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七大重点功能区 为建国家中心城市提供空间载体
武汉为南岸嘴“留白” 卢清国 摄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各区功能各异。新城区及开发区是工业倍增主战场,中心城区则转向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提出,我市将打造七大重点功能区,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空间载体。这些重点功能区包括武汉中央商务区、汉正街中央服务区、二七沿江商务区、四新会展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青山滨江商务区、杨春湖商务区等。
二七沿江商务区:代言长江中游商务高度
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二七核心区规划范围北至建设渠路,南至头道街,东至沿江大道,西至解放大道,总用地面积83.6公顷,可开发用地约53公顷。二七片将摇身一变成为商务核心区,曾经的红色文化区域,未来很可能成为汉口新中心。
二七片的发展定位为:聚集国际企业总部、地区企业总部,提供国际化高端商业及文化休闲功能,打造一个功能混合、公交导向、适宜步行、低碳可持续的国际总部商务区,加快成为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节点,代言长江中游面向国际的商务高度。
同时,一脉绿色生态的立体“Y”轴,将最大限度创立与现有公交站和沿江公园的连接。该框架与地块内的主要道路交叉,方便了行人进出场地和标志性塔楼。
结合“Y”形绿轴设置的立体步行树桥,将轨道站点、规划场地和江滩公园整体联系起来,将形成一条横贯南北的商业长廊。
武昌滨江商务区:打造“W”形天际线
武昌滨江商务区,沿江总长度接近5公里。区域内规划有4条轨道线和1条过江隧道穿越,交通便利。
滨江商务区功能定位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高端商务为主导,产业集群为支撑,人文生态为基底,将成为代表武汉总部经济聚集最高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总部商务区。
商务核心区450米的新地标塔楼,将与绿地636塔楼遥相呼应,形成两个波峰点,并与24栋100米以上超高层和9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共同构筑滨江“W”形天际线,铸造国际都市新形象。
保留现状武九铁路,对老工业厂房、铁轨、小肌理街区等进行适度保留和功能重塑,改造成独特休闲商业景观带,串联长江之眼、工业博物馆、城市村落、工业遗产、文化创意工坊,打造绚烂多姿的文化新地标,彰显区域历史文化底蕴。
杨园未来将作为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的三大支撑之一,将打造成“世界工程设计之都”。
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引领滨江地区复兴
目前,《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实施性规划》已经武汉市规委会审议原则通过,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汉正老街改造规划、交通市政专项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等多项系统规划。
汉正街地区规划定位为中央服务区,将以历史、自然、生态、现代等多元文化为底蕴,延续商根和文脉,展现现代都市风貌,引领滨水地区复兴。过去汉正街交通不便的现状将得到根本扭转,汉正街隧道方案修规已批,轨道13号线已纳入武汉市轨道线网规划。地下空间也将得到充分利用,地下将修建商业、停车、市政设施和人防设施。
目前汉正街地区启动区片已陆续开展招商工作,其中恒隆片已出让并正在建设中;银丰片于2014年挂牌成交;沿江一号二期地块于今年挂牌成交;汉正街东片于上月发布挂牌公告。其余启动片区也正在编制实施规划论证,并已开展招商工作。
杨春湖商务区:全面发力“高铁经济”
与武汉其他众多商务区不同的是,杨春湖商务区的“引擎”是武汉火车站及其背后的全国高铁交通网。
杨春湖商务区将全面发力“高铁经济”,突出楼宇经济、会展旅游等业态,设置区域性客运枢纽和旅游服务区,将为高铁人流和商务人士提供一个功能复合、空间立体的24小时“不夜城”商务区。
在杨春湖商务区逛街将更有乐趣。这里将构建立体复合的步行交通网络,以一条贯通南北的立体步行通道,串联起地面步行广场、二层空中连廊和休息平台形成地下、地面、多层平台的立体游览空间,市民和游客可以随意“切换”逛街模式,享受慢生活。
垃圾转运车引起的臭气扰民将退出日常生活。杨春湖区域计划采用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统,通过预先铺设好的管道,利用负压技术将生活垃圾抽送至中央垃圾收集站,再由压缩车运送至垃圾处理场。这种收集系统将提升垃圾处理水平,做到变废为宝、无害处理。
根据规划,杨春湖区域内新建的迎鹤湖公园面积近600亩,比中山公园大100多亩,这里将为青山市民提供一处绿肺。 青山滨江商务区:循环经济企业总部
传统印象中,青山是工业区。而今随着武汉的转型升级,青山滨江商务区也划入重点功能区内。
