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田野绘出壮美画卷

2017-05-10 16:05 来源: 湖北日报
调整字体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胡琼瑶

  农业,全局稳定的“定海神针”。

  回望风雨五年,我们心潮澎湃——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大洪涝灾害袭击,克难奋进,全省农业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跨过万元大关。

  放眼千里沃野,我们心生感慨——

  食品工业跃升第一大产业,舌尖上的经济欣欣向荣,“互联网+现代农业”风起云涌。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兴未艾。

  调结构,优化“舌尖上的产业”

  你或许熟悉这样的画面——

  粮库前,排成长队的车辆鱼贯而行,稻麦散发着香味,喜悦荡漾在农民脸上。

  然而,粮食“十二连增”的欣喜和自豪,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国家粮库库存积压,粮食进口量却不断攀升。“粮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一时间成为热议的话题。

  反常现象的背后,实则是供需结构出了问题。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省委、省政府指明路径: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用供给侧改革引领农业爬坡过坎。

  这几年,黄冈市豪情青饲料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自力一直忙着找土地,扩大青贮玉米种植规模。汪自力作过比较,种小麦、芝麻,一年下来,收入少得可怜,而改种青贮玉米,收益至少翻番。如今他把流转的1600亩土地全部种上青贮玉米,订单纷至沓来。

  农业产业布局的日益协调,靠的正是千千万万个“汪自力”。

  去年开始,省农业厅在20个地区试点“粮改饲”。今年,全省在田饲用小麦16万亩、饲用油菜19.5万亩,青贮玉米茬口安排面积逾70万亩,饲用农作物面积将超100万亩。

  据不完全统计,“粮改饲”可带动农民年增收超过5亿元。

  往优质上调,往高效上调,往特色上调,“湖北味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湖北油菜籽和淡水产品总量连续20年稳坐全国头把交椅;肉、蛋产品跨入“调出时代”;鄂茶源源不断销往欧美市场;蔬菜产业跨入千亿元俱乐部;食用菌出口创汇位居全国之首;宜昌蜜橘、秭归脐橙、汉水砂梨三大名果摆满城里人果盘。

  与产品结构优化并行的,是打造农业产业优势区域——47个粮食主产县市划定为水稻生产优势区,35个油菜生产重点县市纳入双低优势油菜保护区建设,三峡柑橘带、江汉平原优质油稻、环武汉城郊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板块正在逐步形成。

  结构理顺了,方式转变了,产品的有效供给明显提升。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小龙虾供不应求,生态稻米受市场追捧,稻虾产业崛起为江汉平原“黄金产业”。

  2016年,全省新增“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面积79.89万亩,总面积达到381.18万亩。今年有望突破430万亩,亩均增收2500元以上,将带动农民增收过百亿元。

  有人感慨,农产品越来越丰富了;也有人担忧,吃得是否放心?

  2015年,我省启动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提高耕地质量。通过“控、替、精、统”技术路径,减少农药使用,2016年全年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近2000吨,下降3.9%。

  去年,湖北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98.61%,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补短板,夯实现代农业底盘

  去年夏季的那场洪灾,仍历历在目。

  全省农业遭受重创:种植业受灾面积3674万亩,成灾1677万亩,绝收452.3万亩;水产、畜牧业生产损失巨大;河堤、塘堰等水利设施受损严重。

  风雨过后补短板。

  去年全省投资286亿元,开工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2万余处,超额完成年度农田水利建设任务。被誉为湖北“一号工程”的鄂北岗地水资源配置工程,预计明年建成通水,近500万人受惠。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我省定下目标:到2020年,建成357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

  田成方、林成行,机电配套、排灌自如,在汉川市沉湖高标准农田建成区,记者看到了别样的田园景观。曾经高低不平、田小路窄的土地,被改造成了现代气息的大农业耕作区。

  去年,全省47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共整合项目资金近58亿元,吸纳社会资金近8亿元,新建、补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98.3万亩。今年,全省将再添339万亩高标准农田。

  装备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6.6%,位居全国前列。农业装备“鸟枪换炮”,农民告别“三弯腰”时代。

  用现代生产要素武装农业,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城镇化浪潮下,农业农村向前发展的动力何在?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型经营主体正蓬勃发展。截至去年底,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70521家和25630个。全省农业系统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余人。这一数据,正面回答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嫩芽需要培土,火种更需添柴。”站在战略转型期,农业农村发展亟需增添新动能。

  向改革要活力,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被拿下——

  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工作进度位居全国前列;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有序开展,其中京山挺进全国试点县之列;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选择宜城、大冶、公安等12个县市先行试点。

  加链条,融合释放乘数效应

  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在农业与工业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

  农业产业化经营,便是这样的一座“桥”。

  仙桃,加多宝、燕京、旺旺等25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纷纷扎堆,让农产品镀着“金边”走出去、“挽”着品牌闯天下。

  汉川,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去年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600亿元,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超过70%。“采花毛尖”“罗田板栗”“随州香菇”……一批湖北农产品品牌声名鹊起。

  短短数年间,一个万亿元产业乘势崛起,去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7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0.2%,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3位,仅次于山东、河南。

  透过近几年农民增收的曲线图,不难看出,“泥巴”里的收入比重逐步缩减,拉长产业链带来的多元化收入,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百里荒帐篷露营节,带你跑马带你飞”,去年盛夏,宜昌市夷陵区一条乡村旅游宣传微信刷爆朋友圈。

  跳出农业做文章,夷陵探索出一条“大农业”与“大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在全省率先挺进现代农业示范“国家队”。

  唱响“田园牧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好戏连台。去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1.7亿人次以上,综合收入1500亿元以上。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活力大增。互联网技术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全产业链“一起飞”。

  去年秋天,红安县七里坪镇花园畈村的村民刚把收获的“红安苕”打包完毕,天南地北的求购电话就追上门来。

  “红安苕”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但销售长期囿于本地市场。2014年“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带”上线,“红安苕”的市场售价翻了几番。

  乘上互联网快车,深闺中的农产品晋升“新网红”,这样的故事在荆楚大地屡见不鲜。

  活跃城乡商贸流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互联网+农业”正掀起一场革命。目前全省已建成33个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去年全年累计实现农村网购金额70亿元,农副产品网络销售额50亿元。

  漫画:陈雯

  责编:朱曦东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