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老照片 见证武汉百年书香
1890年:张之洞手不释卷
(长江日报 记者蒋太旭实习生蒋立立)1899年:学堂女生读书图1910年:武汉诞生中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1953年:初创时期的新中国大学生1980年代:唐长孺教授在家中书房1990年代:父子俩在盛夏竹床上乘凉共读
这是武汉市民陈勇精心收藏的一批老照片首次发表,呈现了从19世纪末一直到今天的武汉人读书形象。百年书香的一个个瞬间,是这座城市富有精气神的影像,观之令人回肠荡气。
陈勇是一位基层城管队员,是首批受聘的武汉市政府“布衣参事”,热爱读书,发表过论文及文章100多篇,数项建言献策为政府采纳。他戏言自己“无家财万贯,有家藏万卷”。
“千年书韵,百年书香”。9日,著名历史学家、《武汉通史》主编皮明庥先生用这八个字概括他对武汉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印象。他说,今日的书香武汉,是这座城市数千年文脉的延续。
1890年:张之洞手不释卷
这是陈勇收藏的最早的武汉读书照。
武汉的读书活动有深厚的底蕴。位于武汉新洲邾城东的孔子河畔,孑遗着一座千年古书院——问津书院。相传当年孔子使子路问津于此,书院因此得名。千百年来,这里文香不断,至今,每年高考前后仍有一批批学子来访,将自己的读书目标和愿望以红纸贴于四壁之上。
陈勇介绍,100多年前,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大兴教育,随之诞生大批新式学堂。张之洞在1904年亲自创作的《学堂歌》唱道:“湖北省,二百堂,武汉学生五千强。派出洋,学外邦,各省官费数不广。湖北省,采众长,四百余人东西洋。我同学,生此方,切莫辜负好时光。”
1899年:学堂女生读书图
这张照片拍摄于汉口新式学堂。110年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之风仍盛,武汉女子读书习字的图景,扑面而来一股新风。
陈勇说,武汉最早创办的新式女子学堂,是1874年美国传教士在武昌创办的希理达学堂,后移至武昌城小东门外,即今天的25中。在张之洞督鄂时期,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女子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到1909年女子学堂达16所之多,女子进学堂念书,在100多年前的武汉成为了一种时尚。
1910年:武汉诞生中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
阅览室一角,几位着长袍长辫大学生读书的镜头,也许有摆拍之嫌,却为我们留下了百多年前武汉大学生读书的历史镜头。也许这是最早记录武汉大学生读书场景的老照片。
这张摄于武昌文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阅览室的老照片告诉人们:中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就诞生于此。
1953年:初创时期的新中国大学生
今天的武汉是全国闻名的大学之城。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个又一个新大学在武汉诞生。1953年创办的华中工学院,成为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华中科技大学。图为创办初期的大学生在简陋的课桌椅上做作业。
1980年代:唐长孺教授在家中书房
1980年代武汉大学名师荟萃,图为当时明信片中的唐长孺教授。唐长孺是位大师级的学者,他领导成立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成为一支成果丰硕的学术团队,《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隋唐五代部分)为其所编。
1990年代:父子俩在盛夏竹床上乘凉共读
改革开放以后,武汉是全国最早提出“科教兴市”的城市之一。这张摄于汉口岳飞街的照片,展示了盛夏江城,街头竹床上父子俩同读一本书的情景。
本版图片除注明外均由陈勇提供
1936年:中学生戎装在新省图门前合影
1936年5月27日,汉口博学中学(今武汉四中)高一学生参加军训后在新落成的省图书馆前留影。
陈勇说,当时日本侵略者占据了东三省,正虎视眈眈整个中国。“读书报国”成为鞭策学子奋发向上的口号。一年之后,全面抗战爆发,不少铁血男儿投笔从戎走上了战场,去实现他们的报国之志。
引自《大武汉新影》
责编: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