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为村民选准脱贫路,用政策“手术刀”挖掉一个个穷根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6月13日傍晚,东西湖区五七大队的村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以前村湾环境差,村民没收入,现在,村里路宽了、人精神了,多亏了扶贫工作队!”村民丁小忠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五七大队村湾的变化,要从3年前说起,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为大队发展翻开了崭新一页。
用业余时间摸底找“穷根”
2015年11月,扶贫工作队为迅速掌握五七大队详细情况,了解村民需求,利用周末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到农户家中拉家常,与村民们交流。
“村湾间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道路未全硬化,蓄水设施年久失修;无村卫生室、活动广场。丁大哥患有糖尿病,彭大姐每月要做11次透析,郑大哥夫妻都是聋哑人,儿子刚上初中、全家无收入来源……”工作队队员李绮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满了走访入户的点点滴滴。花费了近3个月时间,工作队对大队367户摸底排查。根据摸排情况,为12户20名对口扶贫人员建卡立档。
“彭大姐,今天身体有没有感觉好一点?”“比前几天强多了。”面对驻村扶贫干部的问候,贫困户彭菊香笑着回应,对她来说,他们已和街坊邻里无异,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村情摸清了,脱贫致富的“脉”号准了。“现在,就等我们拿着政策的‘手术刀’,把扶贫对象身上的穷根,一个个除掉!”
基础设施先“脱贫”
“要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首先基础设施要‘脱贫’!”深入了解了村里的实际情况后,驻村工作队与五七大队“两委”商议,先解决大队基础设施问题。
“过去,司机都嫌大队的路破烂,不愿进来。”村民魏胜发说,为解决五七大队道路硬化问题,2014年5月,工作队积极协调资金,帮助村湾硬化渠道1800米、刷黑路面1.8公里。“现在,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出门办个事方便多了。”
“路虽然修好了,但车子也不好走”。村民们反映,原来路修好因大队没有集体活动场所,逢年过节人员多了,经常导致车辆难以通行。于是,工作队又到相关单位、部门反映问题,争取了相关资金,将村里的老仓库,改造为村民活动中心,缓解道路拥堵的问题。
同时,为解决村民们看病难,工作队特地为大队新建了卫生室,配备坐班医生和相关医疗器械。“以前看病,赶车、排队、拿药、回家,一趟折腾下来差不多要半天时间。”村民王红云说,“现在好了,一些小病再也不用出远门折腾了。”
变“输血”为“造血”
村湾环境变好了,工作队开始思考,该如何提高村民收入?“从群众意愿入手,优化帮扶工作‘结对组合’,去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工作队决定根据贫困对象的不同情况,优化帮扶模式,因人制宜,一人一策。
对魏胜发、黄贺、魏慧等身体残疾,但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工作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帮他们走上就业岗位,增强贫困户内生造血能力。“魏胜发打扫大队环境卫生,每月收入900元,协调其妻子到高速服务区扫地,每月约1300元;魏慧,协调其到服饰公司上班,职业网络设计,每月3500元;黄贺,安排大队门卫值班,月收入1200元……”工作队队员们的笔记上,每隔3个月,就更新一次扶贫对象的就业和收入信息,以便更好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此外,对郑红元、黄信传等有鱼塘条件的村民,及时联系大队养鱼能手和农技员给予他们指导,提高养鱼技能,增加经济收入。
“以前都是靠低保,现在靠自己双手吃饭,心里舒坦。”贫困户黄贺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调动群众生产、创业积极性,提供好资源,才能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驻村工作队队长朱从海表示,群众期盼的就是驻村工作队要做的,今年将巩固提高村民收入,对脱贫户“扶上马再送一程”,防止脱贫户返贫。
【编辑:毕婷】
五七大队村湾的变化,要从3年前说起,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为大队发展翻开了崭新一页。
用业余时间摸底找“穷根”
2015年11月,扶贫工作队为迅速掌握五七大队详细情况,了解村民需求,利用周末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到农户家中拉家常,与村民们交流。
“村湾间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道路未全硬化,蓄水设施年久失修;无村卫生室、活动广场。丁大哥患有糖尿病,彭大姐每月要做11次透析,郑大哥夫妻都是聋哑人,儿子刚上初中、全家无收入来源……”工作队队员李绮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满了走访入户的点点滴滴。花费了近3个月时间,工作队对大队367户摸底排查。根据摸排情况,为12户20名对口扶贫人员建卡立档。
“彭大姐,今天身体有没有感觉好一点?”“比前几天强多了。”面对驻村扶贫干部的问候,贫困户彭菊香笑着回应,对她来说,他们已和街坊邻里无异,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村情摸清了,脱贫致富的“脉”号准了。“现在,就等我们拿着政策的‘手术刀’,把扶贫对象身上的穷根,一个个除掉!”
基础设施先“脱贫”
“要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首先基础设施要‘脱贫’!”深入了解了村里的实际情况后,驻村工作队与五七大队“两委”商议,先解决大队基础设施问题。
“过去,司机都嫌大队的路破烂,不愿进来。”村民魏胜发说,为解决五七大队道路硬化问题,2014年5月,工作队积极协调资金,帮助村湾硬化渠道1800米、刷黑路面1.8公里。“现在,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出门办个事方便多了。”
“路虽然修好了,但车子也不好走”。村民们反映,原来路修好因大队没有集体活动场所,逢年过节人员多了,经常导致车辆难以通行。于是,工作队又到相关单位、部门反映问题,争取了相关资金,将村里的老仓库,改造为村民活动中心,缓解道路拥堵的问题。
同时,为解决村民们看病难,工作队特地为大队新建了卫生室,配备坐班医生和相关医疗器械。“以前看病,赶车、排队、拿药、回家,一趟折腾下来差不多要半天时间。”村民王红云说,“现在好了,一些小病再也不用出远门折腾了。”
变“输血”为“造血”
村湾环境变好了,工作队开始思考,该如何提高村民收入?“从群众意愿入手,优化帮扶工作‘结对组合’,去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工作队决定根据贫困对象的不同情况,优化帮扶模式,因人制宜,一人一策。
对魏胜发、黄贺、魏慧等身体残疾,但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工作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帮他们走上就业岗位,增强贫困户内生造血能力。“魏胜发打扫大队环境卫生,每月收入900元,协调其妻子到高速服务区扫地,每月约1300元;魏慧,协调其到服饰公司上班,职业网络设计,每月3500元;黄贺,安排大队门卫值班,月收入1200元……”工作队队员们的笔记上,每隔3个月,就更新一次扶贫对象的就业和收入信息,以便更好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此外,对郑红元、黄信传等有鱼塘条件的村民,及时联系大队养鱼能手和农技员给予他们指导,提高养鱼技能,增加经济收入。
“以前都是靠低保,现在靠自己双手吃饭,心里舒坦。”贫困户黄贺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调动群众生产、创业积极性,提供好资源,才能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驻村工作队队长朱从海表示,群众期盼的就是驻村工作队要做的,今年将巩固提高村民收入,对脱贫户“扶上马再送一程”,防止脱贫户返贫。
【编辑: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