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第四场:小区违规改建、物业乱作为成焦点
(长江网记者 朱德华 吴吟溪)2014年7月5日晚20时,武汉市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城市治理“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电视问政期中考第四场在香港路演播厅举行,居民小区物业公司乱作为问题,公交运营规划不力、服务质量不高问题,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问题,社会保障办理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成为本场“问服务”的焦点。
在今晚的电视问政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副市长刘立勇,副市长张光清,市政府秘书长郭胜伟,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余世平,市公交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幼林,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何艳,市财政局局长周学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志辉接受了“考问”。
围绕市民关注的民生、社会焦点问题,现场播放的十多条短片成为问政的有力证据。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治庸问责督查员、专家、市民代表、媒体记者等各方代表,既对被问政方展开询问与评价,也就治理举措积极建言献策。
开发商违规改建、小区物业公司“乱作为”成问政焦点
居民小区公共空间被开发商违规改造成麻将室或商铺出售,住宅楼地下公用停车场摇身变洗车店,小区物业公司私自刻业主委员会公章,违背业主意愿随意涨物业管理费……短片曝光了居民小区物业公司和开发商存在的种种违规和违法问题,面对主持人和问政嘉宾的质疑,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何艳如坐针毡。
“住宅楼的架空层租的租,卖的卖,这算违建行为吗?”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何艳局长介绍,住宅楼架空层分两种,一种是没有围合的架空层,供业主休憩和娱乐,属于业主共有;另一种是标明了实际用途的,但不管是哪一种,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改变使用。她表示,对于短片中反应的架空层问题,将立即要求区房管局进行调查,落实整改,尽快给出处理回复。
视频连接中,东西湖嘉禾园小区居民70岁高龄的杨先生拿着小区的竣工图质疑:“为什么这么久了都没有得到解决?我们不能再等10年!” 何艳局长当即承诺,问政结束后,立刻组织专班,对架空层的违法违建问题进行核实,限期责令开发商和使用者对违法建筑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积极地联系司法部门,依法拆除。
万科西半岛小区物业公司不透明投票,伪造公章,私自提高物业收费标准,引起小区业主的不满。小区业主陈大姐现身今天的问政直播厅,出示小区物业公司贴出的物业涨价公告,言辞激烈的问道:“市房管局对物业公司监管不到位是不是无作为?”何艳局长对此深表歉意,她说:“过去监管不到位的地方会尽快进行整改,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她向陈大姐承诺,要求物业公司马上暂停按新标准收费,并联合物价部门,对投票的合法性进行复核。
电视问政特约评论员、北方工业大学教授王国华现场点评,小区要升级提档,建设成优质人文社区,让业主愿意为管理费提价“买单”,需要开发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需要优秀的物业公司,需要遵守公序良俗的居民,需要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管。他建议物业公司多做一些物业之外的软件管理,提高社区的人文环境,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加大社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好服务
2010年,洪山区化工新区黎明村,因为征地获得一笔补偿款,村集体号召村民用一部分补偿金办理社保,村民向家启响应号召,用补偿金为妻子买了4万多元的个人社保。2011年5月1日,妻子意外去世,于是从当年5月开始,向先生要求洪山区社保处退还社保费,并提交了相关材料。
然而,洪山区社保处却将材料退回,并称按政策该保费不能退。 2012年区社保处通知称只能退5000元。到了2013年又说退还9000元。2014年洪山区社保处通知向先生把材料交上来送到市局去,并通知他按政策只能退13000元。向先生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花了4万元钱买的社保,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怎么就只能退这么一点。
督查员到洪山区社保处进行督办调查时,洪山区社保处一位工作人员称,以前经办的人员、科长、处长全都调走了,他不了解情况。这件事就一直推延至今都没有解决。
市人社局局长刘志辉解释称,如果不参保,向先生的4万多元不会损失,但是参保后,按照相关政策,向先生确实不能全额退还4万多元。社保是保障参保人员的未来生活质量,以后获得的保障金比参保费要高得多。洪山区社保人员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向先生的困惑和不满,给予其准确合理的答复,在工作作风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称,社保涉及到人们退休后的养老问题,政策性非常强,市政府将针对向先生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坚决不让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大对社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保工作人员沟通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不让老百姓既淘神又伤心。
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黄红云现场点评:“有一句话叫‘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就是基层政权的头等大事’,和银行机器计算的存款相比,社保的帐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算,因为社保的钱是人算的。”她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有效技术手段来解决社保费用的结算问题,减少人为操作的因素,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特约评论员、大学老教授赵宪尧尖锐点评:武汉公交“欠账”太多
公交车站建立两年未开通,一个站点就有38条线路的公交车扎堆停靠,新建保障房小区迟迟难通公交,司机中途抛下乘客去买菜……谈起武汉市的公交,台上的问政嘉宾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要诉说。
特约评论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宪尧说:“作为一位老年人,乘车不用交钱,我给武汉市的公交要打90分,但作为城市规划专家,我只能给武汉公交系统打40分!”他指出,全市公交站点设置得太少,线路分布不均,重复系数过高,城郊公交一体化不高,智能化程度太低,整个武汉的公交换乘、停放场地缺口高达100万平方米,这在全世界大城市中绝无仅有。武汉公交系统建设欠账太多,作为公交主管部门应该为此承担相应责任。
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余世平称,针对公交场站缺失的问题,市交委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做好规划。市委、市政府对公交场站建设非常重视,目前策划了1000多个项目,现已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公交车辆购置、公交线路优化、公交设施和场站建设。下一步,武汉市将努力构筑立体的公交体系,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常规公交要形成快线、干线、支线、微线合理发展,两者彼此配合,相互衔接;同时,落实公交优先的理念,大力推行公交专用道,加强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也希望全社会共同理解支持公交发展的氛围,让武汉市的公交快起来。
副市长刘立勇表示,市政府将在市政工程配套上,树立公交优先的理念,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通行,让社会车辆和公交各行其道,让武汉公交车真正畅行江城路。
问政结束后,现场观众和问政嘉宾对被问政单位半年来的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打分,现场测评满意度最高的是市政府办公厅,为70.30%;最低的是市人社局,为42.77%。得分将纳入各单位年终绩效考核。
明晚,电视问政将进行最后一场,重点关注医院、商场、学校周边秩序管理问题,开发区和新城区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实施问题。武汉电视台一套、六套晚8点直播,黄鹤TV和长江网同步直播,敬请关注。
责编:叶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