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景”彰显都市旅游新境界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5
旅游升级篇
“推窗见景”彰显都市旅游新境界
东湖夕照 李长安 摄
“几乎每天傍晚,我都要和家人来这里散步,呼吸清新空气,看看江边的风景,武汉城市环境比几年前好多了,夜晚的江城也格外美!”在江滩公园的大门口,54岁的孙先生感慨地说。孙先生原本是江苏人,因工作原因来到武汉,看到武汉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于是决定留在武汉。
近几年来,武汉市民也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城市逐渐“由灰转绿”,城区公园、景点越来越多,道路两边绿树越来越茂盛,两江四岸的灯光越来越亮,市民生活真正实现“推窗见景”。
这一切改变源自武汉市坚定秉持“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发展理念。5年来,武汉旅游业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国知名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用全域视角谋划城市旅游。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预计接待游客总人数达2.2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17亿元。武汉已发展成为最受关注的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从“三菜一汤”到处处是景
都市旅游新格局让游人慢下来
“武汉将新添一个文化体育旅游的好去处”,8月5日,武汉赛车运动文化旅游小镇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在武汉举行。武汉市黄陂区政府与铭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投资协议书,项目正式落户黄陂。
据悉,该项目位于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占地3000亩,总投资额85亿元。项目主要包括国际标准二级赛车场、美式纳斯卡赛道、赛车主题乐园、体验式豪车展示销售中心、赛车主题酒店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规模130亿元,年税收达9亿元,解决社会就业岗位达4500个。
业内专家认为,赛车小镇项目除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改善黄陂旅游淡季休闲产品比较单一的现状,大大提升武汉旅游休闲氛围,提高旅游接待规模和水平。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武汉就一直在丰富旅游产品,经过十年的努力,都市旅游大格局已初步构建。”市旅游局局长张侠介绍,目前我市启动了以江汉朝宗景区为核心的两江四岸景观与旅游功能提升工程,两江四岸景观亮化、沿岸环境整治以及大型实景演出等项目顺利推进;园博会、汉秀剧场、华侨城欢乐谷、极地海洋世界、武汉新科技馆重大旅游项目相继开业,国博中心、WTA 国际网球馆等一批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城市大型综合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以楚河汉街、户部巷风情一条街、汉口新天地、武昌昙华林等为代表的旅游特色街区逐步兴起;以樱花、梅花、荷花、桂花和杜鹃花等五大品种为主体的“赏花游”旅游产品日趋成熟,长江游船和东湖游船实现常态化经营,水上游产品深受游客欢迎;以黄陂区乡村休闲游为代表的农业生态观光游系列产品不断涌现。以观光、文化、娱乐、商贸、购物、节事等为主题的城市旅游系列产品开发,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旅游内涵,实现了由旅游过境城市向“都市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转变。
据悉,今年我市编制了《武汉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一心一轴、四区一带”的旅游发展格局。木兰三台寺旅游区、房车母港和集散中心、姚家山红色旅游区、汉南欧洲小镇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12.7%。
“标准化”和“智慧旅游”双建设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保“畅游无忧”
“十一”黄金周,乘坐高铁到武汉的成都游客沈民一家在武汉站下车后,就在杨春湖游客集散中心完成了此次武汉之行的所有安排。“租车、订房、景区门票预订,甚至导游服务,5天的行程,半小时就制定好”,沈先生感叹,相比以前,这次武汉之旅的行程丰富,预定便捷。
广州游客张文杰和沈先生对武汉旅游有同样的感受。“今年3月,我和朋友来武汉赏花,自驾到黄陂旅游时,沿路的标识标牌,让我们觉得旅行线路很清晰,有时候连导航都不用。”张文杰说,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黄陂旅游环线路边的厕所,那些厕所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都非常的美观、干净。
近年来,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旅游公共服务不断健全。据介绍,我市在天河机场、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市民之家分别建成市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5 个,在客流聚集的旅游景区、商业街区设立了区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14 家;在武汉火车站和黄鹤楼景区建成市级旅游集散中心 2 个,黄陂区建设区级集散中心 1 个。
另外,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汽车露营地 13 家,首批评定等级的有 6 家,其中四星级以上 3 家;5 年内全市共投入财政建设资金 2100 余万元,建成旅游公共导向标示牌 1000 余块,其中旅游行车导向牌 800 余块,行人指示牌 200 余块;新改、扩、建 66 座旅游星级厕所,共完成了全市 826 座公共厕所的旅游标准化改造。
在智慧旅游方面,我市已建立智慧旅游平台,上线运行了武汉智慧旅游移动客户端、团队出行服务系统;升级了武汉旅游政务网,开发建设了城市旅游导览平台,虚拟景区旅游平台;大武汉旅游年卡发行量超过 30万张,初步实现了一卡通;全市主要景区、高星级宾馆基本实现 WIFI覆盖,全市智慧旅游体验中心、监控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
市场监管“六步法”
依法治旅成全国典范
旅游景区门票提价需提前半年公布,不得强行向游客销售套票;旅行社带游客到商场购物若买到假货,游客可要求旅行社先行退赔……新版《武汉市旅游条例》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全市旅游市场管理提供了法理依据。
1997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就制定颁布了《武汉市旅游管理条例》。2006年,作为一次全面修订,废止《武汉市旅游管理条例》,出台《武汉市旅游条例》,但随着旅游市场较快发展,其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新《条例》在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资源开发保护、促进措施、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和权益保障、市场诚信建设七个方面作出了修订和完善。
