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武汉实践:这些“硬骨头”是怎么啃下的
2017年12月31日23时23分,长江二桥上,工作人员拆除ETC标识牌 记者胡九思 摄
长江网4月26日讯(长江日报记者王雪 郑汝可 宋磊 汪甦 刘功虎 通讯员韩宏 刘大华) 去年今日,杨攀驶过长江二桥时,车顶的ETC接收装置会滴滴一响。他的心也会随之略略一沉。每次一响、一沉,就是8元,他“额外”要付的出门代价。
今年元旦以来,这个代价再不存在。今时今日,吴先生仍一如既往穿梭于二桥之上,只是更多了一份惬意,一份轻松。
取消过江ETC收费,一项看似简单的举措,背后折射的是武汉市委市政府直面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改革是一场革命,发展每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更前进一步。改革必须真刀真枪。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以来,武汉在改革的道路上一次次啃下硬骨头,城市发展之路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阔。
为什么要啃硬骨头?“老百姓关心什么,改革就要推进什么”
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让广大武汉市民过江不用再掏腰包;每月一次的“大接访”,让“遇到了各种麻烦”的老百姓的心渐渐温暖起来……武汉改革的着力点,始终聚焦于市民百姓最期盼和最关注的所在。
改革,首先要敢于啃硬骨头。“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取消过江ETC收费,多少市民心头为之一快
“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32岁的杨攀依旧清晰记得,ETC取消后,新年第一天轻松过江的心情。
ETC这个“结”不解开,始终是武汉人的心头之痛。“面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和武汉发展大局的难事要事,我们必须拿出‘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敢攻堡垒’的魄力和勇气,铁下决心,形成共识,当机立断,彻底解决!”这是武汉市委发出的心声。
2017年9月12日,被不少武汉市民视为“载入城市史的一天”。当天下午,武汉市委市政府官方发布:自2018年1月1日零时起,停止征收“九桥一隧一路”ETC车辆通行费。
一时间,微信微博被这条消息刷屏。
那天在手机上闻讯后,杨攀还将信将疑。他是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每天一般要过江4次至5次,有时一天要过十几次。每次经过过江桥梁或隧道ETC收费站,计费设备的灯一闪,杨攀心里都会“咯噔”一下。
因为ETC费用由专车司机承担,过一次大桥或走一次隧道,他起早贪黑辛勤工作的收入就被抵消一部分。按每天过江4次计算,光是ETC缴费就要32元,一个月工作25天,要缴800元。
2018年1月1日凌晨,杨攀开车通过武昌桥头的ETC收费站的一刹那,他真的感到了一种非常畅快的开心。他真真切切享受到这一政策的红利,见证和体验了武汉一心为民的改革发展理念。
据统计,武汉取消ETC收费,平均每年将为群众、企业节约过江成本10多亿元。
困扰人们10年20年的“老大难”问题,有了妥善解决办法
“真是感谢你们,给我们解决这么大的难题,我也没什么能表示的,就想送你们一面锦旗。”商谈近一个小时,困扰石先生20多年的问题有了妥善解决方法。
今年2月4日起,武汉开启首次市、区领导下基层大接访行动,33位市级领导干部、456名区级领导干部下沉到街乡镇,面对面接待信访群众。而后,“大接访”作为常态化制度,每月坚持,确保接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3月8日,是第二次大接访的日子。一大早,居民石先生带着81岁的母亲来到江岸区一处接访室。一进门,大家忙招呼老人坐下。“有什么问题坐着慢慢说,我们今天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市领导轻声说。
石先生反映,因签约的房地产开发商经营不善,他们的房屋还建安置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了解清楚事件来龙去脉后,市领导当即协调相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
“还有其他诉求吗?生活上还有没其他困难啊?”得知石先生身体不好,接访领导询问了他的社保、医保等情况,并协调街道帮助解决其就业问题。“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还要解决他们的基本保障问题。”
大接访,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不少群众的烦心事儿现场就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了明确的解决“时间表”,还有一些困难群众得到了帮扶救助。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面对面的倾听、交谈,群众和干部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理解。
硬骨头该怎么啃?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
在全国率先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利用“互联网+”拓展党的网上群众路线;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让市民和企业办事少跑腿,甚至不用跑腿……这些都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啃硬骨头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里头,必须强调自我革命——“坚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基本取向,强化责任担当,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
你在网上轻轻留个言,政府部门围着忙起来
上个月,有件事让赵女士很烦闷,她所居住的小区门口道路破损,盖上了几块铁板。汽车经过产生的噪音,很吵人。“这可怎么办?谁来帮帮我?”赵女士想到了网上群众工作部。
3月13日,她在网上留言,反映这个问题。网络的另一端——东湖高新区网上群众工作部内,约30名工作人员紧盯电脑屏幕处理着各类投诉。赵女士的这条留言被“捕捉”到后,马上进入办理流程。
