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医院打造百年名院医疗服务新格局

2018-10-29 11:19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外国宝宝回“娘家”过中国年

  直升机转运外地患者

  武汉市第三医院,始建于1875年,伫立长江之滨见证了百年岁月沧桑变幻,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发展繁荣。改革开放40年,医院追随时代的巨变稳中求进地调整步伐:打造人性化妇儿专科服务、建设一体化急救中心,呼应百姓不断提档升级的医疗需求;整合医疗资源全面深化医改、借助“互联网+”加快智慧型医院建设……贯彻“强专科、大综合”的思路,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光谷两院区“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日益明晰。

  2008年,作为江南唯一一家市属三级甲等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顺应城市发展需求与武汉市第十二医院合并重组,成立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

  彼时,光谷还是个被戏称为“武汉建成区地图外两厘米”的地方,原十二医院年门诊量13万人次,住院3500人次。2009年,国务院批复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随之开启了“光速”发展模式,短短几年之内,光谷版图的不断扩张,也吸纳着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成了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新城。

  2014年,光谷院区20层高的新大楼投入使用,这栋现代化的医疗大厦坐标光谷中心关山大道,守护着百万光谷人的安康,医疗服务辐射周边地区200多万人口。

  2018年仅1-8月,光谷院区接待门诊量达43.78万人次,住院量2.34万人次。高需求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医院不断改进医疗服务,努力追赶光谷“光速”发展的步伐,守护这座创新创业之城的安康。

  传承与转型

  秉承百年名院深厚积淀

  与新光谷实现共同成长

  “你的分娩你做主!”产科团队总是鼓励孕妈妈自己选择分娩方式。

  今年7月,光谷院区产房里上演了一场紧急跪地接生事件。一名32岁的产妇,难忍疼痛在地上打滚, “快铺瑜伽垫!”妇产科主任蒋环玲见状没有执意让她在产床上待产,而是在产房铺满柔软的瑜伽垫,任其“自由发挥”,或跪或蹲,或趴或躺甚至翻滚。助产士由着她自由体式的同时一边观察产程,一边跪在一旁保护其姿势不伤害到自己和宝宝,同时不断鼓励她。1小时后产妇顺利生产,母子平安。

  蒋环玲介绍,产妇在助产士的指导下选择舒适的自由体位生产,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也能降低胎儿缺氧风险。此外,产科提出“定制产房”概念,让产妇自由选择导乐仪器、按摩手法、音乐舒缓等方式来实现非药物分娩镇痛。同时,妇产科和麻醉科联合为产妇提供药物分娩镇痛,用椎管内麻醉的方式实现无痛分娩。去年,医院自然分娩率达55%,分娩镇痛率达到60%。

  “如今光谷女性群体个人素质高,知识储备强大,”从老院区到新光谷院区,产科护士长李玉萍感受到了近年来光谷患者群体的变化,“她们的需求不仅仅在怀孕和生育,更关心科学地孕育和喂养、关心个人健康。”由此,二胎门诊、孕期用药咨询门诊、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产后康复门诊、营养咨询门诊应运而生,医院坚持免费开办“妈咪学院”,向社会普及怀孕、分娩、哺乳等健康知识。同时,医院成为湖北省唯一一家市属PAC(流产后关爱项目)示范医院,开展AUB(异常子宫出血全程管理关爱工程),关爱覆盖各年龄层女性。

  每年中国小年,妇产科和儿科都会邀请曾在光谷院区出生的外籍孩子“回娘家”,不同语言、肤色的孩子在这里共同庆祝中国年。光谷高科企业众多,云集着来自全球的高端人才,各个国籍的孩子在光谷出生。 “赢得各个患者群体的信任,我们不仅是靠传承儿科的传统优势,更是与时俱进提档升级。”儿科主任边俊梅经历了从原老十二医院到三医院光谷院区的历史变迁,如今,光谷院区建立了光谷中心区域唯一一个新生儿监护病房,以全托管的方式照料生病的新生宝宝,儿科还开设了哮喘、内分泌、生长发育等特色门诊,医院还新开儿童保健科,为儿童生长发育中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去年,儿科年门诊量达11万人次,年住院量(包括新生儿)3500人次。据资料显示,东湖高新区的新生儿出生率一直高于市平均水平5%,医院积极扶持妇儿科发展,从患者量、床位数上看,妇产科、儿科占到光谷院区1/10。

  医院龙头学科烧伤科在光谷院区也有新的发展方向——皮肤创面修复中心。今年夏天,刘小姐骑单车不慎摔伤了额头,爱美的她担心“破相”赶紧到急诊科请医生缝合伤口,医生把她介绍到了皮肤创面修复中心,刘小姐犯嘀咕:“我的脸是摔破的,给我介绍到烧伤科干嘛?”在皮肤创面修复中心进行清创、缝合两周后,她的伤口愈合得非常完好没有留下“疤痕”。皮肤创面修复中心在原有的烧伤创面修复基础上,结合整形美容、急诊外科等领域的理念,开展各种烧烫伤、慢性伤口的治疗,以及急性创伤的美容修复、难愈性创面的皮瓣修复。

  皮肤创面修复中心的分支门诊——慢性伤口门诊也在光谷院区开展了业务,对于一些难愈伤口主打用换药而非手术的方式进行护理治疗,目前该门诊已在江城小有名气,曾保住需要截肢的糖足患者的脚,愈合几十年未长好的伤口,患者遍及湖北各地。

