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贫事业看制度“内生动力”丨长江评论

2019-12-09 19:55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评论员 肖畅

  黄陂区姚湾村脱贫户陈忠华,曾因治重病欠债10多万,在扶贫工作队指导、帮助下,通过发展特色综合种植、养殖,不仅还清欠债,而且年挣10余万。这是中国扶贫事业的一个生动案例,也是中国之治的一个缩影。

  陈忠华的故事并非个例,这样的故事在中国扶贫事业中不断上演。精准脱贫,不是改变哪一个阶层、哪一个地区,不是贡献了漂亮的“平均数”,而真的是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走出贫困的境遇,是无数个陈忠华的生命轨迹被彻底扭转。

  精准脱贫的背后,更是精准有效的制度安排,需要非凡的治理经验。一个家庭的命运改写了,其中得出什么经验,有没有好的做法可以推广?举一反三,从个案到普遍,由此推动了制度设计。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正是源于不断的实践总结,并上升为制度设计,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等等一步步形成、完善,形成了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实践和制度的关系,就是一个关于制度内生动力的问题。曾几何时,认为制度有“模板”的观念很流行,甚至有一些理论把制度看作实验室里的设计。但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规模浩大的脱贫任务,现成制度都解释不了。一些西方理论拒绝接受中国的减贫样本,正是因为这在西方的制度框架下无法解释。

  制度源于实践,是经验的凝结。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这背后是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难题,要与各种发展陷阱、思想陷阱作斗争。千千万万的实践经验,最终锤炼出精准有效的制度供给。这样的制度可以经受各种检验,接受各种反驳。

  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莫不是激越变革、大胆实践的成果结晶。相反,那些照搬抄袭、迷信教条的制度设计,往往经不住风雨。中国的制度优势,正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实践成就的凝结、实践经验的升华,反映了中国发展的现实,能够解答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各种考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是中国在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聚焦人的发展,继续推进扶贫事业,并在制度构建上与时俱进。正是强大的实践基础,让我们的制度永葆活力,能够不断更新、升级,更加成熟定型。

  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发展、演进的制度,具有内生动力。正是这样的制度实践,使中国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既能突破僵化的体制机制,也能不受外部因素影响,不断展示“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

  【编辑:张玲】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