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收视率明示大众爱"超女"

2006-05-04 09:2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据和讯博客 4月22日播出的2006超女长沙唱区预选赛第一、二场两场14城市收视率达1.08%,在央视索福瑞调查中排名同时段全国第一位,收视份额达到7.77%,收看的观众达到了230万之多,相比2005年的第一场该成绩大幅提高。“超女”节目如此超高的收视率无声地表明大众对于“超女”的态度仍然是喜爱,而不是厌恶。

  自从“超女”一出世,有关“超女”是与非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诸如“超女玷污艺术”之类的批评之声不断,最近更有相当级别的官员认为“超女”娱乐背后隐藏着对青少年的毒害,建议取消这类节目。笔者不是“超女”的“粉丝”,也不想去拿出一大堆理由来证实“超女”之利,只想用事实来表明大众需要“超女”这类节目。

  随着电视观众的日益成熟,电视节目的上星及报刊、网络等媒介的发展,电视传媒面临着观众日益挑剔的眼光和自己内部更加激烈的挑战,收视率已成为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尽管用收视率来衡量一个节目的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在没有一个更好的指标来评测电视节目质量之前,拿收视率来论证电视节目的质量与受欢迎程度还是必要的。

  一个好的节目如果没有高的收视率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让大众信服其质量是高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评价一个电视节目质量是否高、是否受大众欢迎之时,通常会用收视率来说事。中央电视台实行栏目末位淘汰制以及每年在谈到春节晚会、焦点访谈等节目办得如何好之时,用的就是收视率指标。同样道理,现在“超女”的收视率处于同时段全国第一的位置,就说明这个节目办得好,大众喜欢看。毕竟观众不会把时间消磨在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节目上,更不会有如此之多的观众愿意去接受所谓的“毒害”。

  当然,收视率终究是一个工具,一些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左右它。当自己办的节目收视率高时,就说收视率好;而当别人的节目收视率高时,就说收视率坏,曾经就有人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其背后的嫉妒之情溢于言表。

  收视率就是注意力,就是竞争力,就是大众意志的直接表达。“超女”超高的收视率以铁的事实表明大众需要并喜爱这类娱乐节目,因为并没有“有形之手”强制要求大众把遥控器定格于“超女”节目。如果有人认为“超女”在“毒害”大众,那么请设计一个不毒害大众但大众喜爱的节目来。我们不是经常说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吗?总不能把群众喜爱的高收视率节目给无情地终止了吧!

 

(责任编辑:王云)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