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城管格局凝聚合力 城管革命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2016-12-19 16:23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中山大道改道工程完工在即,老汉口风貌重现 记者陈卓 摄

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街头美景随处可见 记者李永刚 摄

  夜幕降临,渣土车在街头往来。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曾拖着黑尾巴带泥上路的车辆们,变得干净些了,漏撒现象也比以前减少了。这与我市持续大规模地渣土车整治密切相关:今年,我市运用北斗车载终端实时监控,4000多台渣土车、砂石料车全封闭智能运行。这场整治“双车”的大风暴,成为“大城管”格局建立的一道缩影、一个延续。

  2011年一声号响,我市全面部署城市综合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城管革命”,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洁面冲凉、减肥瘦身、穿衣戴帽、交通畅通、文明行为、机制创新),整治17个突出问题,促进城市面貌脱胎换骨,使武汉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达到全省最优、国内一流水平。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场城市管理领域的重大变革在我市悄然展开,面对一直存在的城市管理难题,我市果断地把着力点放在搭建“大城管”格局上。

  2013年3月,《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市级城市管理部门的指挥、协调、监督、考核职能,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区分级负责,以区为主,街道办事处、社区为基础,部门联动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明确部门职责,推动职能部门切实履责;进一步突出区政府的主体地位,初步构建起职能有机统一、运转高效的“大城管”格局。

  在“大城管”格局下,过去许多难以治本的城市难题找到突破口,比如治超。

  去年以来,我市重拳治超,成立专班吸纳城管、建管、交通、水务、交管等职能部门的精兵强将,合署办公、联合执法。明确“谁许可、谁监管,谁管理、谁负责”的治超责任,带动运输企业自己参与管理,超限超载现象明显好转。

  市城管委负责人表示,“大城管”格局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边界不清、职权不明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城管和其他部门的职能,能有效整合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市政养护等单位的资源,在最大的范围内凝聚力量增强战斗力。

  今年,各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精简机构,整合城市管理行政职能,推行大部制;重心下移,理顺区、街、社区城管执法责任,将原区直属执法队伍下到街道,实行区属、街管、街用;全面推行城管社区“网格化”,执法队员对“网格点”内的城市管理问题全面负责——“大城管”格局被进一步强化。

  5年时间,“大城管”格局快速而坚实地搭建起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参与之手同向发力,实现的是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增强的是全体居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5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对标创建,实现了城市环境面貌的根本性变化。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力实施“六大工程”,连续开展“双十”行动(十大重点环境整治“战役”和十大文化创意景观建设工程)、“净地蓝天”行动,持续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累计拆除各类户外广告4.5万块,整治280条主次干道门面招牌,拆除各类违建2.3万处934万平方米,城市立面空间环境得到全面净化;规范洗路作业,大力推进建筑弃土、架空管线、缺失井盖、油烟噪声、桥梁治超等重难点整治,集中开展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铁路沿线、窗口地带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状况和空气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建设景观照明、景观围墙、景观花街、景观楼顶等,城市文化品位得到明显提升。

  5年过去,武汉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得以实现,百姓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武汉城市管理水平达到全省最优、国内一流。连续5年,市城管委被评为全市绩效管理和综合考评立功单位。

  934万平方米

  5年,共拆除各类户外广告4.5万块,整治280条主次干道门面招牌,拆除各类违建2.3万处934万平方米。

  9500吨

  全市日均处理生活垃圾95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处理能力和水平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1229个责任网格

  建设包括1+17市区两级全覆盖的一体化城市综合管理监督指挥系统平台。将全市616平方公里建设区划分成1229个责任网格,近千名网格员每年发现、处理50多万件城市管理问题。

  数读

  积极探索综合执法 让市民不再投诉无门

  亮点

  访谈

  在我市,“大城管”时代的来临,让许多原本“投诉无门”的事变得“投诉有主”,存在多年的各部门“踢皮球”现象得到好转。目前,“综合执法”这一模式已在全市多个城区落地开花,即用一支执法队伍解决城市管理难题,包括油烟扰民、水上违建等。

  2.2公里的楚河连通东湖和沙湖,是我市“六湖连通水网治理工程”的首个工程。河两岸一侧是繁华的商业街,一侧是绿树成荫、步移景换的休闲长廊。以前,这里聚集了钓鱼爱好者,草坪被践踏,残剩的食物和垃圾撒满地。

  自从建立了汉街楚河北岸管理办公室,这些乱象全都消失无踪。因为汉街楚河北岸管理办公室什么都管:水面受到污染,通知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前来处理;树木出现病症,联系园林部门的同事“把脉看病”;照明设施坏了,找来电力部门的技术人员加紧修理。

  现在,“严禁垂钓”“请不要乱倒垃圾”的温馨提示牌随处可见,钓鱼爱好者不来了,环境也变美了。

  武昌区城管委负责人介绍,过去执法力量分散,各部门单打独斗,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常常因权力边界不清、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引发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不作为或慢作为。汉街楚河北岸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对老百姓来说,等于许多处于管理盲区的问题找到了“主管人”。

  如今,我市正将原有城管执法力量全部下沉至街道,以探索建立执法范围更广的综合执法机制。

  对话市城管委负责人

  与国际对标

  持续发力补“短板”

  问:如何评价过去5年的城市管理工作?

