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共享农产品全链路收益,拼多多开拓扶贫新路径
6月14日,在上海、云南两地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拼多多创新扶贫助农模式“多多农园”第二站落户云南文山。
文山是雪莲果的主产区之一,后者是新电商推动供给侧变革的产业典型。在拼多多的引领下,雪莲果风靡一二线城市,带动云南地区大面积种植,于2018年底突破9万亩。
在创造新需求、“拼”出新产业的基础上,“多多农园”将推动雪莲果形成标准化作业,并且实践让农户成为全产业链的利益主体的创新分配机制。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仇焕广教授表示:“雪莲果的兴起印证了农业增量市场的潜力,而‘多多农园’的相关实践,则为中国农业的探索提出了新的方向。”
据悉,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打造1000个“多多农园”项目,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直连原产地“最初一公里”。
“拼”出来的产业
2017年开始,每到农历七月,当第一颗雪莲果成熟的时候,云南文山州丘北县的群山间便涌入漫山遍野的收购商人,当地人将这些外来客称为“收拼多多果子的人”。
雪莲果香脆可口多汁,削皮即可食用。
2018年,随着雪莲果需求量加大,收购商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从群山出发的新鲜雪莲果,被送至全国的写字楼和小区。在拼多多平台上,这一曾经藏于深山的水果,成了款款10万+的爆款。雪莲果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和土豆(马铃薯)同源。2015年,土豆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雪莲果则遭遇云南村民大面积弃种。2016年底,一支团队来到云南文山,看到了遗落在田间地头的雪莲果,并且判断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市场价值。“雪莲果香脆可口,富含低聚果糖(FOS)和酚酸,具有肠道调节和帮助减肥的功效,更合理的方式是直接食用而非煲汤。”多多大学负责人蓝天表示。拼多多团队开始培育当地新农人,并开拓雪莲果上行路线。一年后,从文山到会泽、从宣威到蒙自……云南的雪莲果大面积脱销。
创造全新需求推动上游变革
让名不见经传的水果成为风靡一二线城市的新晋“网红”,拼多多并没有用太多的时间。
基于开拓性的交互方式和分布式AI支撑下的精准匹配,这家新电商平台被认为能有效挖掘潜在需求,迅速聚集显性需求,从而推动上游农业、制造业实现改造升级。尼尔森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显示,八成消费者计划外的消费,来自和社交相关的电商,而拼多多在该领域一骑绝尘。
“当需求侧的聚集效应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推动供给侧发生很多变化。”多多大学负责人蓝天表示:“农产品是一个典型,它是分散的刚需品,不太符合传统电商的‘搜索逻辑’,成熟期又特别短,很难形成大规模多对多的匹配。拼多多通过需求侧的归集效应,在短时间内形成海量供需匹配,从而创造‘两点一线’的全新农产品上行模式,甚至创造全新的市场。”
经过近2个月的沟通和考察后,腻脚乡年轻村民舒跃文和施进刚被遴选为当地“新农商”带头人。
2018年,创立3年的拼多多实现农(副)产品订单总额653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网络零售平台之一。期间,平台累积诞生13款销售过百万单的冠军农货单品和超过600款销量10万+的爆款农货单品,开拓了包括雪莲果、百香果在内的全新市场。
2018年,拼多多售出超过3600万斤雪莲果,带动云南雪莲果种植面积由2016年底的6万亩,激增至2018年底的超过9万亩。电商平台销售的多为体积大、品相好的雪莲果,即便如此,拼多多单平台的销量,依旧占据云南雪莲果整体产量超过20%。
拼多多发起制定雪莲果种植标准
拼多多年销480万单雪莲果的同时,这场盛宴也蔓延至全电商平台,使之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红水果之一。巨大的增量市场引发收购商蜂拥而至,即便是拼多多的订单中,平台一手培养的新农人,也仅占很小的比例。
由于土地分散,丘北不少当地农户仍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
在引入雪莲果的李文昌看来,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不是利益分配,而是粗放式经营所致的亩产值下降。“雪莲果的需求增长太快,各项标准尚未确立。农户多采用原始的种植方法,导致雪莲果废果率高、抵御极端气候和病虫害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增收。”李文昌表示:“收购商往往只分拣大且品相好看的雪莲果,更多的中小果只能贱价出售。”
2019年春节刚过,雪莲果的新苗还未种下,文山丘北县提前迎来外来客。3月,拼多多“多多农园”小组来到丘北,在上海、云南两地政府的指导下,探索当地产销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今年4月21日,“多多农园”首站落户云南保山,带领当地傈僳族村民探索咖啡产业的源头革命。
4月26日,在上海、云南主要领导的见证下,拼多多与云南省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大力推进云南特色农产品上行工作,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扶贫兴农产业链条。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推动100个“多多农园”项目落地云南,覆盖500个贫困村,培养5000名云南本土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个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
按照项目规划,2019年,“多多农园”将在云南推进5个示范项目,分别涉及咖啡、雪莲果、茶叶、坚果,以及蔬菜。