  创新与创业

  胸痛、卒中、创伤中心24小时待命

  随时开启生命绿色通道

  “如果是3年前,有同事发作心梗脑梗,我们肯定是直接送去同济协和,现在不用了,”来自光谷一高校的文先生,2年前在岗位上突发心梗。文先生回忆说当时 “胸口火辣辣地疼,背后冷汗直冒”,他去了校医院,经初步诊断高度怀疑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校医院立即与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胸痛中心取得联系。与此同时,文先生的初步诊疗信息传达至胸痛中心网络,光谷院区介入手术室医生开始准备工作。一个半小时后,文先生完成从初步诊断、给药、基层转运、进入手术室开通血管全部流程。一周后,文先生出院,两周后回到了工作岗位,现在年逾60的他不仅继续在岗位上教书育人,更成为了一名徒步爱好者。

  “抢时间就是抢救心肌!”光谷院区心内科主任李东升说,医院成立胸痛中心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优化就医流程,推进院前院内无缝对接,将病人经“绿色通道”直接送入导管室抢救,争取在心梗发生后120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内完成血管的开通。2017年7月,自该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以来,急性心梗手术DTB时间用时仅15分钟,平均用时60分钟,比国际标准快了30分钟,救治水平跻身“国家队”。

  去年10月29日,一场“大脑保卫战”在光谷院区进行。

  当天下午3时,50岁的章先生,脑梗发作3个多小时后才拨打120紧急送医,就要错过黄金抢救时间。3时20分,救护车到达医院急诊门口,病人被直接送进CT室,检查显示为缺血性卒中。眼看即将错过脑梗抢救“4.5小时”时间窗,神内科主任刘建光为患者就地给药溶栓,随后转入手术室动脉取栓。4时,患者堵塞血管被成功打通。

  “脑梗患者一到医院,先治疗后交费,所有检查、治疗一路绿灯。”刘建光主任说,成立卒中中心以来,送到该院的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缩短了20%;从入院到取栓穿刺治疗,时间缩短了近30%,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去年8月初,医院被纳入武汉市首批“卒中急救导航地图”;10月,又被纳入“湖北省卒中急救地图”。

  目前,光谷院区已建成包括创伤、胸痛、卒中三位一体的急诊中心,并联合各基层医联体单位拉起覆盖全区域的协同救治网络,借助互联网完成快速诊断、协同救治,成为光谷中心地区百姓急救的“首选之地”。

  “从2015年开始,我们去高校、中小学、社区、企业普及急救知识。”光谷院区急诊科主任付守芝说,光谷高科企业、高校云集,长期静坐的脑力劳动者多,是心梗脑梗的高危人群,加之光谷工程建设多,工地创伤常常发生。她亲自带队进行社会公益培训,为的就是提升公众院前急救水平。4年来,每年有近千人次完成学习和测试,接受培训的超过3000人。

  奔赴在急救一线的这3位学科带头人都是光谷院区新成立时,医院从全国各地引进的。从2014年至今,医院开始从全国各地共引进学科带头人18人,中青年骨干76人。“光谷本是一座创新创业之城,光谷院区齐聚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多元文化和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在这里交汇,光谷院区的发展也是和光谷发展同步的创业历程。”院长黄晓东说。在光谷院区,诞生许多首创和第一,开设武汉市首家全科医学,让患者实现“挂一个号、住一次院、治很多病”;开设武汉市市级医院第一家放射介入病房,让介入小手术在肿瘤疾病等治疗上大显身手;开设产后康复门诊、体重管理门诊、戒烟门诊等8个新兴健康管理门诊,不仅治病还管健康;外科、骨科针对需要手术的患者推行快速康复病房,让患者做手术少受罪、快恢复、早锻炼……

  从治病到健康

  “量体裁医”破解医联难题

  打造居民15分钟医疗圈

  从2014年开始,在推进医联体建设中,医院率先摸索出自带三医特色的“裁缝”模式——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量量“体”裁“医”,制定个性化服务。在推进裁缝模式过程中,光谷院区国际伤口治疗师罗蔓是出色的“排头兵”。

  在基层社区,罗蔓多年坚持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清创、换药。“如果社区医护人员都掌握压疮伤口护理技术,这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就不用来回奔波了!”为了方便更多老人,护师罗蔓更是手把手在基层医院带出一批“徒弟”,并通过网络让基层服务标准化、同质化,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换药问题。

  “基层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武汉市第三医院社会服务部负责人说,23家医联体单位,包括了社区医院、校医院、民营医院、专科医院以及养老院,医院现状不同,患者群体不同,需求也不同,三医院通过量“体”裁“医”的合作方式,探索医联体建设新模式,不仅节省了上级医院的人力物力,还真正满足了基层的需求。

  四年来,医院“裁缝模式”打造医联体,在辖区建立起了上下联动的“15分钟医疗圈”;借力互联网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分级诊疗的合理就医模式, 三年来医院“万里云医学影像平台”,“隔空”为患者诊断。截至目前,已发出7.3万例远程诊断报告;医院提出“五师进社区”,让医院的专科医师、护师、营养师、药师、康复师成为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的“智囊团”,提升基层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和黏性。

  医院全院推行“一病两方”,即患者住院时同时收到治疗处方加健康处方,多学科联合会诊,全程跟踪指导患者康复。通过互联网建立健康档案,牵手医联体形成“健康联合体”,健康管理覆盖居民生命全周期。

  撰文:苏金妮 陈敏 周莉 李菡 樊颖

编辑:毕婷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