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出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2006-02-22 12:49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据世界经理人博客]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十年有着太多值得追述的故事。继田溯宁先生近期发表在科学时报上的《中国互联网十年思考》之后,我们把目光投注在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如何诞生的?

  作为当事人,曾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多年、现为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的吴为民先生回忆了20年前的那段往事。在吴先生看来,本文是在向人们澄清事实、讲述历史,其自豪之情跃然纸上;而对我们来讲,这绝不仅仅是怀旧——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刚刚发布之际,重温这段重大技术突破发端于基础科研的历史、发掘其中仍然切合规划精神的种种细节,当有不平凡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已经没有人怀疑,互联网的发明和发展开辟了信息时代的新纪元。人们已经不能想象,在我们的时代,没有电子邮件(E-mail)、没有网络,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将会变成如何落后的状态。

  1989年,西欧核子研究中心的伯纳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wide-web,简称WWW),并在1990年首先推出了WWW的具体实施方案。当初的动机,仅仅是出于方便科学家们的互相交流。今天,这个发明已经引发了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人们常常问,搞高能物理研究对社会有什么好处?WWW的发明,已经成为从事基础研究的西欧核子研究中心对人类社会所作的十分重要贡献的最好例证。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高能物理所在20年前首创的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国际网络通讯,也是作为基础研究中心的高能物理所为中国社会所作的十分重要贡献的又一例证。在历任所长叶铭汉院士、郑志鹏研究员、现任所长陈和生院士的领导下,高能物理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摇篮。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11分,北京时间11点11分,由当时任高能物理所ALEPH组(ALEPH是在西欧核子中心高能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一个国际合作组,我国科学家参加了ALEPH组,高能物理所是该国际合作组的成员单位。)组长的吴为民,从北京发给ALEPH的领导——位于瑞士日内瓦西欧核子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电子邮件(E-mail)是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近几年来,由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日趋重要,探讨中国网络通讯如何起步的文章越来越多。在中国许多报刊、文坛与网上文章中,关于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记载,有许多误传。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由北京应用技术研究所,于1987年9月14日经由意大利ITAPAC发往德国的内容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通讯速率为300 bps的电子邮件,是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其实,这比我当时发出的速率为560 bps的第一封电子邮件整整晚了一年多。值此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创20周年之际,我在西欧核子研究中心的同事帕拉齐(Palazzi)博士的协助下,找到了20年前西欧核子研究中心计算机部的VAX计算机的备份数据磁带,并请专门的技术员帮助解读。同时,在ALEPH有关行政人员的协助下,查阅了许多历史档案,整理出一批原始资料。这里,我谨为纪念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20周年写下这篇文章,为中国计算机网络通讯的真实历史上的重要一页,作一个论述与澄清。

  “为民,你现在应该考虑下一步要做的事。一是招一些年轻学生,参加ALEPH的物理研究;另一件事,是要设法建立联通ALEPH与高能物理所的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土地上,不仅要研制μ子探测器,还要作出物理成果。而要做到这一点,计算机网络通讯是必不可少的。”

  简单回顾一下这一段历史。

  1979年夏天,李政道教授到中国讲学。在北京科学会堂,他向来自全国的300余位中青年科学工作者讲授《粒子物理和场论》与《统计力学》两门课程。这七个星期的课程,是我有生以来收获最大、记忆最深的课程。李先生深入浅出的讲授、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至讲到嗓子发哑的情景,深深感动了我,让我永生难忘。就在这次课程结束后,由李先生安排,30余位中青年科学工作者被派到世界多个最主要的高能物理实验组工作。我荣幸地被派到西欧核子研究中心斯坦伯格教授领导的CDHS组里工作。在CDHS实验结束后,其核心成员组建了在高能电子对撞机LEP上做实验的ALEPH组。在科学院和高能物理所的各位领导,尤其是叶铭汉所长的大力支持下,高能物理所成为ALEPH最早的成员之一。

  斯坦伯格教授对中国人民怀有十分友好的感情。他多次对我讲,他从李政道等中国科学家的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华。当高能物理所为ALEPH研制的μ子探测器还在建造之时,他就对我讲:“为民,你现在应该考虑下一步要做的事。一是招一些年轻学生,参加ALEPH的物理研究;另一件事,是要设法建立联通ALEPH与高能物理所的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土地上,不仅要研制μ子探测器,还要作出物理成果。而要做到这一点,计算机网络通讯是必不可少的。”

  这第一件事,不算太难。在科学院及有关高等院校的支持下,尤其是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吴秀兰教授的热情帮助下,利用“联合培养”的框架,我先后在清华、北大、复旦、中国科大以及高能物理所选拔了不少优秀学生参加ALEPH合作。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ALEPH的实验研究骨干,有些人还成了高能物理所的实验研究骨干。但第二件事的难度,就是超乎想象的了。

  1984年前,高能物理所连台像样的计算机也没有。当时,大部分模拟计算工作都借用水电科学院的M-160计算机进行。当时,我向主管软件开发的已故院士肖健建议:开发远程终端站,连通高能物理所的分时终端与水电科学院的计算机。这样,我们就不必跑到水电科学院上机计算了。这个想法,得到了肖健院士的大力支持。他与我一起,爬梯翻窗,一直站到高能物理所主楼的屋顶上,共同察看地形,策划通讯方案。肖先生的这种事业心,在我听到他不幸病逝的消息后,触发我连夜写了一篇题为《怀念肖健先生》的文章,其中详细描述了当时共同开发远程终端的情景,刊登在《高能物理》杂志上。1984年7月1日,高能物理所与水电科学院M-160计算机的远程终端正式启用。这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的一个最原始的胚胎,也是在中国计算机网络通讯创建过程中迈出的第一步。

  在高能物理所三号厅二楼的电磁屏蔽隔离的一间小房间里,有一个分时终端,由普通电话线与设在高能物理所主楼屋顶上的天线相连。再经由一台特高频的通讯机,与水电科学院的另一台高频通讯机相连,然后再与M-160计算机接通。尽管微波通讯机由于发热而不能持续工作太长时间,每次启动还须电话联系,加上许多人为操作,甚至还要事先向公安部门通报批准,毕竟,这远程计算机终端的目标还是达到了。遗憾的是,肖先生在这远程终端正式开通前已经过世了。我想,他的这一贡献,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正是这一条远程终端线,为后来的高能物理所连通ALEPH国际网络打下了基础。关于这一远程终端的建成,当时由我起草了一份“情况简报”,经叶铭汉所长采纳上报。时间是1984年7月25日。可是,要实现国际间的计算机网络通讯,难度就更大了。

  20年过去了,当帕拉齐博士从VAX机库存备份磁带上重新读出当时的电子邮件并传给我看时,当时的情景似乎历历在目。真没想到,这短短几行英文词竟成了历史的见证。从此,中国计算机的网络时代开始了。

  在斯坦伯格教授、周光召院长和叶铭汉所长的关怀支持下,我们组成了由ALEPH的帕拉齐博士领导,包括西欧核子研究中心计算机部的两位网络通讯专家的西欧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小组,以及由我领导,包括钱祖玄、王淑琴、张家诠、张报昌、王泰杰等组成的高能物理所工作小组共同创建这一网络通讯(顺便提一下,帕拉齐博士后来成为西欧核子研究中心开发研制万维网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图:吴为民向瑞士的斯坦伯格教授发出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原件

图:有关远程终端建成使用的“情况简报”(部分),经叶铭汉采纳上报

(责任编辑:兰丽)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