相较其他产业,雪莲果已经形成大规模的产地直供业态,具备良好的改造条件。拼多多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的产业平衡机制,让农户成为产业链利益主体;并且通过推动新的标准化作业方式,提升雪莲果亩产值,打造丘北特色品牌。
2017年起,在拼多多的带动下,连片的雪莲果成为云南农产区的寻常景象。
目前,拼多多已经联合云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发起制定申报雪莲果种植地方/国家行业标准——这也是云南首个由电商平台联合发起的农产品标准。
“云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研究雪莲果的科研院所,拼多多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雪莲果是‘拼’出来的产业带,由双方联合制定和申报国家行业标准,可以更好地推动雪莲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李文昌表示。
1000家“农户公司”
6月上旬,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多多大学共同创办的公开课落地丘北,多位专家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讲解了现代农业种植、流通,以及以财务、电商运营为核心的市场化知识。据悉,这类公开课以周为单位,将贯穿全年,遍及云南省各州县。
“新农商”机制是以档卡户为集合的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新模式,也是“多多农园”最大的挑战。该模式中,拼多多提供资金、技术和渠道支持,大规模培育本土青年成为“新农人”带头人,后者按合约持有分红权限,剩余利益全部归属档卡户。
“通过‘新农商’机制,拼多多将重点探索如何让农人变农商,让农村有现代化企业。只有让农户成为产销加工一体化的主体,才能实现人才乡土化、产业持久化、利益农户化。”蓝天表示。
多多大学丘北公开课上,丘北县各村的合作社代表在学习基础电商运营知识。
6月,腻脚乡新农商公司正式成立,4个贫困村141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首批签约新农商。随着项目的推进,该公司预计将覆盖腻脚乡5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523人。
“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于云南等8个省及自治区落地1000个‘多多农园’示范项目,期间,我们也希望培育1000个规模化的新农商公司。”蓝天表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仇焕广教授分析:“‘多多农园’是需求推动供给的典型。这个实验体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但它切实命中了‘人才留存’和‘利益分配’这两个当下农产区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多多农园’能完成预设目标,不仅将缔造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标杆,更将推动更多农产业发生巨大变化。”(文/孙珺)
【编辑:金鑫】
文山是雪莲果的主产区之一,后者是新电商推动供给侧变革的产业典型。在拼多多的引领下,雪莲果风靡一二线城市,带动云南地区大面积种植,于2018年底突破9万亩。
在创造新需求、“拼”出新产业的基础上,“多多农园”将推动雪莲果形成标准化作业,并且实践让农户成为全产业链的利益主体的创新分配机制。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仇焕广教授表示:“雪莲果的兴起印证了农业增量市场的潜力,而‘多多农园’的相关实践,则为中国农业的探索提出了新的方向。”
据悉,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打造1000个“多多农园”项目,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直连原产地“最初一公里”。
“拼”出来的产业
2017年开始,每到农历七月,当第一颗雪莲果成熟的时候,云南文山州丘北县的群山间便涌入漫山遍野的收购商人,当地人将这些外来客称为“收拼多多果子的人”。
雪莲果香脆可口多汁,削皮即可食用。
2018年,随着雪莲果需求量加大,收购商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从群山出发的新鲜雪莲果,被送至全国的写字楼和小区。在拼多多平台上,这一曾经藏于深山的水果,成了款款10万+的爆款。雪莲果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和土豆(马铃薯)同源。2015年,土豆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雪莲果则遭遇云南村民大面积弃种。2016年底,一支团队来到云南文山,看到了遗落在田间地头的雪莲果,并且判断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市场价值。“雪莲果香脆可口,富含低聚果糖(FOS)和酚酸,具有肠道调节和帮助减肥的功效,更合理的方式是直接食用而非煲汤。”多多大学负责人蓝天表示。拼多多团队开始培育当地新农人,并开拓雪莲果上行路线。一年后,从文山到会泽、从宣威到蒙自……云南的雪莲果大面积脱销。
创造全新需求推动上游变革
让名不见经传的水果成为风靡一二线城市的新晋“网红”,拼多多并没有用太多的时间。
基于开拓性的交互方式和分布式AI支撑下的精准匹配,这家新电商平台被认为能有效挖掘潜在需求,迅速聚集显性需求,从而推动上游农业、制造业实现改造升级。尼尔森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显示,八成消费者计划外的消费,来自和社交相关的电商,而拼多多在该领域一骑绝尘。
“当需求侧的聚集效应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推动供给侧发生很多变化。”多多大学负责人蓝天表示:“农产品是一个典型,它是分散的刚需品,不太符合传统电商的‘搜索逻辑’,成熟期又特别短,很难形成大规模多对多的匹配。拼多多通过需求侧的归集效应,在短时间内形成海量供需匹配,从而创造‘两点一线’的全新农产品上行模式,甚至创造全新的市场。”
