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祥:说当官难的人是想“公私兼顾”
特派记者欧阳春艳 发自山东潍坊
——2009年12月31日习近平会见王伯祥先进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时的讲话
王伯祥(中)常回寿光,到老乡家中了解民情 资料图
新时期
县委书记的榜样
王伯祥出生于1943年2月,山东寿光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创造性地领导了寿光的蔬菜生产、寿北开发及工业项目的升级改造,创建了全国闻名的蔬菜批发市场,为寿光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离任多年后仍被当地干部群众念念不忘。
25年的时间,足以让许多人与事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去,但73岁的原山东省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今天仍然被当地老百姓深深铭记。1986年5月至1991年10月,他带领干部群众,把曾经大白菜“成灾”的寿光变成“中国蔬菜之都”,让一穷二白的寿光人纷纷变成万元户。
“看着杨树排成行,想起当年王伯祥”,这是寿光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今天,只要听说“伯祥书记”来了,认识的、不认识的村民们都想和他握个手、递根烟,寿光街头上还有很多以“伯祥”命名的小卖部、小餐馆。
4月12日,长江日报记者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寻访已经退休多年的王伯祥。当天早晨8时30分,这位清瘦的老者穿着朴素的夹克衫、旅游鞋,独自一人步行到达采访地点。得知记者来意,王伯祥的开场白朴实而有力:“其实当好县委书记一点都不难,诀窍就是一心为公、撇开私事。现在很多人说当官难,就是想公私兼顾嘛,那确实不好办!”
“共产党的官是百姓的官,百姓的官就得时刻想着老百姓”
“要说我与寿光蔬菜的事,得从1983年的一车白菜说起。”王伯祥面对长江日报记者,回忆起往事。那是1983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时任县委副书记的王伯祥走出县委大门时,看到路边一位大爷守着一车白菜,在寒风中瑟缩着蹲在墙角。他心里一酸,掏出20元钱塞给老人说:“这车菜我买了,你赶紧回家吧。”结果这一车白菜,让王伯祥全家吃了一个冬天。
原来,寿光南部地肥水沃,种菜历史源远流长,所以当地农民都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菜上。上世纪80年代初,大家一窝蜂种植白菜,造成了白菜“成灾”的局面。“白菜悲剧”让王伯祥痛定思痛,他于1986年担任县委书记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寿光的蔬菜生产与流通问题。
“共产党的官是百姓的官,百姓的官就得时刻想着老百姓。当干部的想办法把群众的菜卖出去,是寿光当前最大的政治。”说到这里,王伯祥翻开随身带的《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王伯祥》一书,指着其中的一张老照片给长江日报记者看,“白菜都是这样成片烂在地里啊,让人心疼着急”。
当时,为了对寿光原有的小型蔬菜交易市场进行扩容,王伯祥几乎想尽了所有办法:为增加市场客流量,当时全县集中完成了“十纵十横”道路建设,保证村村连市场,晴雨都通车;他费尽周折,把全县第一部程控电话安装在菜市场,为运销商配上了“顺风耳”;他大力发展运销专业户、联合体,把全国大中城市几千个从事蔬菜交易的单位引到寿光蔬菜基地,建立了稳固的蔬菜产销关系。到1991年,寿光原有的蔬菜批发市场从20亩扩大到650亩,交易额增加到240亿元。
蔬菜市场这个“桥头堡”抓好了,王伯祥又把目光投向更高远的目标。1988年春节前,他听说辽宁大连瓦房店农民韩永山冬天在大棚里不生炉子,种出了黄瓜,便积极支持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三闯关东,把“大棚技术连姐夫都不教”的韩永山请到寿光,请他传授技术。
为砍掉原来的菜地改种大棚,王伯祥首先动员三元朱村的17名党员带头。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当时做这个决定冒了很大风险,他最后拍胸脯承诺:“大胆试,天塌了,我顶着。”1989年8月,三元朱村建起了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当年春节前,大棚黄瓜就喜获丰收,每个大棚纯收入2万多元,三元朱村一下子冒出了17个万元户。从此,蔬菜大棚在寿光的5000多个村庄建立起来,户均年种菜收入增加2万多元,全县大棚菜年收入1.2亿元,寿光蔬菜名扬四海。