  答:5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推进“城管革命”,大力实施“净地蓝天行动”,实现了城市环境面貌的根本性变化,城市形象不断刷新,在全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这一成果,需要进一步保持和深化。

  问:现阶段,该如何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答:眼下,城市建设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城市管理需要跟上、发力。站在城市管理的角度,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即与国际对标。作为城市的大管家,武汉城管要围绕国际标准进行寻标,做到心中有指标、手上有标准、脚下有路子,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工作中,要时刻对标,认清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差距,找到“短板”,正确对待差距,使工作不断向指标体系的“靶心”聚焦。

  问:现在乃至今后我们城市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明年,我们目标明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坚持改革创新与标本兼治相结合、全面提升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源头治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持续深入推进“城管革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着力构建责任全覆盖、管理全天候、建设全方位的城市管理大格局,为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武汉市目前城市管理系统拥有环卫、市政、执法等管理和服务人员5万多名,涉及管理任务包括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事项达9大类300多项,环卫、市政、执法车辆达5000多台,各种大型设施装备2000多座;需要监管的建筑弃土运输车辆近5000台,需要行业监管和直接维护的桥梁隧道600多座,需要监管和维护的道路4000多条5000多公里;每天需要清扫保洁的环卫作业面积达1.5亿平方米,每天需要清运处理的垃圾近1万吨;需要监管的燃气用户达到200多万户;每年受理并处理的群众投诉达50多万件,每年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达300多万件。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繁重庞杂的工作任务量,不断提升的管理需求,现代化城市的运行标准,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和手段,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碎片化的管理模式,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处理城市管理日常事务。

  与此同时,大数据、物联网和北斗空间定位等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为城市管理手段迈上新的平台提供了可能,智慧城管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的当务之急。

  2014年,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纳入了国家住建部和科技部第一批试点城市范围,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武汉智慧城管顶层规划,系统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市区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十三五期间,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北斗空间定位等新技术,在市级大数据、云平台和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上,建设以区为主、街为基础、全市统一的市、区、街三级智慧城管平台。涵盖综合管理、智慧执法、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市容5大板块31个子系统。系统通过感知、互联、分析、指挥、评价等环节,实现城市管理服务的全面融合,实现城市管理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城市管理设施的智能监管,实现城市管理队伍的协同联动,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处置,更好地为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服务。整个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2016年-2017年第一期推进10个子系统建设。一期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向便民、高效、安全、开放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智慧城管“耳聪目明” 一网打尽管理难题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将细到什么程度?以环卫作业为例,具体道路清洗将精细到“米”。市城管委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市正在分门别类地重新梳理城市管理标准,以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

  近年来,我市一直在针对管理方式、作业方式、执法方式等各个部位制定城市管理的标准,特别是关系城市面容的环卫作业。

  比如洗路,过去是用水冲洗。现在要前后走五道工序:洗刷刮抹拖,即冲洗所有路面,对重污染路面加各类去污剂进行洗刷,对人行道、城市家具上残留的口香糖、三乱等进行刮除,对道路名牌、城市家具等用抹布擦洗,对花坛边角、人行道、广场大理石等用拖布拖洗。

  “严苛的标准,收获市民的满意”,市城管委负责人称,精细化作业有助于弥补管理中的盲区,提高环卫工责任心,调动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

  据介绍,我市目前正在推进“一路一策”精细管理。完善空气质量指数与环卫作业联动工作机制,根据每天PM10指数,及时调整道路洒水压尘作业频次。推行道路清洗“1米作业法”,即道路清洗范围以距边缘石1米为限,1米区域内用吸扫车实施吸扫,避免二次污染。同时突出工地周边、建筑弃土运输沿线、空气质量监测点周边、进出城道路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加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清洗保洁力度,促进全市环境卫生整体提升。着力提升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环卫机械化作业率100%。

  一路一策 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

  2011年,我市全面部署城市综合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城管革命”。面对一直存在的城市管理难题,我市果断地把着力点放在搭建“大城管”格局上。

  5年时间,“大城管”格局快速而坚实地搭建起来,全市深入推进“城管革命”,实现了城市环境面貌的根本性变化。

  5年过去,武汉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百姓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武汉城市管理水平达到全省最优、国内一流。

  迎接市第13次党代会

  本版撰文: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叶志卫

  责编:王玉涛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