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武汉写下豪迈诗篇《菩萨蛮·黄鹤楼》《水调歌头·游泳》

2019-06-27 05:14 来源: 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1966年7月16日,武汉举办市民横渡长江活动,时年35岁的长江日报女记者胡文新随行采访拍照,用镜头记录下毛泽东主席73岁畅游长江的珍贵历史瞬间
  深入推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
  从“沉沉一线穿南北”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集领袖与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对湖北武汉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书写武汉的《菩萨蛮·黄鹤楼》《水调歌头·游泳》,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画卷,体现了伟大中国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往直前的创造精神。
  今天,我们重读毛泽东的这两首著名词作,寻访和重温毛泽东诗词里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坚定信念,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心情苍凉”,登蛇山远眺大江东去
  这首《菩萨蛮·黄鹤楼》写于1927年春天,蒋介石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可是,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内部的领导层却仍然执行着妥协退让的政策。毛泽东不仅被排斥在领导层外,而且还被剥夺了表决权。
  眼看大革命即将失败,毛泽东在“心情苍凉”的时候,与杨开慧一起登上了武昌的蛇山。毛泽东极目远眺,烟雨蒙蒙,大江浩浩东去,龟蛇二山夹江对峙……毛泽东诗兴涌动,不禁吟出了激昂慷慨的《菩萨蛮·黄鹤楼》。
  词中抒发了毛泽东对大革命失败前夕危急形势的深切忧虑,表达了澎湃的革命激情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词的上阕写游黄鹤楼遗址时眼前的千里壮观。“九派”“一线”两个景物,一水一陆,一纵一横,一个“流中国”,一个“穿南北”,再在景物上加上“茫茫”“沉沉”,瞬间展现出武汉三镇的大气磅礴,也反映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开阔而又沉重的心境。此时四顾迷茫,惟见龟蛇二山高耸。如果将大江隐喻当时的革命洪流,一“锁”字正反映了政治形势的严峻和诗人心境的苍凉。
  心潮逐浪高,革命烈火熊熊燃烧
  上阕借景寄情,下阕则直抒胸臆。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借“鹤去楼空”的典故,表达江山依旧、国事日非的沉重心境。接下来,词陡然一转,“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语句亢奋,情思激越。诗人深信,尽管革命事业有时会遇到种种阻力,但终究会如滔滔长江,滚滚向前,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逐浪高”则显示了作者熊熊燃烧的革命热情,与勇挑重担的历史责任感。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汉口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上说:“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闻名中外的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由此而来。
  “一九二七年我在武汉时还是个白面书生。”毛泽东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
  “白面书生”毛泽东就这样带领农民武装走上了井冈山。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用大无畏的奋斗精神将蓝图变为现实
  《水调歌头·游泳》创作于1956年6月。湖北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为钦说,毛泽东写《水调歌头·游泳》时的心情已经不同于他写《菩萨蛮·黄鹤楼》时的惆怅。那时候,全国各族人民正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他从长沙到达武汉,畅游长江之后,创作了这首作品。“他饮了长沙的水,食了武昌的鱼,横渡了波涛壮阔的长江,看到了伟大祖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此刻,他能不高兴吗?”
  横渡长江,挑战天险大江弄潮
  毛泽东酷爱游泳,击水湘江,写出《沁园春·长沙》;横渡长江,写下《水调歌头·游泳》;劈浪大海,留下名篇《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上学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论体育之精神》一文,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毛泽东认为,健康的体魄、勇敢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都是拯救中华民族所需要的。意志是联系身体和精神的纽带,运动是意志的体现,锻炼身体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战斗。
  江城武汉,一直是毛泽东喜欢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48次下榻东湖宾馆。
  “会当水击三千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万里长江横渡”……毛泽东这些有关游泳的名句,更是奋斗精神的体现。
  1956年,63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在武汉横渡长江;从1956年起武汉开始举办横渡长江竞赛。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以73岁的高龄,最后一次畅游长江,当日,长江日报记者胡文新在采访横渡长江活动时,用相机抓拍到毛泽东横渡长江的珍贵瞬间。
  1966年7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毛主席畅游长江》,在全国掀起全民健身运动高潮。
  以后,每年的7月16日成为武汉渡江纪念日。“与军运同行”2019第45届武汉7·16渡江节将于下月举行。一代伟人挑战长江天险的壮举,奏响了武汉横渡长江半个世纪来的历史强音,“大江弄潮”,渡江精神激励武汉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奋勇前进,不断在各个领域创造佳绩。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句针对三国时代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其意而加以化用,描写出人民生活的幸福安乐。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万里长江上,仰泳可见青天,楚天舒展无际,在这样的大江中乘风破浪,游泳者心情无比舒畅。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读此三句,令人联想起诗人说过的这些话:“长江,别人都说它很大,其实,大并不可怕。”“世界上有些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他鼓励人们用大无畏的精神,“到大江大海去锻炼”,去“经风雨,见世面”。只有“不管风吹浪打”,才能获得“胜似闲庭信步”和“宽馀”的境界。这是诗人的特异情操,是深刻的革命哲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作者在长江里游泳,感到长江的水不停地向东流去。作者正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国家,也应该只争朝夕,自强不息,不断奋进。
  蓝图催人奋进,遐想变成现实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没有沉迷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之中,他还在构想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眼前的长江大桥建成之后,中国的南北铁路线真正变成“沉沉一线‘通’南北”的“通途”;国家还要在长江的上游筑起大坝,“截断巫山云雨”,开发利用长江上游的水利资源。
  词的下阕展示三个画面:一是大桥建成,南北贯穿图;二是大坝建成,高峡平湖图;三是祥云缭绕,神女下凡图。展现出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神话世界三个世界,也是毛泽东对中国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所作的通盘设计。
  这首词是明灯,是号角,是蓝图,是在明天可以变成物质存在的精神产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词里的遐想全都变成了现实。
  长江天堑桥隧通达 南北变通途
  “沉沉一线穿南北”“一桥飞架南北”,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武汉九省通衢,但因长江天堑的阻隔成为中国“南”“北”的联接点,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在此中断。
  在长江上建桥成为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期盼,1957年,敢为人先的武汉人在万里长江上建成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实现了中国人民跨越长江天堑的愿望。60多年过去了,如今武汉长江上大桥林立,长江江底还建起了过江隧道,武汉成为世界“建桥之都”,世界大跨度桥梁一半是“武汉造”,长江两岸、中国“南”“北”越来越通途。
  大江弄潮,当惊世界殊
  “龟蛇锁大江”“万里长江横渡”,诗人眼里的长江雄伟壮丽,长江里游泳可锻炼体魄、磨练意志。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定要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如今,“长江主轴”是武汉打造世界亮点城市的重要内容,武汉瞄准“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的定位,让花海、江水、桥梁、楼宇相得益彰,塑造城市“最美天际线”,打造城市靓丽风景线。
  母亲河的名片要擦得更亮,长江文明要重光,城市再一次向长江聚焦。现在,长江新城建设已拉开历史性大幕,谌家矶—武湖之间的长江之滨,成为武汉吸引全世界人们纷至沓来的梦想实现之地、宏图大展之地。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邓小龙 李炜 胡雪璇 张斌
  【编辑:彭向东】
  (作者:刘嘉 邓小龙 李炜 胡雪璇 张斌)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