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庆街上演“方言秀”:“一滴噶”“起篓子”

2017-01-04 22:16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 毕婷)“么板眼”“胯子”“耍拉”“造业“甲妈”… …作为生活在武汉的市民,这些“接地气”的武汉话你是否都知晓其意思?1月4日,位于吉庆街一处的武汉方言文化墙引得市民频频驻立,满墙风趣幽默的武汉话逗乐过往人群。

  市民点赞 真是太有武汉味道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调整重新,吉庆街与中山大道于28日同日开街。为更好配合中山大道开街,在靠近中山大道、黄石路、南京路旁进入吉庆街的三个入口处,两面墙上各安放一块高约5米的玻璃幕墙。值得注意的是玻璃幕墙上装满了闪光的武汉方言:条子、苕货、流闲、带一脚、过点细……路过的市民看见玻璃幕墙后,均停下来认真研读。一些市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一些市民读后开怀大笑,还拿出手机拍照留恋。

  65岁的徐女士从黄浦路赶过来,她表示,武汉方言对于老一辈印象深刻,现在的年轻人都忽视了,像她孙子现在学普通话,所以要拍下来让孙子看看,这些才是老武汉传承下来的记忆。

  “很喜欢这种有文化的本土设计,在年轻人很少用到土话的当下,是个非常不错的举措。”从武昌赶过来的李先生表示。

  重新开街 塑造吉庆街之魂

  据了解,除了上演本土方言秀,吉庆街本次重新开街,可以说打造得本土范儿十足。从建筑、墙壁、地板到店面的装修上,都增添了不少汉味元素,时尚且富有传统色彩;此外,老通城、汪玉霞、冠生园等等武汉老字号的引入,汉派刺绣、陶艺剪纸等传统技艺的展示,彰显了老武汉的风土人情。

  吉庆街商业运营管理公司胡女士表示,本次吉庆街从招商到营业历经88天,根据汉味民俗进行定位,首批引入六家老字号。她还表示,汉味民俗是吉庆街的魂,非遗文化是吉庆街的文化之魂。

  武汉方言知多少

  拐子(=哥哥)舅辫子(=妻子的弟弟) 家家(=外婆) 蛮扎实(=厉害) 条子(=身材)胯子(=腿) 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打挑瓜(全裸)浮子(毛巾\抹布等) 耍拉(=麻利) 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岔巴子(=多管闲事)苕头日脑(=很笨)过点细(=细心一点)铆到(=使劲)抖狠(=想吵架,打架)拉瓜(=脏)腰子国拉(=很隐蔽的地方)过早(=吃早餐)一滴噶(=一点点)流闲(=流口水)信了你的邪(=相当受不了你了)吊(=厉害)翻翘(=不客气)掉得大(=出丑)掉底子(=丢人)有板眼(=有能耐)扁担 (=挑夫)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浮子(毛巾\\抹布等)灶妈子 (=蟑螂)豆里 (=里面)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