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乡村振兴发展快车,移民回乡创业年入百万

2021-06-21 22:14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6月2日讯 虫鸣鸟叫,瓜果飘香,5月27日上午,在黄陂区六指街新博村,采摘园门前停放的车辆已排起长龙。不远处,32岁的村民陈健峰正在自家农家乐餐厅忙碌着,准备接待中午的食客。“今天预订的客人多,人手不够,老板来凑。”厨房里,陈健峰洗、切、炒、炖,样样娴熟,俨然一副大厨模样。

从回乡创业之初“每天只做两桌就够了”,到后来一手开起三家农家乐餐厅,陈健峰早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名人”。现如今,尽管一家人年收入已过百万,陈健峰仍保持着谦虚勤劳的好品格,凡事尽量亲力亲为,“赶上乡村振兴发展的好时机,咱们也不忘奋斗,天时地利加勤奋努力,才能有个好收成。”

陈健峰与妻子合影,背后的“家乡文化墙”为农家乐增添一丝乡土气息。 长江日报记者乔驰 摄

陈健峰出生在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16岁便随父母前往深圳打工。工人、保安、业务员、健身教练……在深圳闯荡的六年里,他起码做过二十多种职业,“见识涨了不少,钱却没有赚到”。

2010年7月,为支持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河口村整体移民搬迁至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甘棠三村新湾移民点,取名新博村,陈健峰一家也在其中。外出打工一年后,陈健峰决定回武汉发展,“不可能在外地打一辈子工,总要找准方向干一番事业,武汉是省会城市,机会肯定也多”。

从“深漂”变为“汉漂”,陈健峰干过工地、摆过地摊、卖过卤菜,日子虽辛苦,但他不甘平庸,一直在寻觅更好的出路。

2012年的一天,村委会的一通电话让陈健峰看到转机。“武汉市移民局开办了移民技能培训班,有挖机、叉车、厨师等课程可以选择。”因为自己有过卖卤菜的经历,陈健峰便报名参加了厨师班。学成结业后,他进入武汉一家酒楼工作。

彼时,“年幼”的新博村也迎来快速发展。通过建设工业厂房,吸引企业入驻,村子集体收入增加了,餐饮消费的需求也逐渐凸显,“那时村里没有餐馆,谁家若想在外请客吃饭,得到4公里外的镇上去。”2013年,在现新博村党支部书记、时任村委会主任杨卫国的建议下,在外打拼近十年的陈健峰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新博村,办起村里第一个农家乐餐馆。

起初,前来光顾的主要是村里老乡和附近工厂员工。随后几年,新博村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前来采摘、游玩的市民与日俱增,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甚至还有新洲的客人专程过来吃饭,“最火爆时,一天接待十几桌客人”。

2016年,陈健峰凭着经营农家乐,年收入已过30万元;他“趁热打铁”,于2017年、2018年在新洲仓埠、黄陂三里桥连开两家分店。2018年底,陈健峰被市移民局评为“全市移民创业明星”。目前,三家店每年纯收入超100万元。

“在家门口就能创业致富,我感到很幸福。”开上了心仪品牌的小轿车,在市区买了房,每年还能带家人外出旅游两次,陈健峰觉得“回乡创业”这一步走对了,“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信未来新博村会有更多发展机会,我们的生活也会‘更上一层楼’。”

(长江日报记者乔驰 通讯员邱舒)

【编辑:邓腊秀】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