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智慧

2018-10-30 10:02 来源: 光明日报
调整字体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冯秀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风雨兼程,用勤劳和智慧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形成了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也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砥砺奋进、行稳致远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智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始终坚守改革的人民立场,引领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更为波澜壮阔的航程。 

  广州市坚定传承开放发展基因,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贸易之城”正变身“创新之都”。图为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的汽车生产线。新华社发 

  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老墩村,收割机在稻田里收获水稻。新华社发 

  1、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方向和道路选择是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方向正确,可以聚沙成塔、久久为功;方向偏离,就会南辕北辙,出现难以挽回的颠覆性错误。改革开放40年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前提和根本要求。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是改革的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活力问题,是沿着正确方向的前进和发展;改革不是改向,不是改旗易帜,不是改弦更张。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要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党对改革的坚强领导。在改革的方向问题上,必须登高望远,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头脑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定力。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无法弥补。方向、立场、原则就是不容动摇的根本性问题。40年来,改革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党对改革的坚强领导,保持强大战略定力,改革就有了“定盘星”和“导航仪”,无论面临多么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都能排除各种干扰,把准改革脉搏,开好改革药方。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围绕改革方向问题出现不少噪音杂音。这就需要我们在众说纷纭中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始终坚持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在把握遵循规律基础上确保改革蹄疾步稳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0年伟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方法论,才能确保改革蹄疾步稳、行稳致远。坚持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改革是一场深入思想观念深处、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革命,是破旧立新的过程,不仅面临挑战和阻力,而且往往没有经验可循。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进程中纷纭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改革实践中深化和检验对改革的认识,总结和获取改革的经验,并以此指导和深化改革实践,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崭新事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稳步推进、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坚持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经验、稳中求进的改革路径。这既是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方法论,也是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借鉴价值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它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符合事物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也符合改革开放发展推进的内在规律。把握遵循这个规律,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规避重大风险的重要保证。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辩证关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一域都要谋。一方面,投石问路、积小胜为大胜的改革方法论依然行之有效,应当贯穿改革开放始终。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关联性、复杂性增大,必须强调改革的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两者结合,就是要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统一,集中体现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处理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的统一关系上。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最主要的是注重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上述关系的结合点,把握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3、始终坚守改革的人民立场,在广泛凝聚改革共识基础上汇聚磅礴之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力量之基、成功之源。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历史和实践都已反复证明,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取得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积聚力量,由人民共同完成。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参与和支持,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有了人民的拥护和赞成,改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坚守改革的人民立场才能广泛汇聚改革共识。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统筹各方利益的任务艰巨繁重,凝聚改革共识难度不断加大。只有回到改革开放的出发点,才能找到广泛凝聚改革共识的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改革的出发点。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改革凝聚最大公约数、汇聚最广泛共识、得到最广大人民拥护的根本所在。改还是不改,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哪些可以“求同”、哪些需要“存异”,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心声,就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是改革成败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改革只要“以百姓心为心”,听懂、听从人民的心声,就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能汇聚起把改革进行到底的磅礴之力。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30日 06版)

 

责编:吴蕾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