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碧华:把岗位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特派记者郑汝可 发自上海
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2015年1月6日习近平对邹碧华先进事迹作出批示
新时期
公正为民好法官
(1967-2014),生前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他投身司法事业26年,尽心尽职,爱岗敬业。作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展现了法院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品格和无私无畏的亮剑精神。2014年12月,他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终年47岁。
2013年9月29日,时任上海高院副院长的邹碧华走访一起案件当事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供图
“你使许多事情发芽,而自己被冬天拂去如落叶。”2014年12月10日,年仅47岁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工作期间突发心脏病,带着对司法事业的热忱离开人世。当晚,一位年轻的广东法官为他写下诗句,遥寄追思。
从法官、检察官到律师、学者,从亲友、同事到素不相识的普通市民,数万人留言哀悼、多篇追忆文章见诸媒体,形成近年来司法界少见的“邹碧华现象”。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奔赴上海,走访邹碧华生前工作过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采访邹碧华生前同事、邹碧华事迹宣讲团成员、《邹碧华传》作者等人,力求还原一个优秀共产党员邹碧华形象。
牢记母亲叮嘱: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
这些天来,《邹碧华传》作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制宣传处新闻科副科长严剑漪忙碌着协助邹碧华为原型的电影相关工作。今年3月,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推出话剧《邹碧华》,在上海演出31场,场场爆满。
“邹碧华对事业的执着,至今影响着我。”4月12日,严剑漪回忆起邹碧华离世的那天:上午,他参加上海司法体制改革座谈会,匆匆吃过午饭,下午,乘车前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徐汇区法院,一场司改座谈会正在等着他……
2014年7月12日,上海公布了最新一轮的司法改革试点的“简要方案”。在此之前,上海高院成立了高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并增设司法改革专项试点工作办公室,邹碧华任司改办主任兼试点办公室主任。
司改是块“硬骨头”,全国法律界的眼睛都在盯着上海。严剑漪说,这期间,上海高院司改办的同事们都是异常忙碌,加班加点。以邹碧华参与主持起草的《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例,先后召开了15次座谈会,历经34稿。
“那段时间,他早上跟我们一同上班,晚上还要回复每个人的邮件,我常看到邮件的发送时间在深夜,有时候晚上11点还会打电话询问细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曹红星回忆说。
“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法律素养,赢得所有人的敬意。”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在一篇追思文章中说,“即使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一名追求卓越、敢于担当的法官,仍然是受到众人尊重的”。
2006年,邹碧华入选“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时,他演讲的题目是《做有良知的法官》,他说,自己第一次把当上法官的消息告诉远在江西小山村的母亲时,母亲叮嘱他,“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
邹碧华1967年出生在江西奉新县一个小山村,父亲邹连德是县文化馆的一名版画家,母亲许贻菊在粮站工作。邹碧华17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系。“母亲的善良、开朗,父亲对事业的痴迷执着,都深深的影响了他。”严剑漪描述,1988年,邹碧华追随女友、北大同班同学唐海琳一起来到上海,进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庭,成为一名书记员。第一年实习时,邹碧华很快学会了上海话。工作几年后,邹碧华考回北大读研,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北大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2010年,为提高法官办案效率,邹碧华自学日语查找资料,写成《要件审判九步法》,在法律界曾引起轰动,被全国各地许多法院作为指导民商事审判的范本。
“邹碧华的信念是什么?”严剑漪在《邹碧华传》中描述,北大读研期间,屡有薪水丰厚、“发展更好”的其他工作机会找到邹碧华,他未曾犹豫或动摇,在一次讲课中,邹碧华说:“一个当事人的案件在你手里,能够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职业价值,这就是我们的成就感。我要把这个岗位上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是自我价值的提升,自我价值的超越。”
生命中最后一条微信:希望让律师执业环境越来越好
听说记者专程来沪采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制宣传处副处长、曾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与邹碧华共事多年的法官张枫很快安排时间与记者见面,他说:“邹院长影响了我的一生。”
邹碧华2008年6月25日正式上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这里,曾是他实现司改理想的“试验田”。