“群众上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干部就要去哪儿。”去年,武汉在全国率先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伴随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宗旨,这个新渠道倾听民意。通过搭建微信、移动客户端、手机短信立体化平台,武汉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表达诉求。
第二天,小区门口就来了施工队,他们给铁板垫上木方,防止振动,噪音缓解。
然而,半个月后,赵女士再次被夜晚的噪音吵醒。原来,这段路夜间渣土车频繁经过,导致铁板位移,她再次上网留言反映。“收集问题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如何快速调集力量妥善解决、不反弹”,施工单位接到督办通知,运走铁板,对破损路面进行切割修复、铺上新沥青。路修好了,噪音没了。
“问题直达责任部门,不转办、不推诿,群众工作办起来才迅速、有力。”一名工作人员说,今年,全市的网上群众工作部强化督办考评力度,难啃钉子案攻坚围办、投诉量大满意度低的部分单位逐个督办、克难攻坚,“问题解决更迅速、更彻底”。
查房产信息,以往要“摇船打桨”,现在“秒查”
“以前查询个人房产信息,摇船打桨赶到专门的档案室去查,现在不仅当天可查,而且最快只用30秒。” 市房管局驻市民之家窗口首席代表谢平感慨,从“一次办”到“网上办”再到“掌上办”,一次次压缩时间流程,就是对方便群众办事和缩短审批时限的极致追求。
有一次,正在窗口值班的谢平听到排队人群中有一位中年妇女抱怨,“买个房还要请假来查房,要是能24小时都能查房就好了。”谢平默默记在心里,回头就和科技部门一起研究,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后,房管局官网推出查询房产信息功能。
还能不能更便捷点?谢平拉着科技信息部门同事继续深入研究。去年11月起,市民打开“武汉住保房管”的微信公众号,注册就可“房查”了。
去年7月31日,武汉在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全市首批9653 项审批服务“三办” 事项清单,其中平均每个市级事项办理时间压缩10.6 天。这标志着聚焦企业和市民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三办”改革创新正式落地。
在市编办监督检查处处长刘敏峰看来,实现“三办”,关键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从职能部门眼里的“一个事项”,转向企业和群众眼里的“一件事情”,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最高目标。
“啃硬骨头”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突破“中梗阻”,绽放改革应有的含金量
武汉发展“红色物业”,许多老旧小区的居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服务的贴心;武汉力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大量科研人员的纸面成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干的改革事项,其共通之处都是原来存在“中梗阻”,改革不易。武汉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了。
老旧小区要圆“电梯梦”,这是肉眼可见的快乐
“我们这种老小区,哪里想得到有天也能坐上电梯!”前几天,汉阳区琴断口街金龙社区金龙花园的吴女士跟记者攀谈,喜形于色。
金龙花园建于本世纪初,8栋楼没电梯。去年4月,年过六旬的吴女士腿关节滑膜炎突然发作,从外头回家时,怎么也上不了楼,回不了家。那以后,她就希望,自家所在的楼栋能装个电梯。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事一直没办成。
今年以来,在“红色物业”推进下,金龙花园居民装电梯的事渐渐有了眉目。经过社区和物业多次协调,组织商谈,目前大多数业主达成一致意见,办理工作正在推进中。
这个月19日,社区书记肖丽芳拿着一个厚厚的资料包,还在为装电梯的事奔走。“一户一户做工作,只要事能办成,跑断腿都值。”她说。
要圆“电梯梦”,居民意见不一致是最大的麻烦,很多一二楼的居民就不同意装电梯。为此,社区发动干部、物业人员、网格员等力量,反复上门讲情讲理,做工作。对于目前的进展,不少居民很满意。“不愧是党的工作队,把群众的事真正放在心上。”一位大爷对记者表示。
“‘红色物业’就是要发挥党组织作用,解决群众困难,哪怕困难重重。”肖丽芳深有感触,“红色物业”进驻后,社区工作更好做了,物业公司成了党的工作队,服务更周到,“肉眼看得见,人们快乐多了、牢骚少了。”她风趣地表示。
“墙内开花墙外香”很不正常,武汉破立并举
下个月,全球首个高精度警保联动智能系统的“黑科技”——北斗即时判系统,即将在武汉全面推广。
20日,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孟虹兆向记者回忆起项目在汉“生根发芽”的幕后故事。
孟虹兆说,这个项目以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团队为班底,“武汉市领导去拜访刘经南院士时,一眼看中了这个项目。” 它能在无人受伤的交通事故发生后,让司机远程报案、交警在线定责、保险公司远程审核等等几乎同步进行。
这项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么快,不禁让人唏嘘。就在一年前,武汉大学张俐娜院士的“纤维素低温溶解技术”,发端于武汉却在唐山壮大;华中科大谢庆国教授的世界首台全数字PET技术,在汉首创却远走海外……
为解决这些“怪现象”,武汉专门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搭建科技转化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资本、与企业精准对接,挖掘在汉高校院所的一座座“富矿”。
市科技局、市科技成果转化局每一位局级干部,对口联系服务高校院所,解决重大问题,提供贴身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局对项目的深挖助推,让我们科研人员拍手叫好。这两年,武汉科技创新创业的氛围起来了,这是一件好事。”孟虹兆看好转化势头,认为这有利于帮助武汉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下来。
目前,武汉已成功举办了6场大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签约项目228个,签约金额295亿元,成立6个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
“以前我们也许见惯了‘墙内开花墙外香’,但武汉市委市政府敏锐意识到,这种事不能长此以往,要破除‘中梗阻’。目前看来,他们做到了。” 孟虹兆说。(记者王雪 郑汝可 宋磊 汪甦 刘功虎 通讯员韩宏 刘大华)
责编: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