经过近2个月的沟通和考察后,腻脚乡年轻村民舒跃文和施进刚被遴选为当地“新农商”带头人。
2018年,创立3年的拼多多实现农(副)产品订单总额653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网络零售平台之一。期间,平台累积诞生13款销售过百万单的冠军农货单品和超过600款销量10万+的爆款农货单品,开拓了包括雪莲果、百香果在内的全新市场。
2018年,拼多多售出超过3600万斤雪莲果,带动云南雪莲果种植面积由2016年底的6万亩,激增至2018年底的超过9万亩。电商平台销售的多为体积大、品相好的雪莲果,即便如此,拼多多单平台的销量,依旧占据云南雪莲果整体产量超过20%。
拼多多发起制定雪莲果种植标准
拼多多年销480万单雪莲果的同时,这场盛宴也蔓延至全电商平台,使之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红水果之一。巨大的增量市场引发收购商蜂拥而至,即便是拼多多的订单中,平台一手培养的新农人,也仅占很小的比例。
由于土地分散,丘北不少当地农户仍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
在引入雪莲果的李文昌看来,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不是利益分配,而是粗放式经营所致的亩产值下降。“雪莲果的需求增长太快,各项标准尚未确立。农户多采用原始的种植方法,导致雪莲果废果率高、抵御极端气候和病虫害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民增收。”李文昌表示:“收购商往往只分拣大且品相好看的雪莲果,更多的中小果只能贱价出售。”
2019年春节刚过,雪莲果的新苗还未种下,文山丘北县提前迎来外来客。3月,拼多多“多多农园”小组来到丘北,在上海、云南两地政府的指导下,探索当地产销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今年4月21日,“多多农园”首站落户云南保山,带领当地傈僳族村民探索咖啡产业的源头革命。
4月26日,在上海、云南主要领导的见证下,拼多多与云南省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大力推进云南特色农产品上行工作,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扶贫兴农产业链条。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推动100个“多多农园”项目落地云南,覆盖500个贫困村,培养5000名云南本土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个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
按照项目规划,2019年,“多多农园”将在云南推进5个示范项目,分别涉及咖啡、雪莲果、茶叶、坚果,以及蔬菜。
相较其他产业,雪莲果已经形成大规模的产地直供业态,具备良好的改造条件。拼多多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的产业平衡机制,让农户成为产业链利益主体;并且通过推动新的标准化作业方式,提升雪莲果亩产值,打造丘北特色品牌。
2017年起,在拼多多的带动下,连片的雪莲果成为云南农产区的寻常景象。
目前,拼多多已经联合云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发起制定申报雪莲果种植地方/国家行业标准——这也是云南首个由电商平台联合发起的农产品标准。
“云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研究雪莲果的科研院所,拼多多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雪莲果是‘拼’出来的产业带,由双方联合制定和申报国家行业标准,可以更好地推动雪莲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李文昌表示。
1000家“农户公司”
6月上旬,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多多大学共同创办的公开课落地丘北,多位专家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讲解了现代农业种植、流通,以及以财务、电商运营为核心的市场化知识。据悉,这类公开课以周为单位,将贯穿全年,遍及云南省各州县。
“新农商”机制是以档卡户为集合的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新模式,也是“多多农园”最大的挑战。该模式中,拼多多提供资金、技术和渠道支持,大规模培育本土青年成为“新农人”带头人,后者按合约持有分红权限,剩余利益全部归属档卡户。
“通过‘新农商’机制,拼多多将重点探索如何让农人变农商,让农村有现代化企业。只有让农户成为产销加工一体化的主体,才能实现人才乡土化、产业持久化、利益农户化。”蓝天表示。
多多大学丘北公开课上,丘北县各村的合作社代表在学习基础电商运营知识。
6月,腻脚乡新农商公司正式成立,4个贫困村141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首批签约新农商。随着项目的推进,该公司预计将覆盖腻脚乡5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523人。
“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于云南等8个省及自治区落地1000个‘多多农园’示范项目,期间,我们也希望培育1000个规模化的新农商公司。”蓝天表示。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仇焕广教授分析:“‘多多农园’是需求推动供给的典型。这个实验体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但它切实命中了‘人才留存’和‘利益分配’这两个当下农产区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多多农园’能完成预设目标,不仅将缔造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标杆,更将推动更多农产业发生巨大变化。”(文/孙珺)
【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