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过去的阅兵

2015-09-11 10:38 来源: 国际在线
调整字体
    抗战胜利70周年,当看到9月3日那场阅兵,震撼!同时也展现出了我国在军事方面的强大力量,但古代时期的阅兵你又知道多少了?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过去的阅兵
  
    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为伐纣做准备,史上称其为“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承袭了西周时期军队训练制度,但从春秋中期开始,军事训练出现专门化趋势。

秦始皇阅兵图

  秦始皇阅兵图

  秦王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更加重视军事训练与校阅,虽未留下大量文献资料,但秦始皇兵马俑以高度逼真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秦朝阅兵的场景。

  赤壁之战是考验三国军事实力的著名战役

三国军阵图

  三国军阵图

  岳阳楼,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曾是三国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军楼”。此图为元朝夏永绘制的岳阳楼图

  三国时期,蜀国实行讲武。诸葛亮在北伐前,曾“治戎讲武”,北伐后又“厉兵讲武”、“教兵讲武”,内容不只练士兵体力和技艺,还重在用八阵图教练兵士,强化战术合成训练。东吴建立检阅制度。在“简日”(“简”在古代有“检阅”的意思),阅部队军容和训练,有时还根据检阅情况,决定部队的整编。魏国建立治兵制度。曹操曾多次治兵,指挥受阅部队,对多兵种的战术合成训练进行检阅考核。魏国在新君继位时也大都举行治兵,显示新君统兵的事实和对军事训练的重视。

唐代阅兵图

  唐代阅兵图

  阅兵是唐代训练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了当时军事训练的思想和方法,首先就是循序渐进,分等教练,大将军检阅后,然后是皇帝大阅。这样常规的阅兵几乎每年都举行。此外,在大军出征或凯旋时, 皇帝也要亲自阅兵, 一方面是检阅部队, 另一方面也是炫耀武力, 振军旅扬国威。

乾隆戎装大阅图

  乾隆戎装大阅图

清大阅阵图局部

  清大阅阵图局部

昆明湖水军跑船合操图

  昆明湖水军跑船合操图

  清代的简阅又称校阅,是八旗、绿营由王、大臣或督抚定期检验部队教练的制度,也是促进军事训练的的手段和形式。大阅是皇帝检验部队训练成果,考察部队战斗力的隆重的阅兵仪式。早在天聪年间,皇太极就曾举行过大阅。此后,乾隆、嘉庆等皇帝阅兵的记载不断出现在各类文献中。雍正以后,大阅制度更加完善、周密。乾隆三年(1738)规定,以后大阅,皆按照顺治十六年定例三年一次,其办理事宜照雍正六年规定举行。清代大阅的地点,主要在南苑、卢沟桥、玉泉山、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畅春园等地。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责编:李智恒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