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共筑万亿倍增底盘
武汉直飞莫斯科,新增又一条国际大通道 陈卓摄
桥都靓影 蔡维祥摄
(长江日报)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笔者从市交委获悉,《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将于近期“出炉”,明确2014-2020年的近中期交通重点任务,将从“海陆空”三方面发力,筑牢“万亿倍增”的大底盘。
出口快速路全面开花
快速出口路路网建设今年全面开花。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武汉-嘉鱼段今年全线开工,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武汉市交委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对于缓解京港澳高速交通压力,增加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都市圈的联系通道,助推“工业倍增”计划实施、构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意义。建成后武汉市民驾车到嘉鱼仅30分钟,较以前缩短一半,最终,可驾车从武汉全程高速直达深圳,只需9个小时左右。
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也已开工,是新增的一条城市圈出口路,预计明年建成。武汉市交委介绍,目前,有三条高速都可以从武汉到孝感,包括武汉西到宜昌方向,京珠高速往河南方向,还有107国道。但是,这些道路到孝感最少也要1个多小时,而走硚孝高速只需20分钟。
构建航空大都市
今年底,天河机场T3航站楼将“冲出地平线”。明年将率先建成第二跑道,可停靠全球最大客机空客A380。目前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和综合交通中心正“势如破竹”。
这里将建成全国唯一集航空、地铁、城铁、公路、公交、出租车及社会车辆7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换乘枢纽,T3航站楼则将是全国第四、华中最大的机场航站楼。今年,武汉开通直飞国际及地区航点28个,2020年将达40个。在已开通武汉直飞巴黎、莫斯科等航线基础上,还将开辟武汉至美国、欧洲、中东、澳大利亚、非洲的国际直达航线。积极争取获批过境限时免签等政策,吸引更多国际旅客在天河机场中转。
武汉将成为一个快捷高效之城,构建起航空大都市。武汉市交委负责人表示,航空大都市包含巨型机场、有规划的城市、运输设施和商业枢纽。“人们的生活方式将被重塑,武汉也必将加快融入全球一体化之中。”
发展多式联运、江海直达
今年年底,阳逻港三期的一期起步工程将完工,建成4个集装箱泊位码头,设计年吞吐量达到74万标箱,港口型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加快。下一步将大力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江海直达。依托中欧(武汉)班列和东西湖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集装箱铁路站场与集装箱港口“港站一体”,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建立不同运输方式枢纽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
发展武汉至上海洋山、青岛、大连、秦皇岛、宁波-舟山、深圳、广州、香港等沿海港口及日本、韩国、新加坡,东盟4国等近洋国际港口的江海直达航线,使武汉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水上门户和出海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