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重要论断,科学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发展和实践成就,进一步明确了当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和阶段性特征。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很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社会历史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大力度推进,高强度统筹,加速度发展,取得了令国人振奋、让世界惊叹的非凡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励精图治,勇于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篇章。
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来概括和评价十八大以来很不平凡的5年,既客观准确,又高度凝练。5年来,我们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有机统一起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不断增强理论自信,以辩证思维和科学方法指导各项事业。从颁布“八项规定”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适应经济新常态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关注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从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地实施,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党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得以突飞猛进发展。
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展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具有全方位、系统性、整体性、深刻性的鲜明特征。贯通5年的这一历史性变革,既步履坚定、扎实稳固,又蹄疾迅驰、跃迁提升,已汇入到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汇入到改革开放发展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段辉煌历程。
二、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使当代中国发展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
马克思说过,“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历史的跳跃式前进,需要必备的物质与文化积累、内部与外部条件以及多方面支撑因素,但更重要的,则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主体自觉与倾心投入,是历史推动者(先进政党或政治组织)的胆识气魄与卓越才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实践在深度、广度上大力拓展,理论在继承中创新与发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凝聚并彰显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使当代中国发展站在了新起点、进入到新阶段。
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谓新的历史起点,是指今天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开始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这一新的历史起点,立足近40年改革开放的坚实基础,依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力支撑,由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及其成就夯实打底,已构筑起具有丰富内容、具有广阔空间、具有远大前途的坚固平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经历近代以来上下求索、救亡图存的顽强抗争和新中国初期曲折探索、艰难前行的积累准备之后,我们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们已跨过了最初以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为目标的阶段,正朝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里,“历史性飞跃”的客观特征、“开辟发展新境界”的现实要求、“拓展走向现代化途径”的时代任务,都充分表明,当代中国发展已跃上了新台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对执政党赋予新的责任、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推动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同时又在这一历史性变革过程中被赋予新的责任、新的使命。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要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我们必须敢于面对,主动分析研究,积极应对解决。一要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既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二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三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四要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五要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把党建设好、打铁自身硬,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对执政党提出的现实任务,也是我们党未曾懈怠、始终牢牢抓在手上的执政法宝。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必须狠抓作风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加强党内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同时,需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运用科学方法水平,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把自身的问题解决好了,更加坚强有力了,我们就会赢得人民群众拥戴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四、在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有先见者,终成大业。“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准确定位,贯通发展、改革、创造,联结过去、现在、将来,具有标识性、标志性意义,带有总括性、凝判性特征。立足于此,分析形势、统一思想,会凝聚起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必胜信念;谋划未来、聚力前行,会激发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昂扬斗志和磅礴力量。立足于此,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将进一步规划并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进一步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对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在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当代中国的实践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正以高频度、高效率向纵深推进。仅从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来看,自2013年底成立以来,在三年半时间内召开37次会议,研究审议通过340多个重点改革文件,足见党和国家实践创新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而与实践创新相伴同行的理论创新,同样是硕果累累、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容和思想内涵,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系统完整、科学严谨,一系列创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的提出与阐发,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联结互动如此紧密融洽,实践催生思想之花、思想点燃实践之火的盛大奇观如此绚丽夺目,开启了未来进程的崭新篇章。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放眼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发展,我们进一步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和现实导向,增强战略思维与辩证思维,既满怀信心、保持必胜信念,又要沉下心思、保持清醒头脑。要把总结经验与迎接挑战有机结合,探寻战胜挑战的有效途径;要把增强斗志与居安思危有机结合,提升化危为安的实际本领;要把掌控现实与创造未来有机结合,着力在创新创造上用心下力;要把党的事业与人民期待有机结合,切实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事业发展。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党齐心协力,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能够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就一定能够为世界发展提供新经验、做出新贡献。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商志晓)
责编: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