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放流3000尾中华鲟 最快月底游至江苏

2015-04-13 10:2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现代快报) 鲟仔,勇往直前!昨天,3000尾经过精挑细选的人工中华鲟在长江三峡大坝下游湖北宜昌胭脂园放流长江,放流规格、数量为历年之最。从此,小鲟们将开始一场充满挑战的“生死考”。现代快报记者将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志愿者们一起全程跟踪、记录小鲟们的“长江之旅”。

  据了解,此次江苏共有三个监测站点,分别是靖江、南京和江阴。专家告诉记者,按照小鲟们每天60—90公里的速度,最快十几天后会进入江苏境内。不过这条1000多公里的江段,情况太复杂,有多少小鲟能冲破艰难险阻抵达江苏还是个谜。

  放流记

  出征之前,小鲟要断食两天

  此次放流的3000尾中华鲟中,绝大多数是人工二代。它们的爷爷奶奶是野生中华鲟,爸爸妈妈是人工一代。其中500尾是2011年出生的,2500尾是2013年出生的。

  “放流的小鲟,都是经过选拔的。”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介绍,放流前会进行体质测试和种族鉴定,选出那些能力较强的小鲟作为放流鱼,“身体素质不好的,难以经过长江的考验。”

  提前两个月,小鲟就会进行打标和休整。杨元金介绍,主要有三种标记,挂在鱼尾巴上的体外T形标、打在背部肌肉内的PIT芯片、还有置于少数小鲟腹腔内的声呐标记。

  和人类上战场前饱餐一顿不同,出征的小鲟们只能饿着肚子。“放流前两天左右,停止给小鲟喂食。”杨元金解释,小鲟要集体赶路到江边,挤在同一个空间内,排泄物过多会污染水质,不利于鱼类存活。而且,适当的饥饿感也会刺激它们,一进入长江就学着找吃的。

  闸门一开,三千小鲟回到长江

  在放流现场,意外来了五个“大块头”。记者看到,“大块头”体长足足有1.5米,和一个娇小的女性差不多。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介绍,它们是2009年出生的人工一代中华鲟,每条的重量足足有三四十斤。

  这些大块头有着专门的运送工具——1.5米长的皮质大担架。三峡大学的志愿者陈同学和张同学抬着大担架,额头上挂满了汗珠,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它们很沉,护送途中还在不断摆动呢。”

  小鲟们要先在江边暂养池的长江水中适应一段时间。一个半小时后,志愿者将暂养池中的小鲟转运到放养池中。闸门一开,小鲟伴着江水,坐着滑滑梯进入长江。

  多数鱼儿入江后,很快不见了踪影,但也有好几条“恋家”的。这些小鲟进入长江后,又折返回岸边,缓慢游曳了几个来回,才掉头往深处游去,好像在跟我们告别。

  最快月底,它们将到达江苏

  小鲟们进入长江后,监测人员开始忙碌了。中华鲟研究所在沿江布设了13个监测站点,通过人工记录和声呐监测等方式,及时监测小鲟们的状态。其中,8个监测站点布设了声呐监测装置,能够实现监测数据的传输。3000尾中,有61条中华鲟安装了超声波标记。

  “14点10分,编号22214的中华鲟经过红花套(宜都市北部)监测点,22212也过红花套了……”

  “刚接到渔民电话,上午11点左右,红花套误捕一尾中华鲟,体外T标编号151023,已放生……. ”

  每一条小鲟的命运都牵动着大家的心。每一只中华鲟过监测点,志愿者们心中都无比激动。中华鲟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所有中华鲟会在今天凌晨全部通过红花套。

  据了解,此次江苏共有三个监测站点,分别是靖江、南京和江阴。专家告诉记者,按照小鲟们每天60—90公里的速度,最快十几天后会进入江苏境内。不过这1000多公里的江段,情况太复杂,有多少小鲟能冲破艰难险阻抵达江苏还是个谜。

  生死考

  闯过重重关卡,才能拿到入海通行证

  中华鲟生在长江、长在大海。但对于放流的中华鲟来说,长江是一段充满挑战和危险的旅途。高勇介绍,2014年放流的小鲟中,只有5%通过了长江的生死考验,成功进入河口地区。那么,从进入长江的那一刻起,小鲟需要闯过哪些关卡,才能顺利拿到入海通行证呢?

