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脾气急一个耐心劝,虎泉社区有个“夫妻哨所”

长江网2月24日讯(记者宋磊 通讯员朱睿)“老婆,你去睡,我来守电话!”夜已深,张承群拍拍妻子郑宝珠的肩。这里是洪山区卓刀泉街虎泉社区二楼的一间办公室,自疫情爆发以来,这里,一对党员夫妻携手战“疫”,被居民称作“夫妻哨所”。

郑宝珠和张承群在小区门前驻守值勤。
郑宝珠是虎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承群是洪山区委宣传部干部,两人结婚已20多年。1个月前,52岁的张承群按照“双进”要求下沉到虎泉社区,与郑宝珠并肩奋战,二人从此以社区为家。他们的女儿留在家里,照顾两位老人。
记者在“夫妻哨所”看到,约十来平方米的空间颇显狭促,一张折叠床、一套电磁炉具支撑着这对夫妻的日常生活。平时,为节省时间,夫妻俩就在这里煮速冻饺子、汤圆等解决三餐,困了就在折叠床或沙发上睡觉。在隔壁一间办公室,张承群正躺在椅子上接电话。“我腰间盘突出,这两天又痛狠了,躺会儿感觉好点。”
虎泉社区辖有10个小区,工作范围大、战线长,疫情爆发以来,郑宝珠等社区工作者日夜繁忙,张承群主动分担了很多社区工作,除为进出小区人员测量体温、做来访登记、排查居民健康状况等下沉干部日常工作外,还主动开着巡逻车帮社区领取、运送防疫、生活物资。他心疼妻子,提出每天11点后,由他驻守社区值班电话,让妻子能早点休息。
“我性子急脾气大,他心细耐烦,我俩配合‘打仗’,合作默契。”在“四类人员”隔离转移中,不少居民对新冠肺炎了解不足、心理负担较大,郑宝珠等社区干部既当科普员,又当心理师,擅于做思想工作的张承群帮了妻子不少忙。
前不久,社区居民小吴确诊新冠肺炎被收治,与他密切接触的妻子和母亲却不愿定点隔离,郑宝珠进行劝说,对方态度强硬,不愿配合,令她焦急。张承群知道后劝妻子别急,他给这家打了电话,轻言细语,耐心劝说。小吴妻子抛出个要求:“那就给我们解决N95口罩、护目镜,不然哪儿都不去!”

郑宝珠(左)和张承群(中)正在为居民分发生活物资。
“防护物资社区都不够用,上哪弄去?”郑宝珠又急了。张承群想了想,说服妻子,决定把自家太阳镜和家里仅有的2个N95口罩拿出来。
诚意打动了小吴妻子,她和婆婆同意配合。后经CT检测二人为疑似患者,被安排定点隔离。电话中,一家人对郑宝珠既感激又愧疚。
郑宝珠说,丈夫是支撑她继续奋战的最大精神力量。“有老公的爱在身边,后面再艰苦,我都挺得住,困难是眼前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编辑:刘明 邹丹雨】