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高铁看中国|走成昆,感受闯过禁区的光影记录
新华社成都10月4日电 题:走成昆,感受闯过禁区的光影记录
新华社记者谢佼、丁怡全
9月28日,5633次“小慢车”抵达月华站,彝族旅客背着孩子出站。 新华社发(李锴 摄)
坐上列车,沿成昆铁路在西南横断山脉群山中快速穿行,它忽而扎进隧道,忽而驶过桥梁。车厢里斑驳光影不断流动,仿佛带我们走进了穿越岁月的光影记录。
这里曾被外国专家称为修筑铁路的禁区。川滇交界地区山高谷深,地质结构极为复杂。“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数千年来,人们只能走着马帮南行。
这一切都被闯过禁区、1970年建成通车的成昆铁路所改写!在大渡河畔的关村坝火车站,列车短暂停留。站长刘富军引我们来到隧道边,“这里没有一寸平地,当年用388吨炸药,一次爆破395万立方米土方,炸开山头,好不容易在两座隧道间建成了火车站。”
距离关村坝火车站不远,就是著名的“一线天”。这是两座绝壁间的缝隙,成昆铁路以一座石拱桥连起两座隧道,从桥往上看,天空仅在山谷露出一线。遥想当年,一条条绳索从悬崖上荡下,筑路战士吊在半空中,工具只有钢钎和铁锤,一锤一锤艰难凿出炮眼,山石随时可能垮塌,他们何等危险,又何等英雄!
9月27日在5634次“小慢车”上拍摄的窗外风景。 新华社发(李锴 摄)
1083公里,30多万人参建,2000多人牺牲。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档案室干事王福永说,成昆铁路平均每公里大约有两名筑路者牺牲,横绝之地得以开出坦途。极尽蜿蜒之姿的成昆铁路,让一个个与世隔绝的部落走出深山。
在大小凉山,每隔十数公里就有一个小站,身披“察尔瓦”羊毛披毡的彝族老乡三三两两排队候车,他们有的抱着鸡鸭,有的牵着山羊,前往各个县城交易。开行这一线路的列车被他们亲切称作“小慢车”。
“小慢车”彝族车长阿西阿呷是名“75后”,她一会儿替老乡在特制车厢里拴好猪羊,一会儿替年迈大妈安排座位,忙得不可开交。“成昆铁路就像大凉山的公交车,从燕岗经西昌到攀枝花,根本闲不下来,每天一看手机,呀,列车上都走一万多步了,遇上假期走两万步。”
成昆铁路上喜事也多,这不就碰上了结婚送亲的队伍。一位位头戴银饰、身穿盛装的彝族妇女,在车厢里就唱起了送亲歌。
9月28日,在普雄开往攀枝花的5633次列车上,彝族老乡乘坐“小慢车”带着土鸡前往县城交易。 新华社发(李锴 摄)
列车飞驰,沿线山村正在追上发展的速度。乐山市金口河区胜利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这个村在悬崖上已有300多年。之前,空有青花椒、老鹰茶等特产,却无路运出,山民挨饿受穷。后来有了铁路,特产搭上火车基本不花运费,人们自发向火车站附近搬迁。党委政府顺势整村搬迁下山。“现在我们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成昆铁路自己也在变。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冕山镇外,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和老成昆铁路两两对望。中铁隧道局小相岭隧道项目“90后”调度主任郑冬冬抹着汗说:“我爷爷修过老成昆铁路最长的沙马拉达隧道,我们即将建成新成昆铁路最长的小相岭隧道,全长21.775公里!”
新成昆铁路是新建的一条铁路,与老成昆铁路大致平行,全长850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目前,昆明经攀枝花至米易段已通车,峨眉至米易段正在加紧建设。
这是5月19日拍摄的成昆铁路一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27岁的D789次列车车长赵丹玉觉得昆明到攀枝花已经变得很近。她所值乘的复兴号动车“绿巨人”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抵达。而过去绿皮车需要开行7个多小时。“过去为了爬坡不得不绕大回环,人走路都能超过列车,现在截弯取直特别快。”
在被誉为“火车拖来的集镇”云南省禄丰县广通镇和“金沙江边的菜篮子”云南省元谋县等地,新成昆铁路带来了新机遇。
元谋县副县长张荣说,当地几十万吨蔬菜瓜果靠火车外送,新成昆铁路全线建成后客货分开,进一步加强沿线的客货运能力,高铁网北接我国西北和中原,南接东南亚,昔日西南边陲将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编辑:熊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