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潜水队”——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掠影

“寻找心中的一抹绿”摄影大赛

从武汉出发,用相机记录旅途中的各种“绿色”。

争创文明城市

今年是武汉市新一轮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武汉(停用)

“公交优先”让“百姓优先”

发表时间:2008-09-09 14:48

来源:长江网  进入论坛
分享到: 6.02K

长江网综合消息

 

提示:武汉二环以内约18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市民在任意两点之间通行30分钟可到达,这个梦想正向你我走来。武汉市启动实施二环以内“30分钟畅通工程”,对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意义重大。专家指出畅通关键不是修大路、架高架桥,而是“盘活”公交。乘坐公交车的是广大老百姓,有议论形象地将公交形容为“草根交通”。因此,可以说“公交优先”的实质是“百姓优先”。

  武汉拟修改地方法规 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武汉正式确立“公交优先”原则 解读四关键点

  武汉市落实“公交优先” 大力改善公交场站

  湖北“畅通工程”专家建议:武汉应大力落实公交优先

  8大工程方案公布 武汉二环内4年后“30分钟畅通”

  “30分钟畅通工程”如何实现:公交优先 快建道路

  让公交成为市民出行优先选择

 

武汉拟修改地方法规 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为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武汉将修订2004年8月颁布的《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昨日,该市政府办公会就修正内容进行讨论,拟提请市人大审议。


  武汉明确提出,公共交通必须突出公益性。政府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财政补贴和补偿机制,保证公交行业执行低票价政策。


  针对在城市建设中随意迁移、拆除、占用公交场站设施、导致现有场站数量逐步减少的现象,武汉将加大投入,加强公交场站建设与管理。以土地划拨方式,保障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调度中心、换乘枢纽等公交场站设施用地;新建、改建或扩建城市道路、交通枢纽、大型商业街区、旅游景点、体育场馆和住宅小区等,未按规定同步配套建设公交场站设施的,一律不予审批、验收。


  鼓励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引导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向农村延伸服务,原道路旅客运输班线转换为城市公交线路的,纳入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

 

  参照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做法,完善公交线路特许经营权的准入、退出规定。新开辟的线路、经营权期限届满以及其他原因需要重新确定经营者的线路,应通过招标等公开方式确定经营者;经营者因违规而被收回线路经营权的,三年内不能参加线路经营权招投标。

 

武汉正式确立“公交优先”原则 解读四关键点

 

  早在2005年,武汉市政府就确立了公交优先政策,2007年8月《武汉市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公布。该《意见》确立了城市交通“公交优先”的原则;刷卡乘车、持老年证乘车得不到优惠等老大难问题,也将随之得到解决。

  刷卡乘车有望优惠到0.9元/人次

  《意见》提出:建立公交补贴机制,引导市民刷卡乘车。尽管最终方案未定,但武汉市公交集团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将刷卡优惠到0.9元/人次。

  持老年证可免费乘坐部分专线车

  年内将把月票、老年证、残疾证等6种免费乘车证件全都换(配)发成IC卡,产生的乘车费用每季度核算一次,由财政部门据实补贴。目前仅在普线车上有效的老年证,免费范围有可能扩大到部分专线车。

  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场站建设

  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开发区、居住区和公共活动场所等重大建设项目,要将公交场站作为项目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否则不予验收。

  公交“路权优先”

  《意见》明确了“让市民出行公交化比例达到30%,公交车平均时速达20公里以上”等目标,提出在全市主干道上建设公交专用道,凡有条件的路口将增设公交车辆优先通行道,公交车通行不受禁止左转、禁止直行等限行措施制约;部分单行线还将允许公交车双向通行等等。


武汉市落实“公交优先” 大力改善公交场站

 

  武汉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兴建的公交万科停保场4月25日竣工,交付使用。该停保场总建筑面积7300余平方米,可完成车辆保养200标台,停车50标台。

 

  此外,587路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型空调车;全市19条四星级以上线路司乘人员统一着装。这3件看似不相连的事,都指向一个变化:在政府“公交优先”政策支持下,该市公交设施明显改善。

  2007年,武汉市政府颁布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连续两年将促进公交优先发展列入政府10件实事;公交场站建设纳入了城建计划,加大了建设投资力度;斥资3600万元,完成70个维修改造项目,新置站房17处,新建站亭58座,并为181处站点购置空调等生活设施。

 

  目前,武汉公交集团公交场站用地达74.76万平方米,公交场站54个,极大地改善了运营一线的生产生活条件。

 

  今年,武汉市公交集团还将投资3亿元,一次性订购600台空调车,在年内陆续投入各线路运营。

 

湖北“畅通工程”专家建议:武汉应大力落实公交优先
 

  省“畅通工程”的3位专家在听取了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的专题汇报,充分肯定该市“畅通工程”的成绩后提出建议:应更加有力地落实公交优先战略。


  2006年以来,武汉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达383亿元,全市“四环十三射”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新改扩建294条城区道路主次干道和出口路,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和瓶颈路,道路网不断趋于完善。


  省交警总队秩序处处长陈庆华代表专家组评价说,武汉的交警素质高、有责任心,是交通管理最宝贵的资源。在车辆不断增长、道路维修改造、雨雪灾害气候影响等复杂交通情况下,交通管理部门通过科学组织,保障了全市道路基本畅通。


  另两位专家、67岁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宪尧和64岁的省城市公交协会副秘书长喻承明都是“老武汉”。喻承明介绍,武汉公交规模位居全国第3位,但对公交的补贴不及北京、上海的一个零头,而且远远低于南京、昆明、贵阳等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

