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不再跑断腿 市民之家明正式启用

2012-10-26 13:09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治庸风暴中的体制革命

  体制隐疾

    这是一个体量庞大的行政中心。66家单位、426项审批及服务事项汇聚,甫一出生的武汉市民之家,成为全国功能最全的行政服务中心。
    但在武汉市高层看来,最大的特点不在于入驻单位的显性规模,而在于“颠覆原有传统执政理念的隐性变化。”
    行政服务中心不是新鲜事,早在1999年浙江省金华市就设立了全国第一家行政服务中心,全国各地省级、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风起云涌。
    但在原有行政体制下,缺陷仍在。一位考察过全国十几个副省级城市的武汉官员介绍,很多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无审批职能,仍要将资料送回单位审批,行政窗口成了“收发室”。其次,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审批软件,互不联网。企业办事仍要四处“拜码头”,到处递资料。

  颠覆传统

    盖一栋楼要过77道关,部门慢作为“钳”住企业。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看到调研发现的投资环境问题,彻夜难眠。
    2011年4月,一场全国关注的“治庸风暴”在武汉刮起,主要目标便是打造成全国行政审批最少、程序最便捷、收费最低的城市。
    去年,武汉大刀阔斧改革审批流程,但审批仍然分散至各部门。在市民之家里,多部门联合办公、串联审批,最终将固化新流程,更便于动态优化。
    但新流程要转起来,必须拿旧体制开刀。
    该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处副处长解桥透露,市民之家构建之初就确定:一是彻底打破原有“收发室”的传统模式,窗口须有现场审批权;二是各单位数据联网,统一行政审批,推倒部门之间的“玻璃墙”,建立集中共享的信息数据“仓库”。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诸多市直单位不满:连审批权和数据都交出去了,还有什么秘密和权力可言?
    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市民之家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每个部门都在窗口设立首席代理,现场审批。对部分单位顶着不给数据,请省纪委协调。
    所有单位数据集中,在“全市统一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上同网办公。市民办事,再也不用重复交件,一套资料管全程。
    以往,审批是否按时、按章,只能靠企业举报或抽查,现在,可按照程序设定办事时限,实时监查,“这就像条鞭子,不停地抽着你赶快办事。”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该中心信息化处处长袁远明介绍,正在打造智慧城市的武汉,核心第一步是要建成智慧政务。联网的数据汇成了庞大的“政务云”,有利于未来为市民服务的各项应用,这正是智慧政务的关键。

  执政之变

    “这里,真正成为检验投资环境的窗口。”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费军认为,市民之家不单纯是个审批大厅,更是武汉治庸问责和优化投资的重要成果。它以一种创新模式打破传统行政架构,是比电视问政更持久和更直观的投资环境的变化。
    看到市民之家带来的变化,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欣喜地说,这是武汉行政环境变化的节点。但未来还需要改革,最理想的方式是上门服务、网上服务,办成走进百姓心里的市民之家。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