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叶毅:中国大学生应注重职场素质培养

2012-12-07 22:13 来源: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记者 陈曦)叶毅作为“2012武汉大学生创业高层论坛”的演讲嘉宾,跟学生朋友们分享了很多他的创业感悟。在论坛间隙,他也抽出时间接受了长江网记者采访。面对中美两国就业环境的差异,叶毅感慨最多的是中国大学生职场素质最为缺乏;谈到创业,他笑着说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当时是他的父亲看到了《长江日报》关于“3551人才计划”的报道,于是就报了名,他说“创业需要一点点的冲动和感性”。

叶毅在“2012武汉大学生创业高层论坛”上演讲

  叶毅,湖北武汉市人,2005年6月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博士期间曾参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火箭尾气分析项目。曾任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北美最大风电和太阳能公司NextEra Energy (曾名FPL Group) 风能分析部经理。现任风脉(武汉)可再生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09年入选首批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获得3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还获得最光谷•创造力30人、第十届华创会“华创杯”优秀项目奖湖北省青年企业家创新奖、等奖项。全国风力发电技术协作网会员,湖北省风电联盟成员。

  以下是长江网记者与叶毅博士对话内容的精选。

  长江网:您在美国学习、工作长达10年时间,现在回国也有3年多了,能不能谈一谈中美两国在就业环境方面有哪些差距?

  叶毅:美国的就业环境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美国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我以前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我们部门也招过很多人,基本上招进来的学生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有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职业素质比较高,中国大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职业素质是什么呢?进入公司以后怎么融入公司的环境、团队,在团队中怎么把你的能力发挥出来等等,这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并不仅仅指某一个方面。举个例子来讲,到了公司,怎么跟你的上级、平级甚至下级打交道?在公司中的行为准则是哪些?如何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说的更细一点,到了公司以后,给领导的请示邮件怎么发?PPT、WORD这些办公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规范程度怎么样?这些都是职场素质的体现。

  另外,在美国,学生有很多校外实习的机会。他们的实习跟中国所倡导的的实习还不太一样,他们是真的利用假期做为公司的全职员工跟全职员工一样工作。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学生的职业素养高的话,公司就愿意出钱,他们觉得学生来我这工作值这个钱。很多美国学生工作一个月可以拿3000美金,基本上只比公司正式员工稍低一点。他们工作的很开心,并且磨练了职场素质。毕业以后有大公司的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也有助于他们找工作。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公司潜在的招聘手段。这些学生的能力达到了公司的要求,整个社会是认同这样的实习生的。所以可以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但在中国,所谓的实习就是换个地方学习,实习生和正式员工有比较大的差别。学校在这一块跟企业的联系配合还是很重要的。今天我很高兴看到很多校长和书记过来了,学校和企业结合在一起,可以探讨一下如何加强对学生职场必备的素质的培养。我听说现在有的学生工作3到4个月就离职的频率很高,绝大多数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必须要慎重,不要因为短期的挫折和一些小的不适应而离开,因为在其他公司你也会碰到一样的事情,我劝大家要有一些耐心。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