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项新政,托起“最美夕阳”

2017-06-21 12:11 来源: 湖北日报
调整字体

    近五年,一项项带着温度的养老新政,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老年人生活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养老服务日益完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幸福感不断增强。

    安享,养老保障兜住稳稳幸福

    “今年我的退休金又涨了300多元。”昨日,武汉市百步亭社区69岁的孙朝娟老人来到银行,惊喜地发现养老金又涨了。
    自2003年从江岸区一所学校退休以来,孙朝娟的养老金一直在增长。
    “手头宽裕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每年还能和朋友一起游山玩水。”孙朝娟高兴地说。
    这种温暖,生活在远安县洋坪镇凤凰村的程建桂感同身受。
    老程双手残疾,父母早亡,一直独身。2012年被当地民政部门列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后,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一直在涨,现在政府每年给我发1万多元。”程建桂面露喜色。
    安享晚年,物质保障是基础。扫描“养老账单”,在经济增速下行情况下,全省社会养老保障投入始终加速上行。
    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标准不断提升,为千万老人兜住稳稳的幸福。
    一组数据为证:
    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2年上调,去年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444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增加到70元。
    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连续递增,去年平均达到7402元∕年和7294元∕年,分别较上年增长29%、84%,超全国平均水平。
    80岁以上高龄津贴制度实现全覆盖,惠及全省160多万高龄老人。

    畅享,云端服务开启新生活

    “我胸闷心慌,非常不舒服。”“马上安排社区医生去您家。”上月,硚口区发展社区独居老人于水生突发高血压,危急时刻,他求救养老服务云平台,医生很快赶到,老人转危为安。
    养老不离家,是很多老人的心愿,但医疗、饮食、家政等养老服务成为居家老人的心病。
    如何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去年4月,武汉硚口区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云平台,为老人提供助餐、医疗、家政等服务。
    平台搭建后,区政府投资建成16家幸福食堂,并在44个老年人服务站设置配餐点,满足老人就餐需求;400多名社区医生进驻平台,为老人提供巡诊问诊等医疗服务;区政府还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护理等家政服务。运行一年来,已有2万多名老人签约,累计服务老人10万余次。
    互联网养老服务只是我省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的一个缩影。5年来,省级财政投入资金近10亿元,支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农村互助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建设,资助全省499所农村福利院进行危房改造。截至2016年末,全省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919家,养老床位总数32.9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1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乐享,空巢变暖巢

    幸福晚年,老人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保障,贴心的服务,更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咿咿呀呀……”14日,武汉百步亭社区老年大学,宽敞明亮的练功房里,70岁的周秀云老人正练唱京剧。
    为丰富老人文化生活,社区老年大学开设有书法、国画、摄影、戏曲、舞蹈、瑜伽等兴趣班,老人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周秀云笑着说:“自从进了老年大学,我找到了不少喜欢京剧的票友,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儿女不在身边,欢声笑语少了,空巢老人易焦虑,感觉日子变得漫长。
    5年来,我省在社区乡村实施“乐龄工程”,打造老年宜居社区,兴建老年文化活动设施,发挥老年人余热,让夕阳红似火,空巢变暖巢。
    一幅幅夕阳美景,红遍荆楚大地。
    在黄石市黄石港区凤凰山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书画室、舞蹈室、音乐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齐全。走廊里挂满了社区老人的书画作品;音乐室里,老年民族乐团成员正演奏、排练;阅览室里,老人们正读书看报。
    在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袁湖村互助养老中心,20余名老人正打牌下棋,读书看报,一张张笑脸传递着幸福和满足。
    省老龄办统计,截至去年末,全省共创建32个省级老年宜居社区,在城市和农村社区建立老年协会2万余个,市县两级建立老年大学237所,在校人数近14万人。
    湖北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更描绘出一幅老有所乐的新美景:力争到“十三五”末,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个老年宜居社区;所有县(市、区)建有功能齐全、具备一定规模、适合老年人健身的体育活动中心,所有乡镇、街道建有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
    荆楚千万老人的暮色晚年,正向着更温暖更幸福的方向迈进。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