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慈善之力,助力精准脱贫 武汉市慈善总会在行动
长江网9月5日讯201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扶贫济困”作为慈善活动的首要任务,为慈善组织参与扶贫攻坚赋予了法律意义并奠定了行动基础。民政部提出,参与脱贫攻坚是慈善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重要体现,是慈善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舞台和现实途径。
武汉市慈善总会作为武汉市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之一,一直不忘初心,认真按照《慈善法》的要求,围绕总会“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慈善宗旨,开展一系列扶贫帮困工作。同时,结合近年来社会结构、国家慈善救助政策、贫困人口变化等多方面的实际因素,不断推出适应新形式的慈善项目,实行精准慈善救助。逐步构建全覆盖多维度的慈善救助体系,成为联系武汉市内爱心个人及单位,共同促进本市慈善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枢纽。
在脱贫攻坚战中,市慈善总会通过发展壮大慈善冠名基金、策划特色品牌项目、组织公益活动等多项扶贫举措,积极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仅2018年通过武汉市慈善总会助力于精准脱贫的相关款物近5000万元。
慈善路上的市慈善总会
聚焦教育扶贫
市慈善总会教育扶贫项目包括“一个都不该少”“关爱困境留守儿童”及其他定向助学等。
“一个都不该少”项目是市慈善总会于2014年开始设立的助学项目,最早以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为主。随着国家助学政策的调整以及民政部门实施的困难家庭大学生助学工程,2018年开始,市慈善总会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困难学生全部纳入。同时,项目还“延伸资助内涵”,引导受资助的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激励学生们奋发图强、报效国家。截至目前,项目共资助困难家庭各阶段在读学生近1800人,使用资金500余万元。
为响应我市全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城市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市慈善总会设立百万“微光计划 相伴成长”专项基金,该基金的设立为百家社会组织和百名社工牵手百名困境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计划提供经费保障,为困境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帮扶服务搭建募集善款的桥梁。
聚焦医疗扶贫
市慈善总会与各医疗机构联动,共同设立医疗救助基金,为已接受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府保障后仍然存在经济困难的大病贫困家庭服务。通过与不同专科的医疗机构建立各类救助基金,打造我市贫困患者复合救助模式。目前,总会已设立各类医疗救助基金18个,分别涵盖眼科、呼吸、脑科、妇科、耳鼻喉、口腔、癫痫、中医保健等。
积极承接中华慈善总会重特大疾病药品援助,2018年为肺(肠)癌患者发放总价值3307.8万元的抗癌药品。极大地减轻了近1500人次患者的医疗费支出,使生命得以延续。
聚焦养老扶贫
2019年,市慈善总会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了“适老宜居·暖巢计划”,该项目坚持“以老年人为本”,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人性化的设计出适应老年人生理以及心理需求的建筑及室内空间环境,项目计划在2019年为500户低保、低收入、残疾等困难老人免费提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使用资金120万元,为他们的居家安全保驾护航。已收到来自新洲、江夏、江岸、汉阳、武昌、江汉、黄陂等区300余户困难老人家庭申请资料,评估近100户,改造54户。改造后,老人们的自立自理生活能力大大提高,居家安全意外风险有效降低,得到老人的一致称赞。
案例:家住台北路的77岁张爷爷,自小因患小儿麻痹症,行动极为不便,是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生活也无法自理,目前由他的学生在身边照料。张爷爷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避免摔倒。总会安排社工上门评估后,安装了防滑、舒适的座便椅和蹲便器盖板,为他入厕和洗澡提供了方便,保障了安全。还为老人配备了智能监测血压计,并在家里安装了防撞条,避免碰撞。改造完后,张爷爷激动地说:“真是没想到这种好事能落到我头上啊,有了这些安全防护,我在家里就更加踏实了,感谢总会,感谢各位关心帮助我的人!”