青山滨江商务区西片北抵长江、南至南干渠路、西至建设一路、三弓路,东至建设三路、和平公园,用地面积为2.19平方公里;东片范围为北抵长江、南至和平大道,西至建设五路,东至建设八路,用地面积为1.47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以“立体城、滨江总部群、廊桥天街、红坊文化创意中心”核心项目为支撑,导入“循环经济企业总部、产品研发及展示、教育培训、精品商业、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接待”等功能,将形成国家循环经济创新服务中心和当代工业文化展示平台,引领青山区城市功能发展转型。
传统记忆并不会丢失。依托武汉市保留最完善的近代工业时期民居建筑群,该区域将维系红砖墙、坡屋顶、精构造的建筑特色,传承青山区特色历史印记,培育艺术氛围和文化活力,构建“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特色风貌片区。
按照海绵城市设计要求,通过对武九铁路的功能化改造,青山江滩、和平公园、青山公园,将构建一幅展示青山生态特色的优美画卷;同时在片区内部绿树成荫的绿道网络,注入休闲酒吧、市民健身、生活服务等功能,为市民营造出一个24小时活力场所。
最严生态控制线
我市生态保护在制度化、法治化的道路上持续稳步推进,走在全国前列。
2013年,武汉市制定了《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圈定市域1814平方公里为生态保护范围,其中1566平方公里为生态底线区,在武汉市的版图上划出了一道不可触及的“红线”。
今年10月,《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武汉将用“最严监督”保护基本生态控制线,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责任人不论是否调离、提拔或退休,都将终身追责。
“每一个生态区将赋予新的功能。”市国土规划局负责人介绍,2—3年内,我市将继续推进郊野公园等实施性规划编制,探索“以建促保”的主动实施机制,将生态公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捆绑结合,建设生态绿楔。
新建一批城市新坐标
过去5年,我市打造了楚河汉街、武汉天地等一批城市新坐标,塑造出现代大城风貌,中心城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三旧”改造为契机,先后启动汉正街中央服务区、二七沿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四新会展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完善了城市产业功能,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通过“三旧”改造,促进了园博园、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沙湖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新建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市民之家、国际博览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完善了社区级文教卫体等民生保障设施,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通过“三旧”改造,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城中村和棚户区环境,打造了一批城市功能区和居住区,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编制《山体保护规划》
5年来,我市制定《武汉市山体保护规划编制规程》,建立全市统一的山体保护规划文本、山体保护规划图及山体名录,并将山体保护规划纳入全市规划管理“一张图”;推动各区编制分区《山体保护规划》,确保山体保护界限清晰、山体功能定位明确、山体控制区域划分合理。
近年来,我市开展武汉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治理了一批历史遗留的矿山迹地,消除了一批地质灾害隐患,整理出一批绿化用地和建设用地,特别是为全市破损山体修复,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得益于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山体修复工程,我市新增建设用地和林地近万亩,城市生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推出“立等可取”审批服务
上市公司湖南华天集团和农行湖南分行两家单位徐子砚等3位同志从湖南长沙来我市市民之家窗口办理33本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手续。他们预计至少需要5天时间,但当天下午只等待了两个多小时就拿到了33本土地他项权证,不停地称赞市国土规划局窗口优质高效的服务。