在长宁,邹碧华大力推行法院效率管理试点,信访问题成了第一个切入口。“他经常给我们讲一些企业管理创新方法,讲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张枫说,邹碧华将解决信访问题作为重塑法院形象的良机。
在邹碧华的主持下,长宁区法院自主开发了信访管理软件,通过这套软件,每一名相关人员都能查询信访案件的来龙去脉,随时跟踪。“每天输入的信访信件他都会看,然后签发处理。”张枫说,为推信息化,邹碧华自己买书学会了编程,技术人员解决不了的,他有时能先想出办法。
邹碧华还要求信访办相关人员,通过数据分析投诉问题源头,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邹碧华又带领大家模拟场景设计,针对不同的来访人接待方法设计出65个场景,原本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每年春节,他还会给上访户写新年贺卡,每份贺卡里的慰问信内容都不一样。2009年开始,长宁区法院信访投诉率连续4年以超过30%的比例递减。
4月10日,《“燃灯者”邹碧华》一书作者之一、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政文部主任郝洪向记者讲述,不少当事人把邹碧华当成知心朋友,在他追悼会上,有素不相识的市民专程赶来,只因为“邹院长曾递给我一张名片,让我有问题随时找他。”
2010年,邹碧华又推动长宁区法院出台《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明确指出“庭审中法官不得随意打断律师发言,法官不应当着当事人的面指责、批评律师,更不得向当事人发表贬损律师的言论等”,一时间在律师界引发震动。
“一个法院专门出台一个尊重律师的实施意见,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想象。”张枫说,法官和律师之间的关系很微妙,邹碧华却把手机号在律师界公开,许多律师关注他的微博、也加了他的微信好友。“‘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他的理想,邹碧华曾说,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处理好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日积月累,必将动摇法治的根基——信任,司法的公信力无从谈起。”
回到上海高院后,邹碧华又主持制定了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其中一项,即为推动上海法院建设全国首个律师服务平台建设。邹碧华的设想中,律师不仅可以申请网上立案、网上支付诉讼费,还可以根据自己代理不同案件的出庭时间,申请庭审排期等。
张枫叹息,邹碧华去世前一日,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试运行。当天中午11时45分,邹碧华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他生命中最后一条留言:“希望让律师执业环境越来越好。”
如今,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已更新到3.0版本,平台的功能已从当初的8项拓展到18项,移动端也在研发之中,平台的做法也即将在全国推广,邹碧华的设想在逐步实现。
曹红星说,当时,仅平台中的“网上支付诉讼费”这一项,就涉及财政、农行、第三方付费公司等部门,“有的领导可能会想,这不是我管的范畴,但邹碧华就是敢担当,改革就是要破坏陈规,义无反顾地去做。”
勉励青年法官:与其浑浑噩噩不如从小事中成长
“我带你去长宁区法院大楼看看。”采访中,张枫讲到,如今的长宁区法院大楼,处处都体现着邹碧华的“同理心”,以及他对现代法院的理念和认知。
4月12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长宁区法院,法院位于宋园路地铁站附近,立案大厅里,色彩柔和现代,分隔出一个个独立的房间;办公大楼中,会议、走道等公共空间不大,但每位法官、调解员设立独立的办公室。
“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张枫说,邹碧华常常强调法官的中心地位,以及当事人隐私权的重要。他说,法官要找到一把既解“法结”又解“心结”的钥匙。既要有对公正司法的执着追求,也要有尊重生命与人格、情法交融的人文情怀。
张枫还记得自己被邹碧华“骂”得最凶的一次。当时,邹碧华让他为新来的文员们安排一间工作室,张枫在二楼的大厅中心位置,找到了一个他认为最“便捷”的办公地点,邹碧华看后,立马发了火:“办公室没有窗户,两位年轻的同事要在里面工作一整天,你觉得合适?!”
“邹院长心中有我们。”走访过程中,长宁区法院的调解员、法官听说来意,纷纷主动为记者介绍——“邹院长来的第一个月就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他一有时间,就去旁听年轻法官开庭,和他们讨论庭审技巧”……
来长宁区法院半年后,邹碧华感觉到,不少年轻法官工作很被动。2009年初,他开始召开主题为“青年成才——职业生涯规划”的座谈会。第二次会上,当时已经工作15年的张枫第一个发言,他直言:“我们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一样,前途非常光明,道路是没有的。”
听完张枫的话,邹碧华讲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例子,讲起心理学上的“荷塘效应”——很多人累积了很长时间,却在最后收获前放弃了。他勉励青年法官们,“与其浑浑噩噩浪费时间,不如从你经手的每一件小事中得到成长。”
张枫始终记得邹碧华后来讲过的一段话:“当你处于黑暗之中,看见一支蜡烛点亮,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感觉到温暖,感觉到光明。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成为那根蜡烛?照亮别人的同时,照亮我们自己?”
严剑漪也说,《邹碧华传》出版后,不少读者给她来信,说邹碧华激励了他们。在她和张枫看来,“邹碧华精神”的实质,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不断超越,也就是“无我”。
邹碧华说过:“人的一生,都有一个需要坚守的价值。理想的完满人格,应当是破除自我,将自己融入到人民中,融入到祖国的法治中。无我,党的事业不朽,如是我心。”
责编:王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