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夫妻主动请缨到山区 助通山当地柑桔产量翻百倍

2014-12-29 07:06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武汉晚报 者刘元聪 通讯员李涛)桔树上该生蚧壳虫了吧,打药了没呢?到了清理园子的季节了,他们给下肥了没呢?今年桔子价格不高,乡亲们有没有把桔子储存好呢?存到过年时,就能卖个好价了……每天清晨,省农科院82岁的老教授邓必贵眼睛一睁开,就开始挂念自己扎根33年的通山桔园。这也成了他每天的习惯。

  昨天,带着一肚子牵挂,邓老再次踏上去往通山富水库区的路。尽管此行低调,邓老抵达后,村民却是口口相传,一个接一个地前来看他,握着他的手不肯放。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我们都是邓老的徒弟呐!”“没有邓老,哪有咱们今天靠柑桔种出的好日子!”

  挑着行李到山区

  时间回到1981年8月,邓必贵作为果树专家来到国家级特困县通山考察,看到的情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水库淹没了村民赖以生存的田地和家园,七万多群众住在窑洞里、石缝中,不少人全部的家当就只一张破床、一口破锅。

  因地处库区,别的作物不适宜种植,当地政府给村民引进了一些柑桔品种。但由于缺乏技术,没有经验,2万多亩地、200多万株柑桔,竟只能结出32万斤果实。这意味着一棵桔树只能结几个果,乡亲们花了劳力,却没有任何收益。

  邓必贵的爱人罗静也是农科院的职工,同为农业工作者的两口子一拍即合,决定将此前设在秭归的科研基地转移到通山县大畈镇下杨村。“相比在秭归的锦上添花,去通山就是雪中送炭。我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他说。

  1982年3月,在得到领导的支持后,邓必贵、罗静夫妇挑着行李、炊具和简单的仪器,带上几个团队成员,开始了艰辛的科技扶贫之路。

  两层麻布袋当饮用水“滤网”

  昨天中午,在邓老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他居住过数十年的小屋,目睹了屋里的“寒酸”光景:客厅里,一把破旧的藤椅上搭着一件破旧的工作服;一双沾着泥巴的靴子,仿佛脱下来不久;满是灰尘的办公桌上,叠放着《中国果树实用技术大全》等各种书籍,桌面有一摞摞手写的果树情况记录,手稿的旁边凌乱放着几种药盒子;厨房里,凌乱放着几只铁锅;灶台上依然放着一把干枯的苦菜……

  “邓老来帮我们致富,我们生活改善了,他的家却一直是这么简陋。”村民吴礼海感慨。邓老却笑笑说:“这不算什么,最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

  邓老说的最苦的日子,是刚到通山的头十年。由于交通不便,每次去趟通山得花上3天时间:第一天从武汉到咸宁,第二天从咸宁坐汽车到通山,第三天再走上3小时,然后乘船抵达下杨村。

  遇上干旱,摇井里没水,就挑塘水回来,用两层编织袋过滤一下青苔和虫子便将就着喝;自己开荒种地,有收成时吃青菜,淡季就吃自制的腌菜……夫妻俩就这样开始了艰辛的科技扶贫之路。

  乡亲们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

  56岁的库区移民陈小新,1977年开始种柑桔,起初几年毫无收成,直到邓罗夫妻到来,情况立刻改观。

  初到通山的十年间,邓罗夫妇开辟了3亩实验园,通过潜心研究,先后选育出多个优良柑桔品种,并迅速推广到库区各乡镇村。

  为了帮农民普及科技知识,邓罗夫妻一边搞科研,一边开课,课堂就设在库区小学。每个周末,但凡邓罗夫妻的课程通知一发出,成群结队的村民便涌向课堂。“走道里、窗台上全是人,整个校园挤得水泄不通。群众对知识的渴求太强烈了!”

