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向极限人生致敬!

2018-01-29 14:50 来源: 新华网
调整字体

   原标题:记者手记:向极限人生致敬!

  见到朱彦夫,这位失去四肢与左眼的伤残军人,记者心中涌起一股为不屈生命喝彩、向极限人生致敬的冲动,而了解朱彦夫奋斗不止的感人事迹后,记者更是深深地感动于其严于律己、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本色。

  抗美援朝战场上,朱彦夫因伤昏迷,大大小小手术47次,四肢被截掉,属于一级伤残,但他拒绝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1958年开始担任山东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1982年因身体原因卸任,担任村支书25年。

  即使四肢健全,现实中村支书也不是一份轻松的差事,何况是一级伤残的朱彦夫,但朱彦夫硬是靠“咱是党员,咱不带头谁带头的”信念与“干就干好”的实干,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张家泉村第一个办夜校,第一个架电,第一个整大寨田,第一个打井取水……张家泉村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老朱了不起!”说起老支书朱彦夫带领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旧事,村民仍会竖起大拇指,语气中满是自豪。

  朱彦夫1956年从荣军院回乡后,仍经常需要外出看病,有关部门曾安排专车方便其就医。对此,朱彦夫表示感谢,但坚持“作为党员不能搞特殊化”,一直不愿接受。

  据朱彦夫的儿子朱向峰介绍,有一次骑自行车带父亲去20里外的医院看病,当时还是沙土路,父亲在一个下坡处从车上跌下,摔得血肉模糊。儿女都埋怨朱彦夫为什么不要个车?朱彦夫总说:“光要车,县里还能正常工作吗?”

  采访愈深入,朱彦夫严于律己、心系群众的形象愈清晰。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之际,朱彦夫“任何时候不搞特殊、不忘群众”的优良作风永不过时,值得学习,尤其是与广大群众面对面的基层干部,更要以朱彦夫所言所行为镜,找差距、查不足,见贤思齐,努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家里有个特等残废,不能再有特殊公民。”朱彦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朱彦夫的6个子女像其他人一样到田里干活,间苗、拾棉花、摘黄烟叶。但刨花生时,朱彦夫却坚决不允许子女去。“他怕俺们吃了生产队的花生,造成损失。”女儿朱向欣说

  朱彦夫1949年入党,“为人民服务”是他的口号,也是他的行动。他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一心为民,不谋私利。当了25年村支书,朱彦夫不仅没从村里报销一分钱,还时常拿出自己的抚恤金接济群众,村里困难户大多接受过他的帮助。早年间,朱彦夫常常被各种单位邀请去做事迹报告,他不要纪念品,而是趁机为村里争取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帮助村庄发展。

  更让人钦佩的是,尽管朱彦夫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他对群众的感情、对群众路线的理解却很独到,他曾说:“自己既然是负责人,那就等于我和群众角度不同,这就需要同情群众、理解群众,群众的疾苦也是自己的疾苦,群众的困难也是我的困难。群众出了问题,不解决、不同情、不理会,这实际上也是自己的一种耻辱、自己的丑陋、自己的过失。”

  这番话,振聋发聩!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痼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紧关口,可以说,朱彦夫是一本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鲜活教材,他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促人深省,使人奋进。(新华网济南4月1日电 记者吴书光、何雨欣)

责编:李智恒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