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南戏活化石”首次来汉,800年历史的梨园戏也有新意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5日讯(记者万旭明 通讯员滑凌云)有着800年历史的梨园戏,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25日下午,作为梨园戏唯一的传承院团,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首次来汉“试水”,在“戏码头·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系列演出中亮相,一口气带来《朱文》《陈仲子》《御碑亭》三部作品。剧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梨园戏历经800年传承,如今返正开新,遇到一些争议,但也迎来更多年轻戏迷。
《朱文》现场剧照 通讯员杨俊杰供图
首次来汉试水,表演细腻可泉州方言难懂
梨园戏源自宋元时期,根植于福建泉州,拥有“上路”“下南”“小梨园”等三个风格各异的流派,既能极雅致,也能接地气。
《朱文》现场剧照 通讯员杨俊杰供图
“至少在我这一代,梨园戏从来没有来过武汉,这次我们也很忐忑,希望能在武汉留下一批观众。”曾静萍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此次来汉的三个剧目中,能看到梨园戏从古老到当下的细微变化。25日在汤湖戏院率先亮相的《朱文》,是剧团“镇团之作”,是明代《永乐大典》中记载的“宋元遗篇,海内孤本”,风格古朴苍劲,是梨园戏作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重要见证。将于26日晚在武汉剧院上演的《陈仲子》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2018年重排后再上舞台。将于26日晚登场的《御碑亭》则由“80后”编剧执笔,这个故事虽然在许多剧种中都有体现,但梨园戏的创作从女性视角出发,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改成了开放式。将于27日晚在武汉剧院上演的《陈仲子》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2018年重排后再上舞台。
25日下午虽然是工作日,但《朱文》的亮相还是吸引了不少戏迷,甚至有戏迷是专程从湖南、上海等地赶来的,“有一家七口,全来了”。不过,因为用泉州方言演唱,一些尝鲜的武汉观众显然有些蒙:“怎么唱两个字,字幕是三个字?边听边看字幕有点费劲。”武汉戏迷杨先生此前曾专程去泉州看梨园戏,他评价,梨园戏的唱腔与武汉戏迷习惯的风格相差很大,“有人觉得淡雅,也有人觉得太平,但它的表演非常细腻,保留了最古老戏曲中原生态的东西,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朱文》现场剧照 通讯员杨俊杰供图
“活化石”返正开新,谨慎地做出新尝试
戏迷杨先生说,看梨园戏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舞台上不再是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全亮光了,而是很有层次。曾静萍透露,梨园戏走到当下,在灯光、服饰、头饰等细微处,都在做新的尝试,“不敢说是创新,而是完善,是更讲究”。在她看来,一个剧种能走过800年,正是在一代代人、一个个好剧本的完善中才实现的。
曾静萍透露,灯光的变化源自法国艺术家的加入。“2013年,我们在演出中遇到了一位法国艺术家,他说了一句话,艺术属于人类,而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国家。”剧团与这位法国艺术家达成了合作计划,将舞台灯光设计更具层次感,“梨园戏的内敛、细腻、温和,与这种灯光的运用非常契合”。
但作为一个传承了800年的剧种,梨园戏自有一套严谨的规矩,在当下的新表达也是在返正的基础上开新。“传统的东西有好有差,其中的鉴别需要演员去拿捏。但鉴别的基础,是有足够的传统积淀,身边还要有很多镜子。”她透露,梨园戏的剧目都是由老演员带青年演员来传承,只有一出戏请了外来的导演。排戏时,连剧团的厨师都来围观,“只要有一点点味道不对,都能敏锐地感觉出来,首先在我们自己这里就过不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