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戏曲大码头”八面来风,造就汉剧一代大师陈伯华
陈伯华与梅兰芳大师切磋戏曲手势 资料图:武汉汉剧院提供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24日讯 “陈伯华这样不世出的演员,是武汉最好的地方文化名片,也是汉剧最珍贵的家当。”24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纪念汉剧大师陈伯华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在汉正式启动。座谈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戏曲重镇的专家认为,陈伯华广采博收、兼收并蓄,在艺术上的视野和成就、视野是极少见的,她能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武汉作为“戏曲大码头”容纳八面来风。
《二度梅》剧照 资料图:武汉汉剧院提供
而在24日开幕的“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展”和首发的《千古一枝、卓然自立——陈伯华诞辰百年纪念画册》呈现的影像、实物资料中,也处处展示着陈伯华大师在艺术生涯中呈现出的守正、创新的特色。正如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戏曲教育家赵景勃评价:“在陈伯华与梅兰芳的身上可以看到共通的特点:功力求深,风貌求新。”
《柜中缘》剧照 资料图:武汉汉剧院提供
功力求深:单是一双手便有万般变化
在纪念展览中,有几幅陈伯华幼年学艺时期的照片,可以看到大师初入艺苑时的玲珑剔透。但人们看不到的是她曾付出的艰辛。在回忆录中,陈伯华曾说道:“1929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有些小河小湖竟冰封二三个月……我每天顶着针扎似的寒风,一早就到江堤上去吊嗓子,一连几个小时站在积雪中,脚上生满冻疮也没停歇过。一天回到家里,脱了鞋又脱袜子,没想到连皮带血一起揭了下来,冻裂的疮口鲜血直流,我的心都疼冷了。”
经年累月的苦练,使得陈伯华在眼神、手势上都独具特色。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刘长瑜回忆,上世纪60年代,陈伯华应邀参加全国戏曲名家讲习班,为各剧种的领军人物传授《柜中缘》。当时刚从戏校毕业、年仅十七八岁的刘长瑜意外地受到了陈伯华的指导。“我太紧张了,陈伯华大师一遍一遍和蔼可亲、耐心地示范,把那种纯情可爱的小姑娘的神情表演得淋漓尽致,我都看得入了神。”而素来听说陈伯华“手软得像春葱一样”,刘长瑜还借着表演的机会触摸了一下,才明白“看起来那么美、那么软,不单是手指而已,还要靠腕子和手的配合”。
在纪念展览中,有一照片展示了陈伯华的各种手势。原来,陈伯华自从艺以来就早晚将双手浸泡在温水里,将手指劈、揉,摆出各种花瓣的姿势。直练到关节不响,手指灵活,同时手指翘起来时之间不漏缝隙,两手合拢又能把水捧起来。“演什么人,用什么手”,单是手势,她就有兰花手、佛手、梭子手、菊花手、花苞手等变化万端的动作。
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与陈伯华在后台交流 资料图:武汉汉剧院提供
风貌求新:被誉为中国式花腔女高音
博采众长、不断创新,被认为是陈伯华艺术生涯的特色之一。9岁入新化班学艺,直至95岁辞世,陈伯华的一生中曾暂别汉剧舞台15年,但正如她自述:“我一生追求的是艺术上的真善美,即使在逆境中,我心中的艺术之火也从未泯灭。”在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戏剧学者谷曙光,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湖北评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何祚欢等专家都注意到,陈伯华在暂别舞台的15年中,仍未停止对汉剧艺术的追求,在坚持训练的同时大量揣摩各种地方戏曲,观摩西方电影、歌剧,欣赏西方油画、雕塑,还学会了钢琴和芭蕾舞。
在《二度梅·临番》中“请新贵人上马”一句,陈伯华就曾自述“完全用传统哑剧和舞剧,融入芭蕾舞、现代舞的踮脚、长腰、耸肩、挺胸、转身时前仰后合等动作,靠做和舞来刻画陈杏元的性格和感情”。
20世纪60年代在田间地头演出 资料图:武汉汉剧院提供
而在纪念展览中,不仅能看到陈伯华与梅兰芳、周信芳等大师亦师亦友的多年情谊,也可看到她与越剧名家袁雪芬、豫剧名家常香玉、粤剧名家红线女等交流的照片。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雷评价:“陈伯华通过流派创造和革新把汉剧推向了更高的层次,而她能够做出这样的成就,跟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地位也有关系。正因为武汉巍然自立、八面来风,陈伯华有机会吸收了各个门类的艺术,不是原样照搬,而是融会贯通,最后变成汉剧自己的东西。”何祚欢也说道:“有些人学别人把自己丢了,陈伯华是把别人学成了自己。”
此外,展览中还用数百件照片、实物等展品,全景式地回顾了陈伯华从幼年直至晚年的艺术生涯,其中不乏多件珍贵展品,包括她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照片,与越剧、粤剧、豫剧等名家交流的照片,她奔走在街头巷尾演出、在田间地头体验生活,以及在前线慰问战士们的老照片。大师1952年凭借《宇宙锋》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的剧目宣传单和画刊,在《二度梅》中曾穿戴过的戏服,在《柜中缘》中曾使用的绣花、小板凳等道具,也首次集中和市民见面。(记者万旭明 通讯员许晓玲 胡晓琼)
【编辑:彭向东】
(作者:万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