  闯关1:

  学会自己觅食

  野生中华鲟生在长江,长在大海。但是,放流的小鲟从小就生活在人工环境中,饭来张口、水中畅游,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是它们的第一次远行。

  “首先要学会找东西吃,填饱肚子。”高勇介绍,人工环境中,养殖人员每天定时投放饵料,温饱不愁。但是,一到长江里,小鲟肚子饿了就会觅食,“只有找到水蚯蚓、小鱼、小虾、水藻,它们才能生存下来。”

  闯关2:

  适应长江,躲避天敌

  像孩子一样,小鲟也有不同性格和体质。高勇介绍,放流之后,有的小鲟适应快,在放流点附近停留一两个小时,就鼓起勇气向下游进发,“但也有的小鲟适应比较慢,在宜昌附近待了两三天、甚至一两周,才缓缓动身。”

  “和养殖池不一样,长江水流更快,生物也更加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小鲟一不小心受伤、甚至丧命。”高勇说,远行途中,小鲟还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生物,其中不乏以小鲟为食的天敌。

  而且,长江的水质和污染也是很大的考验。高勇介绍,“水质变差对鱼类来说,就像人类经历的雾霾天那样,无处躲藏。就往年监测数据来看,到了长江下游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流域,有很多的小鲟遗憾止步。”

  闯关3:

  躲避螺旋桨和渔网

  到了中下游流域,小鲟们还会遭遇新的“狙击”。“每年,都会有中华鲟被渔民布设的渔网误伤。”高勇说,如今正是刀鱼等经济鱼类收获的季节,沿岸渔民设置渔网进行捕捞,“网孔很小,没经验的小鲟常会误入歧途。”

  另一个危险来自船舶的螺旋桨。高勇介绍,小鲟顺长江而下,中途遇到停驶的船舶,往往会在安静的船底打个盹。

  但船舶一旦启动,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会让小鲟很受伤。

  去年11月,就有一尾体型庞大的中华鲟的尾部被螺旋桨打伤,伤势严重。

  探秘

  “土豪”

  “大白”“硬汉”

  住大平层吃大餐

  这些中华鲟,放流前住的“套间”可舒服了。在养殖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大鱼们的房间,光线突然暗下来。原来,房间里拉上了深色厚窗帘,“它们在江底、海底行动,太强的光照会影响生长发育。”中华鲟最土豪的房间总面积有250多平米,15尾成员住在这里,都是经过挑选、具备繁殖潜力的大鲟。

  中华鲟一天只吃一顿饭,但这一顿是名副其实的“大餐”,有水蚯蚓、海藻和蔬菜等。一条10公斤重的小鲟,每天要吃1公斤食物。

  “大白”

  不爱打架爱打扫

  中华鲟研究所的前所长刘勇,与中华鲟打了三十多年交道,觉得它们外表刚强、内心柔软,是一群名副其实的“大白”。

  曾有记载显示,最重的中华鲟达到了500公斤。它们背上、腹部还有5列硬骨板,仿佛套上盔甲的战士。但是,它们性格温和,能与其他鱼类和平共处,“在鱼类套养模式中,中华鲟常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原来,中华鲟喜欢贴近池底,摆动的尾巴如同鸡毛掸子,能把“地板”“墙壁”打扫干净。

  “硬汉”

  与捕捞者开战

  当中华鲟遇到危险时,不会轻易认输,而是勇敢地与敌人开战。“以前搞科研的时候,捕捞野生中华鲟很不容易。”刘勇回忆,中华鲟很威猛,力气特别大,工作人员准备一种特殊的鱼钩,中华鲟碰到一个鱼钩之后,其他鱼钩也会慢慢收紧、上前围困。但工作人员还是不敢轻举妄动,直到鱼儿已经疲惫不堪,才进行收网。

责编:宋菁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