聚焦脱贫攻坚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不断创新募捐方法,开辟新渠道,分别开展企业(社会组织)认捐、建立冠名基金,慈善一日捐,网络募捐等多种方式,保持慈善募捐稳步增长。2018年,武汉市慈善总会结合扶贫日开展了主题为“爱心凝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接收捐款物约104.7万元,其中69.7万元用于全市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项目及精准扶贫“爱心超市”,35万元用于2019年“慈善情暖江城”。
案例:在八秀村的爱心超市里,一位精准扶贫对象用积分兑换了卷筒纸、肥皂等生活物资。他说,以分换物的规则很好,既能领到物资,又培养了他努力生活的信心。爱心超市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都设有一个基础积分,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由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和村民代表组成村级评定小组,每月月末对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实行量化打分制,分值作为积分卡每月充值依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可以凭积分卡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积分商品。首家爱心超市在获得群众认可后,市扶贫办开始在22个革命老区街、乡镇进行推广。爱心超市培养了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崇德向善、感恩思进的社会风尚,从方式上逐步摒弃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让他们能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改变生活,赢得积分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同步推进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目前已建好运行的爱心超市11家,其中江夏区4家,黄陂区4家,新洲区2家,蔡甸区1家。
【见习编辑:戴容】
武汉市慈善总会作为武汉市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之一,一直不忘初心,认真按照《慈善法》的要求,围绕总会“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的慈善宗旨,开展一系列扶贫帮困工作。同时,结合近年来社会结构、国家慈善救助政策、贫困人口变化等多方面的实际因素,不断推出适应新形式的慈善项目,实行精准慈善救助。逐步构建全覆盖多维度的慈善救助体系,成为联系武汉市内爱心个人及单位,共同促进本市慈善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枢纽。
在脱贫攻坚战中,市慈善总会通过发展壮大慈善冠名基金、策划特色品牌项目、组织公益活动等多项扶贫举措,积极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仅2018年通过武汉市慈善总会助力于精准脱贫的相关款物近5000万元。
慈善路上的市慈善总会
聚焦教育扶贫
市慈善总会教育扶贫项目包括“一个都不该少”“关爱困境留守儿童”及其他定向助学等。
“一个都不该少”项目是市慈善总会于2014年开始设立的助学项目,最早以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为主。随着国家助学政策的调整以及民政部门实施的困难家庭大学生助学工程,2018年开始,市慈善总会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困难学生全部纳入。同时,项目还“延伸资助内涵”,引导受资助的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激励学生们奋发图强、报效国家。截至目前,项目共资助困难家庭各阶段在读学生近1800人,使用资金500余万元。
为响应我市全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城市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市慈善总会设立百万“微光计划 相伴成长”专项基金,该基金的设立为百家社会组织和百名社工牵手百名困境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计划提供经费保障,为困境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帮扶服务搭建募集善款的桥梁。
聚焦医疗扶贫
市慈善总会与各医疗机构联动,共同设立医疗救助基金,为已接受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府保障后仍然存在经济困难的大病贫困家庭服务。通过与不同专科的医疗机构建立各类救助基金,打造我市贫困患者复合救助模式。目前,总会已设立各类医疗救助基金18个,分别涵盖眼科、呼吸、脑科、妇科、耳鼻喉、口腔、癫痫、中医保健等。
积极承接中华慈善总会重特大疾病药品援助,2018年为肺(肠)癌患者发放总价值3307.8万元的抗癌药品。极大地减轻了近1500人次患者的医疗费支出,使生命得以延续。
聚焦养老扶贫
2019年,市慈善总会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了“适老宜居·暖巢计划”,该项目坚持“以老年人为本”,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人性化的设计出适应老年人生理以及心理需求的建筑及室内空间环境,项目计划在2019年为500户低保、低收入、残疾等困难老人免费提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使用资金120万元,为他们的居家安全保驾护航。已收到来自新洲、江夏、江岸、汉阳、武昌、江汉、黄陂等区300余户困难老人家庭申请资料,评估近100户,改造54户。改造后,老人们的自立自理生活能力大大提高,居家安全意外风险有效降低,得到老人的一致称赞。
案例:家住台北路的77岁张爷爷,自小因患小儿麻痹症,行动极为不便,是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生活也无法自理,目前由他的学生在身边照料。张爷爷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避免摔倒。总会安排社工上门评估后,安装了防滑、舒适的座便椅和蹲便器盖板,为他入厕和洗澡提供了方便,保障了安全。还为老人配备了智能监测血压计,并在家里安装了防撞条,避免碰撞。改造完后,张爷爷激动地说:“真是没想到这种好事能落到我头上啊,有了这些安全防护,我在家里就更加踏实了,感谢总会,感谢各位关心帮助我的人!”
聚焦脱贫攻坚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不断创新募捐方法,开辟新渠道,分别开展企业(社会组织)认捐、建立冠名基金,慈善一日捐,网络募捐等多种方式,保持慈善募捐稳步增长。2018年,武汉市慈善总会结合扶贫日开展了主题为“爱心凝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接收捐款物约104.7万元,其中69.7万元用于全市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项目及精准扶贫“爱心超市”,35万元用于2019年“慈善情暖江城”。
案例:在八秀村的爱心超市里,一位精准扶贫对象用积分兑换了卷筒纸、肥皂等生活物资。他说,以分换物的规则很好,既能领到物资,又培养了他努力生活的信心。爱心超市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都设有一个基础积分,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由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和村民代表组成村级评定小组,每月月末对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实行量化打分制,分值作为积分卡每月充值依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可以凭积分卡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积分商品。首家爱心超市在获得群众认可后,市扶贫办开始在22个革命老区街、乡镇进行推广。爱心超市培养了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崇德向善、感恩思进的社会风尚,从方式上逐步摒弃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让他们能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改变生活,赢得积分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同步推进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目前已建好运行的爱心超市11家,其中江夏区4家,黄陂区4家,新洲区2家,蔡甸区1家。
【见习编辑: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