据了解,市国土规划局权力清单上的31大类事项全部纳入市民之家政务窗口办理,各审批事项的办件环节减少1/2,由原来的4-5个压缩至2-3个,推进“立等可取”和“一天出件”等限时审批服务,该局连续3年在我市政务综合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
国土规划政务窗口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陈慧丽这样的先进典型,在全国国土系统和我市引起强烈反响,她也被老百姓亲切称为“纸条姐”。近两年,“陈慧丽精神”在全市国土规划行业推开,创建了一批“学习陈慧丽先锋示范岗”和“学习陈慧丽标兵工作团队”,受到了广大建设单位、办事群众的好评。
亮点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提升
快速路、轨道交通两网形成
如何吸取东京、巴黎、北京、上海等国际大城市经验,避免武汉交通走向拥堵—治理—拥堵—治理的怪圈,市国土规划局于2011年初组织开展了《武汉市新时期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及近期建设规划》工作。该规划有效指导了“十二五”期间武汉市交通发展和建设,规划所提出的综合枢纽、城市环线及放射路、过江通道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均已按照规划形成。目前在综合枢纽方面,天河机场年均客流已近1900万人次,成为中部地区客流最大、国际航线最多的综合性枢纽机场;武汉、汉口、武昌三大火车站助力武汉成为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长江航运年货运吞吐量超过1亿吨,成为长江内河第一大港;境内国家高速公路干网全部建成通车,实现1小时覆盖“1+8”城市圈。
在城市交通方面,畅通一环线、贯通二环线、升级三环线,全面启动建设四环线,同时加快完善对外放射线通道建设,目前在主城区已形成“三环八射”快速路网络,显著提高了中心区对外高效联系;在过江通道方面,建成二七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启动建设杨泗港长江大桥、三阳路过江通道,主城范围过江通道已建成7座,过江交通通行环境改善明显。
遵循武汉2049远景发展目标,市国土规划局又于2014年启动组织开展了《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旨在实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三规同步,交通先行”的工作目标,强化交通引领城市空间格局和拓展的功能和作用。
该规划将有效引领武汉市今后10-20年的交通发展和建设,提出的打造“5个1小时交通圈”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多模式交通,将拉开武汉市大都市区交通骨架,为拓展和整合武汉经济腹地,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5年间,武汉的轨道交通也逐渐成网,依据先后编制完成的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目前,武汉市已开通运营4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126公里,实现了连通三镇、相扣成环的基本网络骨架,全网日均客流量达到205万人次/日,客流总量和客流强度排名全国前列。轨道交通已分担中心城区约三分之一的过江客流,45%的乘客日出行时间节约20分钟以上,客流效益显著。从2016年开始,我市将实现“每年建成2条线路”的目标,至2021年前三期建设线路基本完工后,将形成10条线路、总长405公里,“主城联网、新城通线”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
围绕市委、市政府“路网年、绿道年、停车年”建设要求,切实提高交通环境和品质,市国土规划局不断加强规划保障和落实。5年来,配合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新改建微循环支路300余条、约250公里;不断拓展慢行交通网络,规划慢行和绿道总长度达8163公里;强化停车设施建设,持续提高配建标准,基本实现新建住宅小区“一户一车位”目标,大力开展公共停车场建设,2014年起计划三年时间启动建设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目前省妇幼、省发改委、武昌区政府等一批公共停车场已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空间载体,我市打造七大重点功能区:武汉中央商务区、汉正街中央服务区、二七沿江商务区、四新会展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青山滨江商务区、杨春湖商务区。
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职责之一,是综合交通中心。5年来,按照“30分钟畅通工程”发展目标,我市进一步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进入集中建设时期。5年来,武汉的交通构想基本实现,交通环境日益改善,交通运行平稳可控,市民出行日益便捷。
迎接市第13次党代会
本版撰文:记者王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