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为我预留过油画空白墙面”

2019-05-18 00:57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7日讯(记者余熙) 惊悉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逝世,我于悲惋之际突然回忆起,17年前,我在巴黎的油画大师赵无极先生的家中,曾经遇见贝聿铭先生从美国打越洋电话给赵无极先生。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那是在2002年的9月4日,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应赵无极先生之约,我前往巴黎14区荣古瓦街他的宅邸进行造访。
  我们在谈话中,常常会被突然震响的电话铃声所打断。原来,每天在家闭门作画的赵无极,其实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突然,又一阵铃声骤响。只见赵无极先生一把接过电话,刚刚说过两句,便突然睁大双眼,抬头欣喜地告诉我:“是贝聿铭先生从美国打来的电话!他说自己今年9月18日要来巴黎!”
  我并不直接认识贝聿铭,但对他的鼎鼎大名早有所闻。只见赵无极先生仰身于灰色沙发里,右手握着白色电话机,无比开心地边大笑边与老友畅诉衷肠,脸上每一根纹路都舒展开来。


  记者余熙 摄
  端坐一侧的我备受感染,连忙端起相机,及时捕捉了赵老通话时兴奋而欢快的表情。后来,这幅他与贝聿铭开心通话的照片,被我用于摄影展览和多部著作中。
  从电话到结束,赵无极的双眸一直闪烁着友情的光焰。他的情绪格外高涨,一口气告诉了我不少自己与贝聿铭50年来深厚情谊的故事。
  只听老人低声陈述:
  “我是1952年认识贝聿铭先生的。他当时携妻子爱莲(Eileen)从美国来到巴黎留学,有一天无意中走进位于圣日尔曼区的洛布画廊,发现了我的画,并得知我是中国人以后,就找到我的画室。从此,我们成为了长达50年的挚友……”
  话题自然地点到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 “玻璃金字塔”。
  赵无极强调说,这座现在广受赞誉、但当时颇受攻讦的玻璃建筑,曾一度给贝聿铭带去过许多烦闷与苦恼。是赵无极这位老朋友,在贝聿铭备遭非议的时候,一直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他,并为他分担痛苦。当时有人贬低贝聿铭的这个设计像“迪士尼乐园”。赵无极有些激动地说:“说这话的人肯定没有看过他设计的华盛顿国立博物馆的扩建工程!当然,贝聿铭后来总算成功完成了这项设计,只是他可能对法国的印象不会像从前那么美好了。”
  赵无极说,他与贝聿铭有过几次愉快而成功的合作。“那是在新加坡的Raffles City建筑和北京的香山饭店。我的作品被陈设在他设计的建筑内。遗憾的是,我们的第三次合作没能够完成——在贝聿铭先生为香港设计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银行大厦内,大厅的正面墙壁上,贝先生为我预留了一幅空白墙面,准备安放我的作品。可惜对方没有购买我作品的这笔预算,这项计划由此落空了。”说到这里,老人又“嘿嘿”地笑了起来。
  赵无极先生和贝聿铭先生这两位世界级大师之间的友谊,是享誉全球艺坛的世纪佳话。海内外有多少报刊和书籍,都曾不惜篇幅地介绍和歌颂过他俩之间整整半个世纪的珍贵友情。我身为晚辈,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倾听者和见证者,感到十分荣幸。
  那天我陪着赵无极聊了两个多小时。大概是因为贝聿铭电话的缘故,老人一直谈兴颇浓。兴之所至的他,竟一反自己从不对外展示绘画过程(就连老婆也不让观看)的惯例,突然饶有兴致地邀我观看他亲自演示的自己油画创作时的几种神奇技法。
  临别时,赵老又热情赠送我两部厚重的精装作品画集,并谦和地在两本画集的扉页上分别题字:“余熙兄留念……”。


  记者余熙 摄
  他还告诉我,其中一本扉页右下的印章,乃清末国画大师吴昌硕专门为他所镌刻。
  如今,赵无极、贝聿铭两位世界级大师均已仙逝。但他们留给人类社会的伟大艺术宝藏,势必历久弥新!
  【编辑:刘思】
  (作者:余熙)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