“今年的爱心队长算我一个。”电话那头韩加勤的语气非常坚定。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多年来坚持关爱留守儿童,是因为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仅捐些钱,让贫困家庭解一时之急,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一个心理上的帮助与肯定,让他们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韩加勤说,“予人玫瑰,余香满怀。公益,是大爱,是企业的良心与责任的温情表达,它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份和谐的阳光。”
“爱心队长”六一圆梦公益行动发起5年来,共发动组织600余名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帮扶20多所学校,帮助10000多名留守儿童。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唐婧妮)
【编辑:彭向东】
(作者:马慧洁 唐婧妮)
自3月5日以来,“学雷锋精准扶贫轻骑队” 面向社会招募爱心家庭和爱心企业百余人,以自驾方式,每两周一次走进省内及武汉的贫困山区和乡村。截至目前已为5所乡村小学500余留守儿童送去关爱,深入走访精准扶贫家庭,为100多名特困学生、病残孩子送去助学金、图书、文化体育用品、爱心物资等,点对点结对帮扶,牵手成长。
教育扶贫传递关爱和信心
“学雷锋精准扶贫轻骑队”走进大悟,为贫困学生送去爱心物资 记者金振强 摄
“轻骑队”自组建那日起就得到了许多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关注,有时“轻骑队”正准备出发,还能收到爱心人士赶过来捐赠的助学金和扶贫物资,往往活动还未结束,爱心物资和助学金就一波一波接踵而来准备送往下一所学校。
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有78岁退休老医生,也有正在读书的初中生;有武汉“献血大王”李光明,也有从黄陂赶来的公益超人团队队员陈飞华;有热心公益多次参与活动的紫珈慈善关爱基金组织,也有愿意点对点共建姊妹班的星火小学,还有许许多多热心公益的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助学金、图书、体育学习用品给革命老区贫困学生,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曾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金的“开水奶奶”,将她1000元正能量奖金点对点帮扶大悟县彭店乡桥店学校二年级小学生颜洪轩。80多岁的老奶奶说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带动更多人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鼓励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受到捐赠的孩子也都纷纷向捐赠人保证,自己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对他们的帮扶期望。
孩子们很坚强 也更需要被关爱
8岁的陶宇菲是新洲桃花小学二年级学生,父母很早就离异了,爸爸常年在深圳打工,陶宇菲从懂事起就没见过妈妈,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是个乖巧可爱的贫困家庭留守女孩。去年奶奶一场重病瘫痪在床,懂事的她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还要帮着照顾奶奶。据班主任高凤莲老师介绍,陶宇菲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学习习惯很好,家里没有人管学习,她总是在学校完成作业,成绩优秀。小宇菲喜欢上学,总是从学校图书室或者班级图书角借书回家看,贫困的家庭环境让她更加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她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今年“三八节”,小宇菲为奶奶制作了一张爱心贺卡,“奶奶,我爱你!”她内心期盼病重的奶奶能早日康复。
高凤莲老师说,学校学生少,多数都是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他们班上有许多条件不好的孩子,看着他们平时学习生活不易也是非常心痛,她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他们的学习生活。“学雷锋轻骑队”对他们的结对帮扶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像陶宇菲这样心中有爱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渴望得到人们关心,希望她能坚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学雷锋精准扶贫轻骑队”活动将持续进行两年,送物资、送技术、送项目、送医送药,组织城乡儿童“手拉手”共建活动,组织爱心家庭参观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实行轻便化、点对点的“轻骑兵”式扶贫。
长江日报记者马慧洁 通讯员易建新
“爱上高原”帮扶武汉最远“郊区”
援藏干部刘纲华与当地藏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资料图片
5月的武汉已是繁花似锦,千里之外的西藏天气还十分寒冷。在西藏山南地区的乃东县,刘纲华和其他60多名援藏干部依然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作为武汉最远的“郊区”,武汉市政府已派驻8批援藏干部,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使当地居民生活、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内地援藏的“武汉模式”闻名全国。
