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探访医疗器械企业 了解输液器生产过程
(长江网记者 吴晓敏 通讯员 潘露)一次性输液器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怎样选用安全的输液器?5月17日上午,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食品药品安全开放日”活动中,13对亲子家庭走进东西湖区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地探访输液器生产全过程。
市民代表参观了一次性输液器的现代化生产线,据工作人员介绍,所有的生产区均为无菌操作,工作人员通过洁净走廊进入各自的岗位,生产区内均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保持45%至65%的相对湿度以及18℃至28℃的最佳温度。在生产输液器配件的注塑间,各项工序均由过去的人工操作改为机械手操作,减少了人员走动,杜绝了前期污染的可能,也大大提高了效率,31台机器每天可生产十几万套输液器配件。
在组装环节,每一支输液器通过自动化设备组装后,都要经过人工检堵检漏,并配有封口检查,最后进行规范化包装,输液器上还安装了精密过滤器,可以避免95%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在注射时通过针头进入血管,大大降低感染几率,也能有效预防输液反应。
市民钱江带着约5岁的儿子参加了本次活动,孩子对现场的机械化操作显得格外感兴趣,钱江说对当天的参观活动很满意,一方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另外一方面也让家长更放心。她说:“监管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政府、下属企业、生产厂家的监管,其实是给老百姓一个放心的保障。从当天的参观情况看,厂家在制作、生产、出厂整个环节上面都比较严格,让人比较放心。”
责编: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