据悉,新《条例》起草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前后收集整理了18个省市旅游法规文本,赴四川、广东、上海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各地在旅游立法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和行业代表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方面的意见。市人大法制室巡视员庞少华认为,新《条例》的出台,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原来的《条例》重视管理,从2006年开始,管理的色彩逐渐淡化,而现在的新《条例》则明示相关行政机关将以提供服务为主。
“行业监管、导游管理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武汉因此被国家旅游局誉为‘为全国出经验的地方’,国家旅游局主办的10个全国旅游工作现场会有3个在汉召开。”市旅游局介绍,近年来,我市规范旅行社质保金,建立了旅行社质保金动态监控机制和质保金账户异常情况报告机制,对全市旅行社质保金缴存情况开展了专项清查与规划。同时,我市推行武汉旅游统一保险平台,实施旅行社责任险、意外险两大险种合一,旅行社参保率达80%以上,有效地降低了旅行社经营风险,提高了游客救助效率。
另外,我市还巩固深化市场监管“六步法”,联合公安、工商、运管、质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00余次,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环境。
高铁线和国际航线“两线并举”
对外营销叫响大江大湖大武汉
每年春季,武汉新花城里樱花烂漫,美不胜收。3月,武汉迎来“超级大团”,来自香港和深圳的700名游客乘“樱花专列”到东湖樱花园赏花。在为期四天旅行中,这些赏花客还游览黄鹤楼、昙华林、蔡甸博茂油菜花园、武汉园博园等景点。
香港游客戴女士欣喜地说:“以前只听说武汉樱花美,这次实地欣赏,还真是发现樱花景色怎么拍都好看,这旅程没让我失望。”
据悉,“樱花专列”超级大团由湖北嘉程国际旅行社和武汉市杨春湖旅游集散中心共同组织,香港永安旅游有限公司策划。永安旅游有限公司线路高级主任黄宇筍介绍,“樱花专列”从去年年底开始策划,今年1月收客,仅一周时间便有数百名游客报名。这次是香港乘客首次乘“樱花专列”来汉赏花。
“考虑到香港游客的需求,我们特意将本次旅程的菜品安排得清淡,并尽量将时间安排得宽松,方便游客自由观光。”湖北嘉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齐海涛介绍,该旅行社还免费为游客准备了300张地铁票,并安排8位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接待。同时,中国铁路局、市旅游局也对“樱花专列”旅行团给予极大的支持,开辟了多个绿色通道,给游客提供贴心照顾。
今年以来,市旅游局还集中组织了“鄂豫相约”万人团,日本300人包机团、100辆外地房车团、美国画家采风写生团等一批“超级旅游大团”,提升了武汉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了解,为推广武汉旅游形象,我市围绕“大江大湖大武汉”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推出了 1 部主题旅游宣传片、3 首城市旅游歌曲、12 类 25 种旅游宣传资料,基本建立了一整套旅游营销体系。依托高铁线和 37 条国际直航航线,坚持“两线并举” ,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 ,赴国内外 100 余个城市、地区举办了 200 批次的旅游专题推介会,接待了 400 余批次旅行商来汉考察。
近五年,武汉相继开通了巴黎、旧金山、莫斯科、黄金海岸、罗马 5 条洲际直达航线,借此开辟国际旅游新渠道,先后在法国巴黎、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新加坡三地设立了武汉旅游海外推广中心,并通过环法自驾开展武汉主题旅游推介活动,迈出了宣传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数读
2197.41 亿元
“十二五”期间,武汉市旅游接待游客数量从 0.89 亿人次增加至2.07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从 753.73 亿元增加至 2197.41 亿元,两项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 15%。
2016年我市预计接待游客总人数达2.2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17亿元。
据《旅游业分类》、《旅游经济核算》标准测算,武汉旅游对全市GDP的直接贡献率为5.2%,综合贡献率达10.8%,旅游业已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撑。
150万人
近年来,我市培育旅游企业4000余家,食、住、行、游、购、娱基本形成体系,旅游直接解决就业人数3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50万人。
5A景区3家
5A 级旅游景区总数 3 家,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4A 级旅游景区 20 家,全球排名前十的酒店集团已有 9家进驻武汉,全市五星级酒店数量已达 14 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 16 家,数量居同类城市前列。
全国 50强旅行社5家
旅行社数量 350 家,其中具备出境组团资格的旅行社 45 家,A 级旅行社数量 70 家,5 家旅行社入围全国 50强, 数量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旅游标准与城市“共振”
亮 点
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武汉想要成就大城之美,标准与细节不容忽略。
近年来,武汉市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坚持“顶层构架、条块结合、城区联动、示范引领”的总体思路,编制完成了 3 项省级地方标准,14 项市级地方标准,组织推广了 8 项地方特色标准,涌现出大中华酒楼、欢乐谷等一大批示范企业。2014 年,我市以终期评分全国第一、创建效应全国最优的成绩,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称号。2015 年, 国家旅游局批准在汉设立全国旅游标准化推广基地,同时, 《武汉研学旅游标准》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
参与武汉标准化制定的专家介绍,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大多是一些特色鲜明的中等旅游城市,仅青岛一个副省级城市,二批仅武汉和成都两个副省级城市。武汉的纳入,或可见国家期待从“武汉模式”探索特大型城市旅游标准化路径的用心。
放眼望去,国际上的大都市由工业化城市转型三产,旅游开路,是常见模式;开路之后,受益的绝不仅仅是旅游。武汉的机场、火车站、码头导向标识全是经过旅游标准化的“洗礼”,整个城市功能与旅游一道发生“共振”。
市旅游局负责人认为,标准化意义不仅仅是改变了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旅游即景区、景区即旅游”的传统旅游观念,更推动“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这一旅游观念,通过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到标准化体系中,为整个城市管理全方位标准化打下基础,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支持。
小朋友在金银湖绿道上拽着风筝奔跑 记者李永刚 摄
迎接市第13次党代会
本版撰文:记者王东方
责编:王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