 

  两位专家指出,公交优先是关乎民生的重要战略。全国畅通工程的新指标中,涉及公交的指标已由11项增加到25项,这表明公交优先的重要性在增强。武汉应该逐一对照这些指标,认真编制规划,切实落实公交优先的战略,让市民搭乘公交出行既便宜又方便。在此前提下,辅以措施限制私家车和货车挤向市中心,就能使武汉的畅通工程水平再上新台阶。

 

8大工程方案公布 武汉二环内4年后“30分钟畅通”

 

  经过数次专家会论证,《武汉市30分钟畅通工程白皮书》从道路、公交和交管三个方面提出了八大工程的实施方案。

  第一大工程:实施过江通道建设工程,缓解过江交通压力。2008年底建成长江隧道,2009年建成天兴洲长江大桥,2011年建成二七路长江大桥;2012年前建地铁U2线连接汉口与武昌;2015年前建成联系武昌与汉阳的鹦鹉洲过江通道和地铁U4线。实现主城“七条车辆通道和两条地铁通道”的过江交通新格局。

  第二大工程:实施环线贯通建设工程,构筑快速(捷)路骨架。完善一环线,加快建设二环线,基本建成三环线,努力打造“畅通武汉”。2015年前建成一环线、三环线、中北路延长线等快速骨架网络,形成“三环五联九射” 共293公里的主流向无灯控快速(捷)路系统。

  第三大工程:实施常速系统加密工程,优化道路网络功能。2008-2015年,二环以内新改建主、次、支路共182公里,使中心城区路网密度达到6.5公里/平方公里。

  第四大工程:实施轨道线网建设工程,提高公交出行比例。2012年建成轨道1号线、轨道2号线一期和轨道4号线一期共70公里“工”字型轨道线网。2015年前再新建60公里轨道线路,形成130公里长的线网规模。公交出行比例由目前的23%提高到30%。

  第五大工程:实施公交线网优化工程,提升公交运行水平。到2012年调整近200条常规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衔接,主城范围内形成总长约10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系统。

  第六大工程:实施道路交通分离工程,保障安全提高车速。对二环内32项、132公里干道实施分离,并建设70座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第七大工程:实施区域路口控制工程,打造交通连续流。对二环内共计43个路口进行交通组织优化,扩展ATC系统调控范围至整个中心城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路口交通运行水平。

  第八大工程:实施管理智能化工程,提高整网运行效能。开展中心城区停车诱导和行车诱导系统建设,完善交通监控系统,开展城市交通仿真系统研发和建设。

 

“30分钟畅通工程”如何实现:公交优先 快建道路

  包括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专家段里仁教授等交通专家建议,“30分钟畅通工程”要以大众公交出行为标准,而不能以服务小汽车为主。

  路权分配 公交优先

  专家认为,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猛增,要确立以服务大众的公交优先发展的观念,将有限的城市道路资源向公交倾斜,而不是让路给小汽车。

  因此,“30分钟畅通工程”要以大多数市民选择的公交出行为主,推行公交专用道、加密公交线网、调整公交票价,增加公交吸引力。

  多建公交专用道 路口优先放行

  为了实现公交优先,必然给公交通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济大学杨佩昆教授建议,三镇主干道应多修建公交专用道,在交通高峰时间,划出2到4条专用道专供公交车使用,交通平峰时段,其他车辆也可使用。在众多的交叉路口,优先放行公交车辆,尽量缩短公交等候时间。

  多修建支路 引入公交线

  要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就要提高公交线网覆盖范围,让市民步行300米就能找到公交站台。同时,多修建连通主干道的支路,引入公交线路,让市民就近乘车。

  专家认为,城市的道路就如同血脉,支路和宽畅的主干道一样重要。如果把目光只停留在修快速路和主干道上,却忽略了次干道和支路的畅通,只会导致车流集中在少数的干道上,加剧主干道的拥堵。

  公交票价优惠 增加吸引力

  要提高公交的吸引力,合理的票价必不可少。以北京去年大幅降低公交票价为例,学生刷卡只需0.4元,短短几个月,公交客流增加了100万。此外,新开通运营的地铁5号线,由于配套停车场和换乘便捷,将很多小汽车一族吸引到公交,从而减少了很多小汽车出行,腾出了紧张的城市道路。

让公交成为市民出行优先选择

  在城市日益高密度发展的今天,如何缓解交通拥堵,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城市车辆的快速增长与滞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致使道路交通的拥堵和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在目前条件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失为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废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公共事业,也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成效如何,是否有利于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是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是否优先的重要标准。“公交优先”说到底不是公共交通营运企业优先、利润优先,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公共交通工具路权优先,而是群众利益优先,公益性优先。

  “公交优先”检验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目前,我市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公交出行率低,道路、线网等交通设施滞后,满足不了大客运量的需求;此外,公交车的准点性和便利性得不到保证,吸引不了乘客。这说明我市提供公交服务产品的能力有待提高。施行“公交优先”战略,就要在公交服务产品的数量供给和质量供给,甚至政策供给、制度供给和资金供给上下功夫。

  确立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落实,在于使公交在各类客运工具中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能够成为市民出行的优先选择。

 

长江网24小时报料电话:上午8点至下午6点请拨打027—66668888;
下午6点至上午8点请拨打027—85779997;手机:18702712366。;
本文被浏览

延伸阅读

合作网站
E览微博
论坛热帖
今日排行
热门图片
文化五城
长江宽频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镜像网站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