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次在千亩湖泊大规模采用凤眼莲治污
近两年,不少市民反映,小南湖边不再臭气熏天。在市领导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重视支持下,今年武汉水资源环保亊业促进会在小南湖试用凤眼莲治污,取得明显成效。12月3日,原市委老领导程康彦在市社会主义学院展示了自己利用凤眼莲治污取得的成果。
凤眼莲治污较适用于农村治理受污染水体
程康彦先生向长江网记者展示了自创的采收凤眼莲的机动工具,该工具已获得国家级专利并应用到小南湖治污项目中来。目前,采用该机械采收上岸的凤眼莲经过风晒已大幅脱水减容,再过一段时间即可运到农田或林地作有机肥,改良土壤,补充氮、磷尤其是紧缺的钾肥。凤眼莲治污较适用于农村治理受污染水体。“对于凤眼莲,只要我们能做到控制范围,及时采收,转化利用,就不用对其谈虎色变。”程康彦先生说。
凤眼莲治污的性价比极具优势。据省农科院今年9月份检测,小南湖凤眼莲含氮0.222%、含磷0.142%、含钾0.216%。按照提取氮、磷计算 ,如果没有新的外源污源和底泥释放, 6800吨凤眼莲可以把全湖水质净化到地表Ⅴ类,不仅远低于其他水生植物治污的成本;而且,比污水处理厂处理氮、磷的成本也要低50%以上。
我市第一次在千亩湖泊较大规模地采用凤眼莲治污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今年1月20日—10月30日先后进行的14次监测,凤眼莲长起来的6-10月与前五个月相比,小南湖总氮下降27.55%,总磷下降52.28%,氨氮下降80.25%,水质改善。往年成批死鱼、湖水发臭的现象今年没有发生。
小南湖面积1360亩,只部分截污,没有清淤,水质污染严重。今年1—5月该湖平均总氮12.92mg/L,总磷0.57mg/L,氨氮3.98 mg/L,超标8倍。由于耽心水位大幅下降的影响,采收期提前结束,生长采收凤眼莲仅6800吨;如果按原计划实施, 治污效果可能更好。
程康彦先生介绍说,这是我市第一次在千亩湖泊较大规模地采用凤眼莲治污,也是第一次在没有清淤、也没有全面截污的湖泊治污。虽然仍属试验性质,取得的效果离治理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至少说明治理富营养污染水体,凤眼莲具有担当先锋物种的优势。
一次上岸的采收办法 保障及时快速采收
据介绍,根据采收的经验,只要按照采收能力合理确定治理与种植水面,搞好打桩围栏,及时采收,就能有效控制其生长范围和密度,实现安全治理,避免疯长成灾。这种釆取一次上岸的采收办法, 自主研制的自动采收机,高效简便,能保障及时快速采收。
凤眼莲治污有不少艰辛之处,加之有的人对凤眼莲缺乏全面了解,又要增加一些宣传工作。但这确实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率治理水污染的有效途径,对于水体众多、治污任务繁重的地区,尤其具有现实意义,程康彦先生说,他会继续努力,争取尽早首先应用于污染较重的乡村塘堰,已经截污、劣Ⅴ类水质的小湖泊、港汊。(长江网记者 汤洁)
责编: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