  前后4年里,邓罗夫妻每个周末都在办培训班,并因此跑遍了通山县六七个乡镇,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春天播种,夏天防虫,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每到一个季节,我们就得把全县跑个遍,给乡亲们讲解当季最实用的知识。”

  质朴的乡亲们为了表达对邓罗夫妻的感激,有啥好吃的都会送到老两口家让他们尝鲜。“村民在河里捞的鱼虾,我们也吃了不少呐!”

  柑桔产量翻了100倍

  昨天,正在基地里管理果树的桔农吴礼海回忆说,正是得力于邓罗夫妇科技推广,库区柑桔产量由亩产20公斤增长到1500公斤,总产量则由30万斤增长到3000万斤,整整翻了100倍。

  柑桔因此成为库区农民的“摇钱树”,涌现出一大批柑桔大户。库区因此流行着一句民谣:“靠柑桔娶新娘,靠柑桔换口粮,靠柑桔上学堂,靠柑桔建新房。”

  “通山蜜柑”由此蜚声省内外,远销北京、哈尔滨。

  看到柑桔的价格起起落落,二老开始研究柑桔的就地储藏。经他研究改造设计的储藏库,通风且能保持4℃的常温,柑桔在此可存放至第二年春节。“到了春节,就能卖个好价,农民也能增收不少。”

  尝到甜头的村民在全县修建了一百多处储藏室。每间可存放柑桔十万斤,一百多处即可存放上千万斤,相当于全县三分之一的产量。

  二老贴钱干了二十年

  邓罗夫妻在通山投入整整十年心血后,眼看两人不久即将退休,1991年,省农科院决定将其调回武汉,通山县召开了欢送会。

  然而,就在那个冬天,库区遭受重大冻害,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让桔树大量受损。更要命的是,这里的农民压根没有恢复生产的经验。邓罗二老没有任何犹豫,放下刚刚打包好的行李,决定留下来,帮乡亲们渡过难关。

  园林里,二老帮助农户砍掉一部分桔树,修剪掉一部分。“我的计划是,帮大伙一年恢复生产,二年达到一定产量,三年回到最高产量。”

  然而,1993年,两口子正式退休。这也意味着他们不再有科研课题,也没有了任何经费。“我当时和老伴商量着,虽然农民掌握了基本种植技术,但毕竟没有彻底脱贫。我们就再留下来帮他们一把。没有经费了,我们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邓必贵说。

  “当时我们俩退休金也不多,但无论多少,我们都有计划地使用:三分之一过生活,三分之一看病,三分之一扶贫。”邓老感慨自己是“退休不退役”,每年往返通山的路费、种植、收获时的各种开销,全由二老自己贴钱。

  此后的二十年间,他们一心扑在农田间,每年留守时间超过300天,在库区研发出四代“金水桔”,汁多、味甜、无籽。

  科研基地捐赠给乡亲

  今年4月,邓必贵做出惊人之举——将他和夫人倾尽33年心血培育的12亩科研基地,全部无偿赠给通山县人民。

  “半生艰苦传科技,万户桔农赞邓罗。”一块镶金的牌匾,道不尽乡亲们对邓罗夫妻的感激之情。

  老两口一直病痛缠身,而罗静在此前一次手术后昏迷七天七夜,醒来第一句话竟是:“我要回通山。”直到2011年12月,罗老因白血病离世的前两周,她还在基地整理果树的资料。

  老伴离世后,邓老依然坚守在基地,但他知道,自己已经82岁了,也不可能再干多久了,于是慎重考虑后,他决定把基地全部资产无偿赠给通山县人民。

  基地捐赠后,邓老才终于回到武汉的家中安度晚年。眼下,在省农科院有一个“必贵园”。园内的五棵高大桂花树枝繁叶茂,树旁的石碑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学者为天下苍生谋利,则民必以之为贵。”

  昨天,再次回到魂牵梦绕的通山库区,看到另外五棵桂花树,邓老感慨万千。他告诉前来看望他的乡亲们:“等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了,我还会再来住上一段时间,帮你们把管理水平搞上去!”

责编:金鑫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