2015年,武汉晚报联合市援藏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乃东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爱上高原集善帮扶”大型公益活动。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第一时间捐款2万元,带动爱心企业家纷纷参与。6月25日,100台轮椅、100副助听器、100例白内障、100例青光眼手术、100万元助残助学助老资金汇聚的大爱汇入高原。来自武汉市丽声助听器的专业技术人员张静为困难藏民们检测听力并适配助听器,多名老人当天就恢复了听力。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乃东武汉藏汉民族大团结的交融。
看到失明、失聪的藏民们重见光明、 听力恢复,刘纲华的信念更加坚定。“我始终牢记组织提出的‘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用充实的工作内容让自己充满斗志。” 几年来乃东县财政收入发生历史性转变:连续多年招商引资财税收入突破5000万元,占乃东县财税收入总量的46.5%,乃东县在招商引资考核中一跃成为山南地区十二县招商引资之首。
刘纲华是武汉援藏干部中唯一一名连续援藏两期的,曾获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离开武汉时,儿子才4岁,今年儿子10岁了。”刘纲华的言语中掩盖不住对家人的亏欠,而妻子的那句“老公你留下吧,我支持你!”又给了他无限的动力。这位来自荆楚的汉子,将他的全部热爱献给了雪域高原。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唐婧妮)
帮流动花朵圆梦新年微心愿
“圆梦微心愿”组织环卫工及子女“爱心年饭”活动现场 记者金振强 摄
去年12月12日,由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城管委、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武汉晚报公益文化传播院、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平安财险湖北分公司、好医网、荆楚爱心文化发展中心、汉网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关爱城市‘流动花朵’帮千名孩子圆梦新年微心愿”公益行动正式启动。活动已连续开展两年,超过1500名城市流动花朵、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环卫工子女圆了微心愿,部分困难学生还获得了助学金,300多名环卫工孩子一起过春节吃“爱心团年饭”。
距离活动过去近半年了,这些实现了微心愿的孩子的近况如何,记者再次拨通了这些家庭的电话。
“从收到《史记》的那天,他一有时间就会翻着看,虽然还不能完全看懂。”郭浩天的妈妈阳艳红语气中透露着开心。去年“圆梦微心愿”活动期间,读六年级的郭浩天在汉网上发布心愿想要全套《史记》,两天后,他收到了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大学语文老师刘金星为他特别挑选的文白对照版的《史记》。看到自己的微心愿这么快就实现了,郭浩天对妈妈说:“原来这个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这么多。”“我的微信也关注了武汉晚报和长江公益的微信,天天看你们又做了什么好活动。”郭浩天的妈妈阳艳红的身体不好,患有直肠癌和重度贫血,他的爸爸在汉打零工。阳艳红说:“浩天马上要上初中了,感觉他越来越懂事,放学后经常帮我做家务,母亲节还专门给我下了碗加蛋的面条呢。”12岁的郭浩天炒菜做饭已是手到擒来。
“想在家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吃一顿火锅”是10岁的范羽茜通过“圆梦微心愿”许下的愿望。登报后,小羽茜的心愿很快被一名匿名爱心人士认领,他捐赠2000元,并表示吃火锅剩下的钱给孩子当助学金。
“吃火锅那天我们全家都很难忘,特别是对女儿。”范羽茜的爸爸说,送来的台灯孩子很喜欢,拿到的1000元钱也交了孩子的学费。“女儿问我火锅是谁给我们点的,我就告诉她有很多好心人在帮助我们。”小羽茜来自环卫工家庭,爷爷奶奶做环卫工退休后爸爸接班继续做。因妈妈中风行动不便,爸爸就一人上两个班支撑全家。全家5口人租住在江汉区华安里社区30平方米房子里。“我们家庭条件不好,难得女儿性格开朗阳光,希望她一直这样。”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唐婧妮 通讯员易建新)
“六一圆梦”帮留守儿童长志气
“爱心队长”与爱心企业家为留守儿童圆梦 记者金振强 摄
韩加勤多次担任六一圆梦活动的“爱心队长”。2014年,首届给留守儿童圆梦“爱心队长”公益活动中,他成为一名“队长”,活动前他不幸腿部骨折,但不顾大家的劝说,拄着拐棍,在女儿搀扶下,带着爱心人士来到了新洲徐古镇延安希望小学,送去价值2万元的物资。
2016年和2017年,韩加勤都继续担任“爱心队长”,2017年5月,在新洲问津书院旁的孔子河小学,他和阳逻爱心联盟的爱心企业家向该校捐赠84台电扇、1000册图书。
“今年的爱心队长算我一个。”电话那头韩加勤的语气非常坚定。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多年来坚持关爱留守儿童,是因为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仅捐些钱,让贫困家庭解一时之急,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一个心理上的帮助与肯定,让他们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韩加勤说,“予人玫瑰,余香满怀。公益,是大爱,是企业的良心与责任的温情表达,它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份和谐的阳光。”
“爱心队长”六一圆梦公益行动发起5年来,共发动组织600余名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帮扶20多所学校,帮助10000多名留守儿童。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唐婧妮)
【编辑:彭向东】
(作者:马慧洁 唐婧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