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济教授曹和平:武汉是一座超级潜水艇城市

2014-09-26 15:31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曹和平 记者周超 摄

  (长江日报 记者丁雯 康鹏)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发展经济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和发展金融理论,关注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麦肯锡“全球城市600”数据显示,2010年新加坡的GDP是武汉的2倍多,预计2025年武汉和新加坡的经济总量十分接近。一些目前经济体量大的地区,其资源“基本全部浮出水面”,而武汉藏在水下的经济潜力更大。

  “武汉是一个超级潜水艇式的城市,藏着水面下的经济潜力,比目前浮出水面的大得多”,昨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全球城市600”中,虽然不少城市在经济总量上占优,但是城市发展的后劲在于资源是否已经充分利用。

  武汉藏在水下的潜力更大

  根据麦肯锡数据,2010年新加坡的GDP为2230亿美元,而武汉为820亿美元,新加坡为武汉的2.72倍。而到了2025年,麦肯锡预计新加坡的经济总量为4540亿美元,武汉迎头赶上,达到了4140亿美元,二者已经非常接近。

  曹和平认为,新加坡、香港等一些地区经济体量大,但是实际上其资源已经“基本全部浮出水面”。与这些地区相比,武汉遇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复杂程度完全不同,因而经济增长的潜力更大。

  他说,国内有这样一些历史名城,科技领先,产业基础雄厚,只是GDP小了一些。当这样的城市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分量将变得更加重要,“武汉就是这样的典型城市”。

  “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经济里程碑。从目前发展态势看,武汉有望在国内第五个进入‘两万亿俱乐部’。”曹和平说。

  “有多少水,才有多大城”

  在麦肯锡的研究中,水资源被视为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市政建设和经济投资中,对水有着不断增长的需求。”麦肯锡研究认为,在城市水资源需求总量方面,武汉排名全球第19位。在这一排名里,孟买、德里和上海位列前三,武汉排在莫斯科之后,马尼拉之前。

  在曹和平看来,水资源需求增长的背后,是不断增多的人口和日益活跃的经济。全球6大世界级城市群,全部依水而生。泰晤士河孕育了伦敦城市群,塞纳河催生巴黎城市群,密西西比河流过芝加哥、密歇根……水是城市的先天禀赋,也决定了城市的潜力。

  “有多少水,才有多大城。”需求的极限最终取决于供给。武汉在这方面得天独厚,是一座江上的城市,长江穿城而过,与汉水在此汇合。

  每年,7566亿立方米宝贵的淡水,从这座城市过境,相当于6305个东湖。而武汉每年用水量仅占过境水资源的0.52%,“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样的城市,全国也没有几座。

  生态弹性超过同类规模城市

  曹和平最近撰文提出,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重要性不言而喻,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更好地使用水,利用水的价值,做到物尽其用。他说,正如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所说:“如果水不见了,整个城市,人类社会都会消失不见;如果没有了水,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以武汉的淡水、土地、生态资源,极限人口容量可达2700万—3800万,按照武汉2049远景规划,2049年武汉人口达2500万,成为全国少数几座巨型城市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东京一个城市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大东京都市圈的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只有武汉的1.5倍,人口不到武汉的4倍,GDP却达到惊人的5.9万亿美元,是武汉的36倍。

  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这3个先天因素,是限制城市人口、经济容量的“硬杠杠”。武汉建成区仅占全市总面积的6.83%,后备土地资源十分充足,论生态弹性,武汉也要超过国内大部分同类规模的城市。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