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召开南湖尾水入江箱涵建设听证会
(长江网 记者朱德华)南湖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江箱涵建设许可听证会举行
南湖水面面积7.67平方公里,岸线长23公里,汇水面积38.42平方公里,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根据武汉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2012年12月武汉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南湖水质为劣Ⅴ类,全年主要超标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营养状态为重度富营养。春夏高温季节,由于南湖水体缺氧,每年都要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为全面推进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南湖水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宜居休闲环境,市政府决定启动南湖综合整治工程。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江箱涵工程系南湖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将龙王嘴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及沿岸初期雨水直接引入南湖联通渠道,然后经巡司河进入长江。项目建成后,承担着龙王嘴污水厂尾水排放和南湖北岸排水口初期雨水入南湖联通渠的功能,对合理处置污水处理厂尾水,保护南湖水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按照规划,尾水箱涵沿南湖北岸市政道路实施,在珞狮南路至丽岛花园路段,因为用地限制,该段尾水箱涵线路较为复杂,尾水箱涵如何建设,怎样才能减少对湖泊、交通及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武汉市水务局决定就该工程召开建设许可听证会,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尾水入江箱涵工程示意图
14日上午9时,由武汉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国土规划局及由市人大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和民间环保志愿者及水务部门专家等成员组成的听证会在汉口江滩会议中心举行,就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江箱涵工程对南湖水质、周边道路及社区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行听证。
市环保局、市水务局负责人出席听证会
听证会开始后,水务部门向听证会成员提出了3种设计方案,由听证会成员进行比选。方案一:沿规划的环湖路、丽岛花园现有栈桥水域内实施堰涵,总路径长约970米。工程将保留现有亲水平台靠湖一侧的挡土墙,拆除现有亲水平台面板进行施工。此段箱涵涉湖水面约0.26公顷,实施难度相对较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湖泊的影响。
方案二:沿丽岛花园内部现状绿化及道路实施,总路径长约970m。但对丽岛花园小区的现有道路及绿地、建筑有较大影响,同时,与小区协调也存在一定难度。
方案三:沿机场二路、珞狮南路敷设,总路径长约1180m。但是,珞狮南路2012年实施改造,需再次破路施工。同时,对该路段交通影响很大。另外,工程也与规划中的地铁8号线冲突。
3种方案公布后,武汉市环保局人员称,尾水出江箱涵工程是南湖综合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建成后有利于南湖水质的提升,但是,环保部门希望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应有效减少废水和建筑废物入湖,施工完成后,应及时修复相关设施。
市人大代表在发言
市人大代表张堂孝说,3种设计方案,他比较倾向方案一,方案一投资较少,对周边居民及湖面影响较小,比较务实可行。但是南湖治理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希望政府部门能拿出南湖治理整体方案,而不是部分改造工程。
市政协委员在发言
市政协委员金鑫说,南湖污染非常严重,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从总体来讲,我倾向于选择方案一。但是,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尾水要保证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千万不能让入江的尾水污染我们的母亲河长江。
武汉民间环保志愿者柯志强说,我也选择方案一,但是我有几点担忧:武汉的雨季雨量大,到汛期时,箱涵是否会漫溢?箱涵占用的湖面能否在别的地方还回来?尾水的处理和排放是否会影响周边居民的饮水安全?这项工程是否向周边居民解释清楚了,是否请他们作为第三方来监督工程的质量?他希望有关部门在设计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让这项工程成为真正的惠民工程。
居民代表在发言
社区代表王菲说,我举双手赞成这项工程,不论最后选用何种方案,我们希望施工周期不要太长,噪音污染、施工灰尘和交通堵塞是周边居民最不能长期忍受的事情。
武汉市环境科学院总工、高级教授李琳说,箱涵中每日有15万方尾水全部入江,是否考虑到南湖水量的平衡;其次,箱涵也容易淤堵,淤堵后如何便于清淤也是施工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听证会代表在发言
听证会代表在发言
据水务部门人员介绍,不论最后采取哪种设计方案,尾水入江箱涵工程建设期需临时占用湖泊水域面积22950㎡,约占全湖面积的3.00%;占用调蓄容积828.75立方,仅占调蓄容积的0.20‰,对湖泊调蓄容积基本没有影响。项目施工期将产生施工废水17280立方,废水经澄清后,作为地面洒水回用,同时在施工场地设置排水沟,控制雨季雨水走向,防止入湖,对南湖水质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工程建成后,将恢复沿湖原貌,不占用南湖水域。从整体上讲,经过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尾水不再排入南湖,对改善南湖水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据悉,此次听证会结果将作为市水务部门重要参考,体现在尾水箱涵工程的建设中。
责编: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