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沅将兴山民歌引入国家非遗殿堂

2008-06-11 07:49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湖北日报(记者刘长松、陈熹)74岁的兴山县老人陈家珍,唱了一辈子歌,种了一辈子地,今年却得到一份殊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山民歌传承人。

    殊荣背后,凝聚着王庆沅无尽心血。

    王庆沅深山求索半世纪,成功破解不为人知的“兴山特性三度体系民歌”,考证出曾侯乙编钟与兴山体系民歌的定律结构,厘清了传唱数千年的兴山民歌的文化血脉。

    1961年,供职于兴山文工团的王庆沅初次接触到“难以记谱,难以学唱,又不好听”的兴山民歌。20年后,因参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工作,这种比比皆是的“怪”歌再次横亘在他面前。“一首歌,跟着感觉记成了多种调式。”无尽的迷惑,促使王庆沅探索。

    “怪”歌怪在音程上。同行很快得出兴山民歌“减三度”或“小三度”的结论,王庆沅却坚持认为其音程处于大、小三度之间。这种音,唱得出来,钢琴弹不出来,即所谓琴缝里的音。1985年,王庆沅提出兴山民歌“特性三度音程”的概念。为了获得律学依据,王庆沅赴武汉、北京,开始了艰苦的测音研究。1987年,王庆沅终于用科学手段,佐证了自己的判断。《湖北兴山特性三度体系民歌研究》同年发表于权威期刊《中国音乐学》。兴山民歌别具一格的声腔体系,终于被王庆沅揭开。

    历史之谜青睐不倦的探索者。1987年大年初三,正在北京进行测音研究的王庆沅,偶然地听到福建永安市丰田村人演唱的大腔戏,竟与兴山民歌的音调一样。丰田村人800年前由湖北江陵辗转迁徙而去。经实地考察研究,王庆沅确认丰田村与兴山分别保留的特性音阶音调,正是荆楚古音的遗存。

    在其后的研究中,王庆沅又发现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与兴山民歌定律框架吻合,进一步证明兴山体系民歌是荆楚古音的遗存,并可能比曾侯乙编钟更古老。

    王庆沅是南京人,1959年从宜昌农校毕业到兴山工作,两年后调县文工团。他的研究成果,推翻了“古乐沦亡”的理论,也把兴山民歌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殿堂。

责编:汪晓艳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