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社区受帮教者重新犯罪率不足0.2%
(长江网记者 邹丹 通讯员 韩红)4月6日上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市新一届市人大代表视察市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国祥、胡绪鹍分别带队前往江岸区、江汉区实地考察,并与矫正安置对象和工作人员座谈。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法活动。
近年来,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武汉市判处非监禁刑的人数每年以近8.5%的比例增加。
2005年,武汉市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组织管理、教育矫正、监督考核、社会救济、解除矫正等工作。在中心城区和部分新城区实行手机GPS定位,及时掌握其去向,定期开展谈话、考核,组织矫正人员开展义务劳动和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工作。
2009年,武汉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63名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协助管理、教育和帮扶,并建立起一只超过6000人队伍的志愿者,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服务、就业推荐等帮教活动。
截止今年2月,武汉市累计接收7636人,解除矫正4950人,重新犯罪率在0.2%以下。
责编: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