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布十大价格欺诈典型

2009-01-17 08:38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楚天都市报(记者熊星星 通讯员张水清 王丽华)看似有诱人的让利,其实根本没有降价前的销售记录。昨日,武汉市物价局公布了去年十大不正当价格行为典型案例,“虚构原价”成商家喜用伎俩。本报刊登部分案例和点评,供读者参考。
  案例:某超市销售奔腾牌电磁炉,标示原价248元,现价199元。经查实,该电磁炉原价仅为l99元。
  分析:根据《价格法》规定,上述行为构成了“虚构原价”的价格欺诈行为。
  案例:某电器商场销售空调,标称售价5180元,直降580元。经查实,该商场在降价前从未按原价5180元销售过该商品。
  分析:经营者不能提供降价前交易票据,其所标原价为虚构价格,构成“虚构原价、谎称降价”的价格欺诈行为。
  案例:某百货商场销售羽绒服,吊牌价为728元,其广告牌标称“减现292元”,实际售价436元。
  分析:经营者不能提供降价前交易票据,其所标原价为虚构价格,构成“谎称降价”行为。
  案例:某家电商场促销,在广告中标明,购物累计满12000元,送笔记本电脑1台。某消费者购物累计金额l3999元,要求赠送笔记本电脑,商场却以“让利商品不参加赠送活动”为由拒绝。
  分析:销售商品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附加条件,不履行承诺,构成价格欺诈。

 

责编:贾翔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