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传人申报“武汉汉绣”地理商标

2011-12-04 09:20 来源:
调整字体

武汉晨报(记者李婷 通讯员张华俊 刘婕)11月中旬,汉绣传人任本荣大师刚从北京中国当代刺绣艺术精品展参展归来,就拿到武汉市政府批文,批文同意授权武汉汉绣艺术研究院申请注册“武汉汉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汉区水塔工商所所长曾伟介绍,如果申请顺利,武汉汉绣将是湖北第一个工艺品类地理标志。

 

    今年76岁的任本荣是汉绣第四代传人,也是现今所知的唯一一位精通汉绣全套工艺的老艺术家。

    2008年,汉绣被收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之后,在相关部门扶持下,任本荣成立了武汉汉绣研究院。目前,包括他在内,研究院有7人,另6人均跟着他学汉绣,汉绣多年找不到传人的困境已有缓解。

    因绣法古老又具有湖北地域特色,汉绣很受各地来宾青睐。然而,在武汉市场上很少能看到汉绣作品销售。一些喜爱这门艺术品的消费者还要寻门探路,找到研究院才买得到作品。

    传统的艺术品越来越受市场欢迎,与已经产业化发展的苏绣、蜀绣相比,目前汉绣似乎不容易跨进市场化的大门。“人力不够,在绣品制作上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是目前汉绣发展最大的拦路虎。”任本荣说。

    任本荣说,目前,研究院主要帮政府部门做礼品。汉绣含有典型的楚文化气息,虽然很受获赠者欢迎,但却难走向市场化。

    “一件绣品少则绣一星期,多则半年甚至更长,且是纯手工绣制,要走向市场,需要有一批绣工制做一定量的存品。”任本荣介绍说。

    现在,加上任家三代,研究院固定人员才7人,即使加上在家的三四名学徒,也不过十来人。

    今年因有辛亥革命相关活动,研究院接到近千件绣品订单,7人用了一年半时间才赶完工。“关键是传承人断层,与已经市场化的苏绣、蜀绣相比,汉绣落后了很多。”任本荣说,一批老绣工要么不在,要么眼花,已经拿不了绣针。而年轻人又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潜心学习这门艺术。

    任本荣介绍,在江苏,手工制作传统延续很好,现在苏绣主力都是50后、60后的中年绣工。而研究院里,除了他和女儿,孙子和其他绣工多是80后、90后。这批还未出师的学徒暂时还担不起开辟市场的重任。

    目前,研究院制作的礼品价格在500~1500元之间,而同档次其他绣种绣品的市场价,至少要翻几倍,有的甚至高达上万元。

    三代接力

    传承汉绣艺术

    汉绣工艺有自己的绝活,尤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七种针法的变化运用著称。设计图案色彩鲜艳,富贵大气,立体感强,很受欢迎。

    “不是没有人赏识,只是难有人沉下心钻研。”任本荣说。这几年找他拜师的不下千人,最多时学徒有六七十人,但最终仅剩4个。

    “社会节奏太快,一些年轻人认识不到工作的艺术价值。很多人接触一段时间后,坚持不了,就自动放弃了。”见多了抱着各种心态来拜师求艺的人,任本荣总结了他们的共性,“工作辛苦又枯燥,要长时间琢磨精度和手法,短期内见不到效益,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汉绣行业有个传统规矩,学徒三年不开工资。“坚持这个规矩,既是遵循行业的老传统,也是我们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任本荣的女儿任炜解释说。

    为了将这门传统艺术传承下去,除了让女儿任炜学汉绣,任本荣还大胆地让才19岁的外孙女放弃读大学,跟着他学汉绣。“高中时让她学的美术,就是为了给她接这个棒子。”任本荣说。

    除了祖孙三代接力传承,研究院还有一个特殊的学生——蒙古族姑娘哈斯其木格。今年28岁的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专业。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哈斯其木格看到汉绣作品,“一眼就喜欢上了,当时觉得这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注定跟它相关。”漂亮的蒙古姑娘说起这话时特别的认真。

    而后,她找上门拜师学艺并辞掉工作,专心跟着任本荣学习至今。

    哈斯其木格告诉记者,她的心愿是帮师傅把汉绣传承下去,并推广开来,希望有一天建立一个汉绣博物院,完成师父最大的心愿。

    商标先行

    为市场化铺路

    除了大浪淘沙淘下的这批学徒,让任本荣更有信心的,还得益于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

    任本荣告诉记者,因为是传统技艺,此前,他只是在家里制作订制的绣品,几乎足不出户。得知汉绣发展情况后,江汉区水塔工商所的干部们亲自上门,提醒他注册公司,为汉绣的发展打下基础。

    随着汉绣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汉绣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一些业内人士从报上看到他设计的汉绣作品后,照着图案设计其他绣品拿去销售和参加比赛。因为作品没有注册商标,任本荣无从维权。

    得知这个情况,水塔工商所又建议他将一些设计作品注册商标。目前,研究院在绣的一幅九头鸟和其他作品正在申报注册商标。

    跟着父亲学了多年汉绣,现在研究院多数事情都是女儿任炜在操心。对于推向市场,任炜认为急也急不来,“需要时间积累人力和资金,现在申报地理商标,是为推向市场做铺垫,扩大这门传统技艺的知名度,引起更多人的了解和关注。”

    水塔工商所所长曾伟说,汉绣是先辈留下的艺术遗产,各个部门应该共同扶持这门传统艺术继续传承并发展壮大。“这些年来,在市工商局商广处的指导下,工商所一直不遗余力地指导和帮助汉绣的发展。商标先行就是为汉绣走向市场化铺路,申报地理商标,既是突出地域特色,也是树立品牌。”

 

责编:李莉莉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