“现在,寿光成了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这里没有卖不出的菜,也没有买不到的菜。”王伯祥自豪地笑了起来,“可能你们远在武汉也听说过这里吧”。
“干大事就得吃大苦,急难险重的活儿,一把手必须靠上去”
寿光北临渤海,南抵青州,东衔寒亭,西接广饶。一条弥河穿县而过,将寿光分为南北两块。然而寿南寿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上世纪80年代,寿南气候湿润,土地肥沃,被誉为“昌潍粮仓”;占全县面积近56%的寿北却草树不生,120万亩盐碱地上的20万人生活无比艰辛。
寿北的现实,让王伯祥坐立不安。“不彻底改变盐碱滩的面貌,大棚菜种得再好,寿光也只能是富一半穷一半!”王伯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自己就是寿北人,所以最能体会当地人生活的艰难。”
当时,王伯祥和所有参加寿北建设的农民工一样,住在工地的窝棚里。有一天,时任农业部部长的林乎加和山东省副省长朱奇民到寿光视察,在县城没有找到县委书记,他们就来到寿北建设的工地上。浑身是泥的王伯祥从窝棚里钻出来,老部长错把王伯祥当成了农民工,问他:“你们的‘伯祥书记’在这里吗?”王伯祥答道:“我就是。”后来,林乎加非常感慨地对朱奇民说:“一个县有这样的书记,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
“最苦的时候就是寿北大开发那45天,他基本不回家,只有一次开完会回来拿点东西,我看他瘦了很多,嗓子沙哑,咳嗽起来还带血,就催促他赶紧去看医生,可他说‘没事,没事’,转身就走了。”提起王伯祥,妻子侯爱英既心疼又无奈。
如今,寿北千年洪荒的盐碱地变成了“聚宝盆”,已拥有120万亩效益可观的棉田、盐田、虾池。
2009年5月,王伯祥重访寿北,村支书郭孔让向他汇报当前的成绩:现在村民不分老少每年分6000元至8000元,全村有轿车400多辆、别墅583幢……
“干大事就得吃大苦,急难险重的活儿,一把手必须靠上去!”向长江日报记者回忆起那段玩命工作的岁月时,王伯祥显得云淡风轻。
“一个干部要想做大事,就得有号召力,有号召力就得自身干净”
在潍坊采访途中,长江日报记者听到当地人谈到寿光时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富”。王伯祥也坦言:“寿光现在确实富裕,不仅是在农业领域,在办企业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当年寿光人开始靠农业致富,钱多得用不完,存在银行里,我就鼓励他们拿钱出来办企业。现在寿光有晨鸣纸业等好几家上市企业,就是我在任时开始起步发展的。”
与日益富裕的寿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王伯祥自己的清贫生活。
在寿光担任县委书记五年半,他对车的要求是“不误事”,只要误不了公务,坐什么样的车都行。他先后坐过双排客货两用车、北京帆布篷吉普车、北京213吉普车、上海牌轿车、伏尔加轿车,且多属“继承”而非新购。王伯祥也用自己的行动“强制”着周围的人。“底下的”同志不能不琢磨:县委书记才坐辆老伏尔加,咱哪敢“越上”?许多乡镇和部门的同志为了实用,干脆就坐“半截头”(皮卡车),又载人,又拉货,一车两用。
面对长江日报记者的“好奇”,王伯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是不想坐好车,是担心‘开风气之先’。‘风气’一开,传统尽失。”
1991年10月,王伯祥升任潍坊市副市长,家也要搬到潍坊市去。搬家这天,道口镇政府派来一辆130客货两用车,一车就装完了王伯祥全家的家当:前棚坐着妻子和3个孩子,车厢拉着水桶、锅灶、风箱,几百斤玉米、千余斤小麦,一套旧式桌椅和零碎家具。送行的人群中,终于有人控制不住:“伯祥书记,咱寿光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当也比你多呀!”王伯祥一笑:“这不很好嘛!”握手送别的刹那,许多送行者突然泪水奔涌,呜呜地哭出了声。
过惯了苦日子的王伯祥对这些其实并不在意。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这一生最大的愧疚还是妻子侯爱英:“本来她是符合转正条件的民办教师,因为我的原因她一拖再拖没有去办;我每年也就春节休息两天,家里3个孩子全靠她拉扯大;后来她去花圃打工,又落下了过敏的毛病……”
王伯祥坦承,“她有时候也会埋怨我几句,但看到寿光人越来越富,她慢慢也理解我干的事情了”,“一个干部要想做大事,就得有号召力,有号召力就得自身干净!”
责编:王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